健身企業上市即巔峰,Keep能打破這個魔咒嗎?

2023-07-20 18:11:20 字數 3797 閱讀 2223

作者:槑 槑。

本文本數:2693字。

建議閱讀時間:9分鐘。

keep終於上市了,也給教練調薪了,提公升了我們的課時費比例。」

7月12日,連續遞交三年招股書的keep終於成為運動科技港股第一股。創業9年的keep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7月15日,keepland舉辦「了不起的教練」團操課比賽,無論是上市還是緊接著的比賽,keep的表現也略顯低調。

keepland的團操課教練告訴體壇經濟觀察,keepland當初與商業健身房合作,**挖走了其他平台的教練,後來又調整規則,變相給教練降低課時費,導致了keepland很多課時費高的教練出走。而上市之後,接著又給教練們上調了課時費比例。

可能上市後也有錢了吧」。有教練調侃。

從免費的線上健身工具獲取使用者到贏得資本青睞,虧損一直是keep繞不開的難題。

發展電商、自營健身產品、智慧型健身器材以及與傳統健身房合作的keepland,都是keep在盈利方面所做的努力,但把握健身市場的使用者需求以及核心的盈利**,依然是keep上市後的痛點。

流量與使用者難破盈利難題

變現一直是keep被詬病的話題。

keep上線之初,憑藉「免費課程」和「健身社交」,上線100天收穫了100萬註冊使用者。上線後的289天獲得千萬使用者,用兩年半的時間使用者數就突破了一億。

據天眼查顯示,自2023年成立以來,keep成立9年來先後獲得8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願景**、高瓴資本、g**紀源資本、騰訊等。其中最大一筆融資為2023年12月完成的3.55億美元f輪融資。

不斷增加的使用者人數卻換不來盈利。曾參與keep六輪融資的bai資本合夥人汪天凡曾表示,keep在使用者側的熱度不錯,但是在資本側常常面臨商業變現的質疑。

招股書顯示,2023年—2023年,keep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63億元、11.07億元、16.20億元、22.1億元;同期產生虧損為7.35億元、22.44億元、29.08億元、1.05億元,四年累計虧損59.92億元。

當初註冊keep的使用者大多也沒想買會員和在keep上消費。這部分使用者把keep當作了零成本的健身工具。當keep發現僅憑流量和使用者難以實現盈利時,開始增加智慧型健身產品、跑步機、瑜伽墊、智慧型手環能產品增加收入。

而keep卻忽略了,把keep當作免費運動工具的大量使用者們, 大部分連會員都不會買,又怎麼會消費keep的智慧型硬體呢?

龐大的註冊使用者和流量對於盈利轉化杯水車薪。

keep試圖打造乙個圍繞使用者吃穿用練的平台,卻忽視了在keep大部分使用者對於健身運動的消費心理。在我們採訪的使用keep工具的使用者中,甚至極少數會買keep的會員。

他們有的是線下健身的擼鐵愛好者,會在keep購買合適的健身小工具卻不會跟練keep的線上課程。也有的使用者會把keep當作居家健身的補充,跟練hiit課程,卻也不會購買keep的會員以及消費keep的智慧型健身硬體。也有keep跟練的忠實使用者,他們會在keep買瑜伽墊和輕重量的啞鈴,購買keep的會員,但不會在keep上有更多消費。

招股書顯示:「內容版塊是 keep 增長最快的業務。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前三季度,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的營收分別為 1.51 億元、3.38 億元和 3.8 億元。2020 年同比增長 123.4%,2021 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 52.5%。」

而從線上課程的流量看,網紅健身ip也難以讓使用者保持keep的使用忠實度。有教練告訴體壇經濟觀察,keep中有一半以上的使用者是帕梅拉吸引來的。帕梅拉官宣入駐健身keep,當天粉絲就已突破10萬。

帕梅拉也曾在keep上「出走」了100多天。在此期間,一些使用者離開了keep。他們跟隨帕梅拉的最新課程,轉移陣地至b站、抖音。還有一些人甚至直接解除安裝了keep。

keep也在招股書中提到:「隨著新的及現有競爭對手(包括知名公司)進軍我們的市場並推出與我們競爭的新的或經改進的內容、產品及服務,我們預期市場競爭日後將會加劇。」

健身小白難以「keep」下去

keep一直被健身小白當作零門檻的入門工具,成為居家運動健身的代表性場景。殊不知,也被更多資深健身愛好者吐槽其課程缺乏專業度,類似名為「七天練出天鵝頸/馬甲線/直角肩」的課程名字也在誤導沒有訓練經驗和理論的健身小白。

