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保費收入穩健向好 行業復甦受關注

2023-07-20 21:11:29 字數 2484 閱讀 4258

[新聞頁-台海網] 近日,上市險企陸續披露上半年保費收入,整體情況穩健向好。資料顯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上半年保費收入合計為1.7萬億元,同比增長7.5%。從券商近期發布的保險行業中期策略報告與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來看,保險行業下半年復甦步伐頗受關注。

保險板塊估值有望持續修復

保險板塊今年以來**微漲,申萬保險二級行業指數在2023年10月底創出階段低點後**,截至今年7月17日,該指數今年以來漲超3%。*方面,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保走勢較強,年初至7月17日的漲幅分別為.6%和15.5%。興業**認為,板塊估值修復源自資產負債兩端全面復甦。負債端在隊伍規模降幅收窄、儲蓄業務需求回暖和銀保渠道快速增長帶動下,險企新單和新業務價值增速呈持續改善趨勢;資產端權益市場隨經濟復甦景氣度提公升,疊加新的會計準則影響,投資收益預期向好。

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保險業經營情況看,今年前五個月,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6763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增長約10.68%,其中財產險原保費收入5724億元,人身險原保費收入2104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約10.33%和10.78%。

另據財報顯示,五大a股上市險企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均實現正增長,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17.2億元、178.9億元、383.5億元、116.3億元和6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和114.8%。

興業**表示,險企盈利由「量」和「價」共同決定,「量」指的是保費的銷售規模,「價」是投資收益率與保單成本率差額(含死費差),可以理解為保費的利潤率;其中,「量」重點跟蹤銷售端新單保費資料,預判邏輯與長短期需求和供給側變化有關;「價」重點跟蹤資產投資收益和產品成本變化,包括資產質量、利率水平和權益資產投資收益,以及產品結構、經營成本和利率成本。短期看,保險行業將從「量增價穩」邁向「量價齊公升」階段;長期看,「量增價穩」將是行業發展新態勢。

國泰君安稱,預計2023年保險行業困境反轉,短期季度間資料擾動不改變客戶旺盛的儲蓄需求帶來的新業務價值復甦,預計率先進行壽險改革的公司渠道將更好匹配保險產品與客戶需求,形成新業務價值長期可持續增長動能。國聯**也認為,中長期視角下,經歷近年來的外部衝擊和內部調整後,保險板塊已經進入新一輪發展週期,後續在資產負債兩端持續共振下,保險公司的估值有望進一步修復。

上半年財險保費普遍增長

從上市險企最新發布的上半年保費資料看,財險保費普遍實現同比增長。中國人保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合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009.30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機動車輛險、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和責任險分別增長.1%和8.9%。中國太保發布資料顯示,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累計實現原保險業務收入1049.48億元,同比增長14.3%;中國平安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實現原保費收入1541.36億元,同比增長5.0%。

中國太保表示,通過充分、審慎的計提準本金和持續推進的精細化定價和運營管理,預計全年總體可控,車險業務仍將保持在合理的盈利空間內。隨著出行率的恢復,目前來看,出險率確實已經有所增加,但從出險率轉化為綜合成本率尚需一段時間,預計將會對行業車險綜合成本率帶來一定壓力。

從券商關注點看,新能源車在財險行業中發揮的作用以及車險「二次綜改」普遍受到關注。

山西**認為,車險或將保持較高增速,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公升且其單車保費較高。對外經濟**大學保險學院院長謝遠濤也表示,車險市場在新能源車等方面可能會有所突破。不過在成本方面,中國太保稱,目前新能源車車險綜合成本率仍高於傳統油車,但從近年來發展趨勢來看已逐步進入改善通道,預計隨著新能源車造車技術的不斷改進,以及公司針對新能源車資料的不斷積累、風險定價模型的不斷優化,新能源車車險綜合成本率有望不斷改善。

華泰**表示,車險「二次綜改」已於2023年6月初全面鋪開,車險折扣係數範圍進一步擴大,車險整體費率是否會下降仍有待觀察,考慮到車險市場馬太效應持續,頭部公司有望在2023年保持健康的承保利潤率。山西**也認為,「二次綜改」可能會使頭部險企的競爭優勢更加突出,因為自主定價係數下限的下調給優質家用車的係數下調帶來了空間。

壽險銷售受益於**人產能改善

從壽險整體情況看,今年前五個月人身險公司實現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5812億元,去年同期是13969億元。新華保險披露公告稱,新華人壽保險股份***2023年上半年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1078.51億元,去年同期為1025.86億元。

此前,壽險**人變動受到業內關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近幾年疫情對保險**人線下展業、增員等日常經營活動帶來困難,行業出現保險行業**人增員困難、產能下降,勞動密集型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等情況。

廣發**認為,壽險方面,居民預防型儲蓄需求較高,並且存款利率下調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較低,共同推動儲蓄型保險需求走高,一季度新業務價值增速全面轉正,**人線下展業場景恢復,同時**人改革成效逐漸釋放,隊伍逐漸企穩,推動個險渠道正增長。

華泰**稱,**人產能改善是今年壽險銷售好轉的根本動力。過去兩三年壽險行業在新單銷售持續下滑的壓力下開始重塑銷售渠道,尤其是**人渠道的轉型公升級,並於2023年初見成效。頭部上市險企**人產能2023年取得明顯改善,這一趨勢在2023年得以延續,並推動壽險新業務價值在2023年實現正增長。(*經濟參考報)

車險迎來監管新規 險企快速響應落實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下發 關於加強車險費用管理的通知 2023 450號 以下簡稱450號文 對費用管理這一車險行業的關鍵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一檔案的出台,又將對車險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 黨委副書記 總經理曾義進行了闡釋。問 如何看待450號文下發給行業帶來的影...

145家機構披露報告 二季度險企償付能力企穩

記者 房文彬。據 中國銀行保險報 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13日,已有145家保險公司 62家人身險公司 73家財產險公司 10家再保險公司 披露2023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同時,在已披露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的143家公司中,風險小的a類公司40家,風險較小的b類公司87家,風險較大的c類公司12家,...

上市械企,遭復星 達晨巨量減持

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 且24小時後方可 本週,華康醫療 301235.sz 遭遇股東大幅清倉式 8月22日,華康醫療發布公告稱,復星投資 了公司股份942.8萬股,套現3.01億元。前復星投資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約942.8萬股,佔公司普通股總股本8.928 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後不再持有公司股份。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