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使用證據的“三性(真實性 合法性 關聯性)”判斷

2023-07-26 19:58:45 字數 1741 閱讀 7657

證明訴爭商標在指定期間進行了法定商標性使用的證據,須同時滿足下列條件:(1)能夠顯示出使用的訴爭商標標誌;(2)能夠顯示出訴爭商標使用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3)顯示的使用日期在三年規定期間內;(4)能夠顯示出訴爭商標的使用人;(5)能夠顯示訴爭商標在中國大陸境內的使用;(6)能夠證明訴爭商標系公開、真實、商業、合法地使用。

2023年12月26日,原告申請註冊了“善良の仁”商標(簡稱訴爭商標),專用期限自2023年2月28日至2023年2月27日,核定使用在第29類“ 水果罐頭;以水果為主的零食小吃;加工過的檳榔;牛奶”等商品上。

第三人以訴爭商標連續三年不使用為由,於2023年3月28日向被告國家智財權局提出撤銷申請,被告經審查後,對訴爭商標予以維持。第三人不服該決定,向被告申請複審,並提交了搜尋引擎對原告的檢索結果,以證明訴爭商標在全部指定商品上未有使用資訊。

在訴訟階段,原告補充提交了2組證據影印件,即:

1.訴爭商標委託加工合同及收據、產品**等宣傳使用證據;

2.第三人曾經申請的第“36539960”號“善良的仁”商標資訊、轉讓公告及駁回複審決定書查詢單。

證明目的是原告在“食用油;水果罐頭;以水果為主的零食小吃”等商品上進行了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及第三人存在惡意。

對於上述證據,原告以時間久遠為由,沒有提供原件。

北京智財權法院經審理認為: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在2023年3月28日至2023年3月27日的指定期間內,訴爭商標在核定的“水果罐頭;以水果為主的零食小吃;加工過的檳榔;牛奶;食用油;果凍”商品上,是否進行了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

1)原告在撤銷、撤銷複審階段提供的收據、採購合同等證據,僅能顯示訴爭商標在瓜子、花生、蓮子、紅棗等商品上的使用銷售,無法顯示訴爭商標在指定期間於“水果罐頭;以水果為主的零食小吃;加工過的檳榔;牛奶;食用油;果凍”等商品上進行了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被告對此認定正確。

原告於訴訟階段提交的、食品加工合同、收據等,首先沒有提供原件,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定。其次,產品**為自製證據,無法證明其形成時間;食品委託加工合同、收據等,雖然能證明原告委託第三方對訴爭商標核定使用的“大公尺;糧油;水果罐頭”等產品進行了生產,但不能證明該商品實際流入了市場流通環節,且數量較少,不具有真實使用意圖,屬於象徵性使用。

法院最終對訴爭商標在指定期間內的使用不予認可,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商標的使用是指商標的商業使用,包括將商標用於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於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

證明訴爭商標在指定期間進行了法定商標性使用的證據,須同時滿足下列條件:(1)能夠顯示出使用的訴爭商標標誌;(2)能夠顯示出訴爭商標使用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3)顯示的使用日期在三年規定期間內;(4)能夠顯示出訴爭商標的使用人;(5)能夠顯示訴爭商標在中國大陸境內的使用;(6)能夠證明訴爭商標系公開、真實、商業、合法地使用。

在本案中,首先,原告並未提供足夠數量的證據證明對商品進行了使用,其所提供的部分證據並無獲取時間,則無法證明其在指定期間內的使用,故無法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因而法院對於訴爭商標在指定期間內的使用不予認可。

其次,對於商標的使用證據應當進一步考慮其“市場流通性”,即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訴爭商標進入了市場流通環節,如本案中僅存在生產合同而無銷售合同、發票等證據佐證,亦不能證明其正式進入市場,同樣不能被認定為商標在指定期間內的使用。

再次,在當事人提交了訴爭商標使用的銷售合同、發票等證據的情況下,還應考慮其銷售行為發生的主體是否為關聯主體,是否為偶然性的商標使用。

只有在確認當事人對於商標的使用系真實、有效、足量且進入市場流通環節的情況下,才能對於訴爭商標在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予以確認。

商標怎樣才算真的使用了?

由於註冊商標存量的減少,商標持有人遭遇商標三年不使用撤銷的情況越來越多。商標持有人就不得不考慮如何進行撤三答辯的問題。而撤三答辯的核心就是提交商標已經真實使用的證據。但從 的案件相關情況來看,不少商標持有人並不明確商標使用的法律涵義,導致所提交的證據不被評審認可,進而導致商標仍然被撤銷。今天先風就和...

仲春 黎梁安琪 隱性使用的商標侵權認定與不正當競爭研究

作者 仲春 黎梁安琪 暨南大學智財權研究院 暨南大學法學院智財權學院 一 關鍵詞隱性使用的商標法分析 1.關鍵詞隱性使用不構成商標性使用。2.關鍵詞隱性使用不構成商標法的混淆。二 關鍵詞隱性使用的競爭法分析 1.交易機會的喪失。2.搭便車的正當性。3.限制中立關鍵詞廣告的反競爭性。三 隱性使用的正當...

微信上 的 證據

微信,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溝通工具。那麼在民事案件中,微信上的資料能否作為證據使用?如何提交這些證據?這些證據能夠證明什麼?有多大作用?本文來講講。注 由於微信的功能可能隨時間更新迭代,在參考關於微信功能的描述時請注意本文的發布時間。一 微信上的資料能否作為證據使用 諸如聊天記錄 交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