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的這幅行書真跡能價值多少?

2023-07-20 20:21:25 字數 1208 閱讀 2805

趙孟頫是元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其書法造詣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行、草、隸、篆、楷五體俱佳,尤其擅長楷書、行書。趙孟頫書風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的行書在繼承二王筆法的基礎上,建立出儒雅遒勁、妍麗精絕、清和灑脫的書法境界。其書法風格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和愛好,他的書法不僅籠罩元代,影響明清,而且至今為人所重。

趙孟頫《行書杜甫詩軸》珍藏於河南平原博物院(原新鄉博物館),是該院的六大鎮館之寶之一,足見其珍貴。其詩軸為絹本。裝裱精美,畫心高129厘公尺,寬48厘公尺。書寫內容為杜甫五言《舟中雪夜。有懷盧十四侍御弟詩一首》,帖後落款「子昂」。詩文:朔風吹桂水,大雪夜紛紛,暗度南樓月,寒深北渚雲。燭斜初近見,舟重竟無聞,不識山**,聽雞更憶君。此詩軸為趙孟頫現存作品中少見的大字精品。

作品氣勢貫通,筆法嫻熟,蒼勁有力。作者借寫北風、夜雪、冷月,更透出其孤寂無奈,落莫不得志的情懷。

此作品一改趙體優美瀟灑,清俊秀媚的中規中矩風格,是十分罕見的趙孟頫行書字型。改變了中鋒到底、秀媚妍美之氣象,是有感而發,一氣呵成。中鋒、側鋒並用,提按分明,下一點如高山墜石,作一撇如力士拉弓。力透絹素,個個珠璣,沒有過人筆力,很難達到如此境界。

詩軸的右上角有樑巘的跋語,稱「即刻之渤海藏真本,此外數軸,亦皆真確。此幅字勢開拓,尤得大令筆妙,墨跡中至寶也」也。梁巘是乾隆年間著名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他的跋語,一方面是對趙孟頫精湛書藝的品評,一方面又是對該幅書作真偽的鑑定。

這幅行書作品為新鄉市博物館舊藏。2023年清庫建檔時,特意邀請故宮博物院的書畫鑑定專家劉九庵先生來指導工作。劉九庵先生發現了該幅《行書五言詩》,當時腐朽破敗嚴重,亟須修復,後送至故宮博物院進行修復揭裱。謝稚柳、啟功、徐邦達、劉九庵先生根據該幅書作的珍貴藝術價值,將其定為珍貴文物中的一級品。

趙孟頫的這幅行書作品被稱為「雙絕」。一是詩聖杜甫的詩,情真意切,可謂一絕。二是以書法名天下的趙孟頫的字,氣勢貫通,渾然一體,又是一絕。從藝術角度看該詩軸是難得的珍品,彌足珍貴。作為鎮館之寶從未在市場上上評估過,更沒有具體的市場價值,象這樣的書畫文物,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它的價值。從書法研究的角度看趙孟頫的這幅行書詩軸是無價的。

高俊領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卷賞析

圖1 趙孟頫行書 洛神賦 卷 區域性。圓活遒媚 體勢逸發 趙孟頫行書 洛神賦 卷賞析 高俊領。趙孟頫擅篆 隸 真 行 草,尤以楷書 行書著稱於世。他曾多次書寫 洛神賦 其中包括元大德四年 1300年 趙孟頫47歲時為盛逸民所書的 洛神賦 墨跡。趙孟頫行書 洛神賦 圖1 紙本行書,縱29.2cm,橫1...

行書的章法布局

行書的章法形式比楷書活潑得多,它衝破了楷書章法 縱橫皆成行 的單一格局,具有 縱有行 橫無列 的特點,由於橫無列,因此行書作品的字距比楷書要自由得多,同時,行書的 縱有行 也不像楷書那樣嚴格,而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左右擺動,因此,行書作品的行距也並非必須處處相等。行書作品的行距字距的這些特點是和行書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