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中國製造」讓南韓汽車市場格局大變 京釀館

2023-07-20 21:21:30 字數 2564 閱讀 6545

中國製造」要在南韓汽車市場站穩腳跟,也要注意規避非市場性的各類風險。

南韓首爾,南韓國旗在光化門城樓前飄揚。圖/新華社。

文 | 徐立凡。

據環球網援引韓聯社7月19日訊息,南韓今年1月至6月進口商用車(含巴士、卡車、廂式貨車、特種車等)登記註冊數量為4563輛,其中「中國製造」佔到了1451輛。也就是說,南韓今年上半年賣出的進口商用車中,有三分之一產自中國。

南韓是世界重要汽車製造國,也是第六大電動汽車市場。過去,韓系車在中國市場曾輝煌一時,中國產汽車基本無緣南韓市場,呈現的是典型的 「單向奔赴」進出口格局。如今,中國商用車終於開啟了南韓市場,甚至令其市場格局大變——這是如何實現的?

中國製造」彎道超車。

汽車領域「中國製造」的崛起,直接得益於中國汽車市場是乙個充分開放、充分競爭的市場,除韓系車外,德系、日系、本土汽車業都深耕市場多年。

與其他系列相比,韓系車在中國的經營方式相對保守,過分依賴**策略,技術共享和研發均有不足,甚至一度對中國市場和美歐市場「雙標」銷售,在中國市場減配售賣,在美歐市場則予以補貼。這顯然是誤判了中國市場的成長速度,所以韓系車在激烈競爭中逐漸走頹。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製造業公升級迭代,中國的汽車製造也逐步邁上了中高階製造台階。特別是電動汽車實現了彎道超車,從2023年開始,中國市場的自主品牌開始壓倒了韓系車所佔份額。

而面對中國產汽車的趕超之勢,南韓雖然保持了市場開放,但也不是沒有其他動作。南韓對電動車有補貼政策,中國電動客車因使用鋰磷酸鐵電池,只能享受韓系電動車50%的補貼——這當然不是平等競爭。

但資料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已連續8年穩居全球第一,尤其是2023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幾乎翻番。今年前5個月,「中國製造」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份額也已達到53.1%,業內預計,今年中國汽車出口將突破400萬輛,中國屆時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在此大背景下,「中國製造」在南韓汽車市場上大規模滲透,甚至撬動其市場格局,也就是必然的了。

當地時間2023年5月10日,人們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市舉行的2023年先進清潔運輸博覽會上參觀比亞迪展區。圖/新華社。

南韓汽車「雄心猶在」

迄今為止,不僅國內商用車市場被「中國製造」佔據了三分之一,韓系車在中國市場所佔份額也已不足2%,頹勢明顯。但南韓汽車業「雄心猶在」——畢竟,2023年南韓現代還一舉躍公升到了世界整車市場的第三位,僅次於豐田和大眾。

此外,南韓動力電池生產商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全球市場份額佔比也達到了近25%,三星電子的汽車晶元也有競爭優勢。

今年4月11日,南韓**尹錫悅在起亞汽車園出席電動汽車專用工廠動工儀式時豪言:要力爭在2023年前將南韓電動汽車產能提公升至當前的5倍,讓南韓發展成為未來汽車三大強國之一。

南韓**府隨後表示,希望南韓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生產的「亞洲中心」。為此,南韓計畫向汽車零部件行業提供約109億美元的支援,並培養3萬名汽車專家。

但是,南韓的電動汽車業還遠沒能整合成軍。比如,南韓**嘲笑的鋰磷酸鐵電池已為特斯拉、中國電動車等眾多廠家使用,價效比優於南韓主打的三元鋰電池。讓韓系車改變現在的三元鋰電池生產**鏈不是容易的事。

這種情況在車載互聯軟體應用上也有發生。南韓有先進晶元,但或許是因為原有利益格局不好觸動,韓系車的車載互聯軟體更新較慢。

這不僅給「中國製造」等國際汽車品牌留出了大量市場空間,也讓南韓實現電動汽車大國的夢想變得遙遠了,更何況還有其他障礙。

2023年11月6日,在第五屆中國進口博覽會汽車展區展出的南韓現代汽車公司氫燃料電池系統發電機。圖/新華社。

經濟安保」是個障礙。

2023年,南韓汽車生產了376萬輛,與其國內5000多萬人口的市場相比,顯然過於龐大。所以,南韓汽車業高度依賴國際市場——事實上,汽車就是南韓第二大出口品目。

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就需要維護良好的國際關係。但近年來,南韓在國際關係上不再尋求平衡,引發國際消費者**,無形中限縮了南韓汽車業的出口市場。

例如6月7日,南韓**室公布了尹錫悅**國家安保戰略書。檔案中提出要加強韓美同盟和韓美日三國合作計畫,同時表示要與美國、日本、歐盟、澳大利亞等擴大對經濟安保整體的戰略溝通,積極參與「印太經濟框架(ipef)」等新經濟合作平台。

受美元公升值韓元貶值、重合競爭產品被中國趕超等影響,南韓出口、製造業景氣指數本就在下降,gdp已掉出了世界前十位。實施一邊倒的戰略,則進一步打擊了企業信心。

南韓商工會議所的調查顯示,多數南韓製造企業認為第三季度企業景氣展望指數仍會下降;南韓經濟人聯合會的調查也顯示,下半年將擴大投資的國內大企業只有15%,表示要減少投資的佔24%。

這也提醒中國汽車廠家,雖然商用車在南韓頗有斬獲,電動乘用車也欲進軍南韓,但「中國製造」要在南韓汽車市場站穩腳跟,規避非市場性的各類風險,依然是乙個重要課題。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校對 / 趙琳。

默克爾崩潰!三分之一德企逃離,歐洲一哥淪病夫?

導語 德國,曾經的歐洲經濟巨人,如今似乎步履維艱。默克爾卸任後,德國走向何方?是被外部因素所困,還是內部政策問題引發的困境?本文將 朔爾茨 上台後,德國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以及對德國企業和整體經濟的影響。正文 1.能源政策的頹勢。默克爾時期,德國以其強大的能源基礎成為歐洲的能源樞紐。然而,朔爾茨 上...

家鄉是其中之一,中國永不敗!

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我誠摯地邀請您點選下方的 關注 按鈕,以便今後持續為您提供類似的文章內容。同時,您的關注也將為我們的創作提供不竭的動力,方便您參與討論與分享。1945年8月15日,那是乙個讓中國人和世界人民都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日本 宣布了無條件投降的訊息。經過長達14年的時間,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