2023年疫情期間,居家健身場景下,keep也獲得了使用者增長,當也有更多平台湧入了線上健身的賽道,劉畊巨集帶火了線上跟練,b站、小紅書等健身博主也紛紛直播帶練,相比於keep中規中矩的錄播課程,真人線上帶練也分走了keep的流量。

有健身圈的資深人士表示,居家健身只能作為無法去健身房或者戶外運動的補充,家裡的場景是不適合專業訓練的。而就在keep**上運動和居家運動裝備都難以扭轉虧損時,虛擬賽事賣獎牌成了keep的盈利黑馬。

keep在平台上發起活動,使用者報名參與,報名費多為39元,使用者開啟keep完成相關運動,即可獲得一塊專屬獎牌。keep賽事運營負責人白璐曾說,「跑步這個東西,天然就帶有某種榮譽屬性和送禮場景。女生喜歡獎牌,男朋友會給她跑一塊。女生會把男朋友替她跑獎牌的事,拿到社交**上去曬。」

據招股書披露,2023年,keep虛擬體育賽事所得收入同比增長超500%。2023年第一季度,keep公司收入同比增長7.2%,主要也來自虛擬體育賽事的收入增加。經調整後淨虧損金額為1.18億元,虧損大幅收窄。

然而,keep在會員留存和粘性方面,卻逐年下降。招股書顯示,2020—2023年,keep平台平均月活躍使用者分別為2970萬、3440萬、3640萬,平均月度訂閱會員數分別為191萬、328萬、362萬。儘管訂閱會員數一直在增加,但是,2020—2023年,keep的月會員留存率分別為。7%及65.3%,留存率持續**到70%以下。

尋找新的市場增量

全民健身背景下,也拉動了運動健身行業的發展。資料顯示,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4億當前我國體育消費規模約1.5萬億元,預計2023年將增長至2.8萬億元。

雖然 keep被詬病的問題很多,但keep作為運動科技港股第一股也為健身行業帶來了希望。作為一款健身小白的入門工具,keep可以為運動愛好者簡單地居家健身需求。而當使用者的運動需求更為多元時,必然會走入線下健身房或者戶外,尋找高階的運動體驗。

由此,keep選擇了與傳統健身房合作,推出了線下團操課,keepland。在keep land成立初期,也以**挖來了超級猩猩和樂刻的教練,也吸引了更多斜槓在傳統商業健身房帶課的團操課教練加入了keepland。

與keepland合作的商業健身房會員可以免費上課,非健身房的會員可以通過付費的方式,以付費的方式上團操課。或許迫於成本壓力,keepland後期開始調整教練們的課時費規則,變相降低了教練的課時費,引起了教練們不滿,導致了明星團操課教練和高薪課時費的教練出走keepland。

就在keep上市之際,正如前文所說,有教練透露,keepland給教練漲課時費了,舉辦「了不起的教練」比賽的同時,也想留住更多優秀的團操教練。

然而,線下場景下,keep也面臨著更多競爭。

線下降低使用者進入健身房門檻的樂刻以月付制和免費團操課俘獲多數進入健身房擼鐵和上團操課的小白。超級猩猩也以次卡付費的精品團課贏得大量團操愛好者。傳統商業健身房也在推出季卡、半年卡等贏得會員信任,同時重視團操課的質量,為健身房引流。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場景,keep面臨著多方競爭。國內的健身行業還處在初期階段,市場增量依然來自普通愛好者,看似什麼都想做的keep,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核心盈利模式和新市場增量依然是上市後要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本文**源於網路。

企業上市流程,企業上市條件

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上市公司,也有很多小中型企業準備上市。上市可以解決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為公司的持續發展獲得穩定的長期的融資渠道,並藉此可以形成良性的資金迴圈。那麼企業上市條件和流程是怎樣的呢?下面就由老魏對這個問題為大家進行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企業上市條件和流程是怎樣的呢。一 ...

日本企業為啥不熱衷於上市

日本企業對於上市的態度,相較於其他國家,顯得較為保守。雖然日本也有一些全球知名的上市公司,比如任天堂 豐田汽車等,但總體來說,日本企業並不像其他國家的企業那樣熱衷於上市。其中,第乙個原因可能是日本企業的經營體制。在日本,很多企業都是家族企業,或者是類似於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這些企業通常都是由一位或幾...

別克E4上市,入門即高配,這車真不錯

別克純電suv車型e4正式上市,新車售價為18.99 25.99萬元,共推出兩種續航四個版本。外觀方面,新車採用了家族最新的設計語言。前臉部分,新車使用了與e5 新君越一樣的中網造型,內部雖然是封閉式格柵,但也通過鍍鉻裝飾條做了分割處理,看起來更有層次感。前大燈部分使用了扁平化設計,夜晚點亮後極具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