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凝望百年,尋夢江都」於瘦西湖景區開展社會實踐

2023-07-22 11:44:53 字數 1560 閱讀 7311

瘦西湖:映日荷花別樣「紅」

悠悠夏日,不負清淺時光。7月17日,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凝望百年,尋夢江都」小分隊來到瘦西湖景區,在波光瀲灩中探尋紅色印記。

觀光車緩緩駛過書畫院、幽篁館,穿過錦泉花嶼、石壁流淙。一路上花溪潺潺,綠水漣漪,我們來到二十四橋。二十四橋是瘦西湖上最富詩情畫意和傳奇色彩的橋梁,雖名為二十四橋,實為單孔拱橋,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該橋長24公尺,寬2.4公尺,欄柱24根,臺級24層,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立於橋上,望著水中如畫的倒影,想「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的淒清景象不再,如今,波光裡的魘影,已是初公升紅日。北宋朝廷偏安一隅,金兵南侵,瘦西湖也淪為荒蕪之地。今天,十里春風又拂過瘦西湖,不僅景色更勝從前,也帶來了厚重的文化積澱。

沿階拾級而下,橋旁即為**亭,亭臨水邊橋畔,這裡,一幅「鴛鴦嬉水圖」,正生動上演。在流水落花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瘦西湖藝術中心美術館。藏品無言,背後的故事激盪人心,它們再現了血與火的戰爭歲月,此展為紅色教育提供了豐富素材。

非遺文化園在藝術中心的東側。打著遮陽傘,輕輕踏入鋪著青石板的園中,恍惚看到江南女孩撐著油紙傘,漫步青石板上。園中,一位阿婆正坐在小木凳上,專心刺繡,之間銀針在她指尖飛舞著。這位阿婆雖頭髮花白,但透過老花鏡,可見雙目炯炯有神,這目光中,有專注,有沉靜,似乎也有期盼。仔細看,原來,她飛針走線的,是鐮刀鋤頭的圖案!還有許多精美絕倫的剪紙、刺繡作品,盡顯江南韻味,展現了博大精深的非遺文化。

緣溪行,我們來到了「三星拱照」。吹台,又名釣魚台,相傳乾隆南巡在此垂釣而得名。此處為瘦西湖上借景佳處,以「框景」的手法,在圓洞中同時呈現五亭橋、白塔和釣魚台本身,稱之為「三星拱照」。台前水域豁然開朗,水景宛然如畫。正值盛夏,寬闊的湖面化作十里荷塘,朱自清先生筆下的仙境竟出現在眼前。有夏日驕陽,才有朵朵荷花「卷舒開合任天真」;有清風陣陣,才有「一一風荷舉」的清新靈動。

再向東走,是瘦西湖歷史文化展館,展館中不乏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宣傳。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瘦西湖得天獨厚的美景相結合,是瘦西湖景區的妙處。瘦西湖風景區隨處可見「二分明月憶揚州」的宣傳標語,原來,這是瘦西湖的夜遊專案。「二分明月憶揚州」夜遊的創作,以瘦西湖的江南園林風貌為底,唐代的揚州文化為魂,數字創意多**為媒,通過傳統東方美學與現代數字藝術的跨界碰撞,展開「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煙雲畫卷。讓遊客穿越千年煙雲,體驗月下揚州的美好與曼妙領略大唐時代的「天下之盛,揚為首」。整場夜遊活動分為「詩路畫語」「烟花三月」「酒逢知己」「南柯一夢」「雲裳花容」「春江花月」「商賈雲集」「春風十里」「二分明月」「夜市千燈」十大篇章,全部圍繞唐詩主題展開劇情節點,將景區各大主要景觀景點映入畫卷,展開一幅穿越千年的光影詩畫。

遊覽的最後,我們有幸採訪到了瘦西湖辦公處的楊震班長。楊班長說:借用***主席的話說,瘦西湖建造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將中國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魅力。

當代,世界範圍內各種文化激盪,思想意識多元多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尤為重要。瘦西湖是繼承紅色傳統,傳承中華文化的典範,值得我們青少年的考察學習。只有吸吮五千多年中華民族積累的文化養分,瞻望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壯麗前景,走好自己的路,才能在這個無比廣闊的時代舞台上擁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南信大「凝望百年,尋夢江都」小分隊社會實踐文化特輯

江都多文蘊,負者歌於途 南信大 凝望百年,尋夢江都 小分隊開展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為調查研究新時代揚州文化建設與文脈發展,7月5日至25日,南京資訊工程大學 凝望百年,尋夢江都 小分隊來到揚州,仰望華夏文明的歷史天空,淬鍊中...

南信大「凝望百年,尋夢江都」小分隊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中求真知,實踐中求發展。7月1日 20日,南京資訊工程大學 凝望百年,尋夢江都 小分隊依託揚州市紅色文化資源,重走紅色足跡,增強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歷史使命感 社會責任感。近年來,揚州市各部門聯合,從文化性 地域性 影響力等方面出發,推薦評審出22個紅色地名。團隊以實地參觀 座談採訪 線上宣講 志願...

「凝望百年,尋夢江都」小分隊前往寶應市敬老院開展活動

7月16日,南京資訊工程大學 凝望百年,尋夢江都 小分隊來到了位於揚州市寶應縣的寶應海陽長者公寓,在這裡,小分隊的成員們將繼續進行志願活動,帶著年輕人的蓬勃朝氣去陪伴老人 為老人帶去溫暖。下午兩點,團隊成員到達了寶應海陽長者公寓,與負責人見面後,成員們簡單參觀了寶應海陽長者公寓,一條大路直通公寓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