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破200年的西方壟斷,新海洋秩序正在形成

2023-07-26 17:18:38 字數 1361 閱讀 6960

自古以來,海洋就是強國對決的舞台,然而這個舞台近兩百年來都被西方國家獨霸。

如今,看來他們的"獨角戲"即將畫下句號,因為有乙個新的角色正在用驚人的速度步入舞台**—那就是中國。在新的海權格局中,中國正在打破西方的壟斷,勾勒出全新的篇章。

這一轉變如何實現的?是什麼推動了中國新海權的崛起?更重要的是,這種改變將塑造怎樣的未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的海權崛起,探索這個主題背後的深層含義。

2023年,中國在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方面佔據了。2%和49%的市場份額,三大指標的國際市場份額均保持世界第一。在過去的十年,中國的造船產量翻了近25倍,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答案源於中國強大的製造業能力和高新科技的創新力量,以及完整的航海人才**鏈。中國在超大型郵輪、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和航空母艦等船型的製造能力上,已經達到業界最高水平。這是中國新海權崛起的裝備後盾。

其中,“大鵬昊”lng船、第三艘國產航母“福建艦”和今年6月份上海“愛達·魔都號”超大型國產豪華郵輪的成功出塢,都是中國高技術含量與高附加值層面的轉型公升級的生動寫照。

中國不僅在船舶製造方面表現出色,港口建設也同樣引人注目。2023年世界十大貨櫃港口中,中國佔據七席。這些不僅是中國工業能力的體現,也為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外貿國奠定了基礎。

在此基礎上,中國自動化貨櫃碼頭已達16座,正在建設中的有十餘座,均居世界首位。

中國海權的崛起並非意料之外。2023年後的十年,中國通過強化金屬冶煉、船舶動力、甲板機械、數位化管理與北斗導航系統等全產業鏈配套,實現了造船產量的大幅度增長,成為中國新海權崛起的裝備後盾。

與此同時,中國的海外港口建設多集中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形成了特有的“商貿港口鏈”。這與美國尋求軍事霸權的“軍事基地鏈”形成了鮮明對比。

然而,挑戰和機遇總是並存。儘管中國在硬體和基建上已甩開歐美,但在海洋法和商業主導權方面,西方的控制仍不容忽視。

新舊海權的爭奪仍將繼續,但我們深信,中國有足夠的智慧型和能力,打破束縛,推動新海權的發展,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可持續的全球海權格局。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將如何打破束縛,推動新海權的發展,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可持續的全球海權格局?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中國,正以開放、合作、共享的態度,開啟新的海權篇章。一場激動人心的新篇章已經拉開序幕,讓我們拭目以待,中國的新海權將揭開怎樣的新篇章。

華為 打破西方科技霸權的中國脊梁

本來以為只有mate 60 mate 60 pro,沒想到還出了mate 60 pro mate x5。說明這是有備而來,全面鋪貨了。說明了幾個問題。一 晶元能夠大量生產。說明晶元已經生產了大量的,晶元能大量生產,說明晶元的良率不是問題了。未來華為有可能把這項低奈米製程的晶元技術用於其他方法,可能用...

遠端防空飛彈技術的壟斷與突破,我國如何打破美俄的壟斷

防空是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海灣戰爭的激烈交火,到亞美尼亞納卡戰爭的慘痛教訓,現代衝突中,防空的作用日益突出。如果沒有強大的防空能力,戰爭的結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因此,各國都面臨著乙個重大的問題,如何選擇合適的防空飛彈系統,以保障 和利益。防空飛彈系統可以保護國家的重要設施,無論是經濟 軍事還...

作繭自縛!美國對中國的晶元壟斷計畫幾乎宣告破產

自白宮發布 晶元與科學法案 以來,美國一直試圖通過各種手段限制中國的晶元 然而,這一計畫幾乎宣告破產。不僅未能封鎖中國的晶元和智慧型產品發展,反而讓美國自己和其盟友在晶元 上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南韓作為美國的乙個重要盟友,也受到了美國的拉攏。然而,由於法案的影響,南韓的晶元產業遭受了重大打擊。主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