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債務為何持續增加?

2023-07-22 16:55:06 字數 2177 閱讀 4759

恆大債務為何持續增加?

一方面,**包括股份和許家印個人財產在內的各種資產,以收回資金償還債務,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

另一方面,恆大的活動也在迅速減少。近年來,恆大的土地很少,新專案開發很少,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原有專案的建設上,以確保樓盤交付使用。

從邏輯上講,近年來恆大的發展速度明顯放緩,從國外融資也十分困難,債務理應減少,但令人驚訝的是,恆大近年來的債務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2023 年 7 月 17 日,恆大連續發布了幾份財報,其中包括 2021 年財報和 2022 年財報,從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恆大近年來的負債變化。

根據公告,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恆大的債務總額高達 2,437.42 億美元,與 2020 年底的 1,950.28 億美元相比,增加了 4,866.84 億美元。

那麼,為什麼恆大自救兩年後債務不減反增,新增債務又從何而來?

如果我們比較一下恆大歷年的債務餘額,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增加了,**減少了。

下圖顯示了恆大從 2019 年到 2022 年的債務演變情況。

從這一資料可以看出,與 2020 年相比,恆大新增債務主要有三個**:

首先是合約負債。2020 年,恆大的合約負債只有 1857.46 億元,但到 2022 年,合約負債將增加到 7210.21 億元,2 年增加了 5352.75 億元。

二是借款:2020 年底,恆大借款中的流動負債為 3354.77 億元,但到 2022 年底,短期借款增加到 5871.23 億元,2 年間又增加了 2516.46 億元。

第三是債務,2020 年,恆大的債務為 8291.74 億元,但到 2022 年底,債務已增至 10022.60 億元,兩年增加了 1730.9 億元。

在這三項新增負債中,合同負債增長較快的原因主要是恆大樓盤交付緩慢,導致很多分期**無法交付,因此相應的合同負債增長較快。

除了應付賬款的增加,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近年來恆大的流動資金出現了短缺,為了能夠保證樓盤的交付,也主動與一些**商進行了談判,2022 年的很多**商也逐漸恢復了與恆大的合作,所以**商的欠款相應增加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短期借款不減反增,確實有點出乎意料,這說明近年來恆大平時還是能從市場上借到錢的,至於從**借到錢,我們不得而知,大概率肯定是重組引入了一些第三方資金。

看到這筆債務,很多人為恆大捏了一把汗,要知道早年恆大近2萬的債務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但這幾年在樓市普遍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恆大債務不減反增,這將進一步加大恆大的償債壓力。

而從恆大目前的情況來看,盈利能力其實並不樂觀,近兩年恆大累計淨虧損超過8000億,其中2023年淨虧損6862.19億,2023年淨虧損1258.14億。

如果未來收入利潤和外部融資沒有明顯改善,恆大的償債壓力確實比較大,所以恆大也在積極進行債務重組,尤其是外債重組。

好在目前恆大的盤子還比較大,截至2023年底,恆大資產總值仍達18.38338億元,其中開發中物業113.6081億元。

此外,恆大還有大量優質土地儲備。如果未來房地產市場好轉,恆大的銷售額可能會增加,公司也有可能起死回生。

對於市場來說,其實大家還是對恆大能夠走出危機抱有希望的,畢竟恆大的債務不僅僅是自己的債務,而是涉及到購買客戶房子、**商、銀行、上下游**鏈等問題,如果恆大能夠緩過來,對於大家來說,其實是一件大喜事。

經濟學家 全球公共債務持續增加趨勢或不可逆轉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過去的十五年中,公共債務負擔大幅增加,似乎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的影響,借入了大量資金,導致全球公共債務佔gdp比重從40 增至60 尤其在發達國家中,債務佔比更高,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債務現已超過年度經濟產出。15年前,美國債務佔gdp的...

債務危機下的碧桂園,小心步恆大“後塵”?

碧桂園是否會成為下乙個恆大 8月10日,碧桂園發布內部訊息公告,預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度之淨虧損介乎約人民幣450億元 550億元。8月11日,碧桂園控股發表公開致歉信 公司面臨自創辦以來的最大困難,同時表示儘管公司全力自救,但市場整體尚未復甦,房地產行業絕對規模整體有所下滑,資本市場信...

恆大債務再惡化,被爆申請美國破產保護,什麼訊號?

作為中國頭部房地產企業,恆大集團面臨鉅額債務,而最新的訊息稱其在美國申請了破產保護。這一舉措引發了廣泛關注,人們紛紛猜測恆大這樣做的目的和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在過去的一兩年裡,恆大一直承諾保交房,但進展甚微。面對資金緊張和債主找上門的壓力,恆大的樓市困局變得愈發嚴峻。而為了尋求出路,許家印選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