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商投資斷崖式下跌,莫迪收購中企失敗

2023-07-27 22:59:44 字數 3257 閱讀 4099

"該來的還是來了!"不禁讓人感嘆。我們不得不問,當印度的外商投資出現斷崖式**,當莫迪**的**保護主義政策導致中國等大量亞洲企業離開印度市場,這是否正是印度所採取的過度保護主義政策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

近日,中國新能源車企試圖投資印度被拒絕的新聞引發了熱議。在人們關注中國企業“出海”遭遇的同時,也對印度市場的投資環境感到失望。這起事件恰恰揭示了印度的投資環境惡劣現狀,也標誌著印度外商投資的斷崖式下滑已經到來。

莫迪**一直以來都在推行**保護主義措施,試圖在引入外資的同時保護國內企業,但這樣的措施卻引來了外資的強烈**。瘋狂的**保護主義措施,如高額的關稅和股權等不透明的門檻,使得很多外資企業難以在印度市場生存。中國企業更是成為這場**保護主義風暴的重災區。

許多企業初到印度,是衝著14億人的廣闊市場,年輕化的人口結構,以及英語普及率高的優勢。他們希望在這樣乙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裡開疆拓土。然而,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印度**的高壓政策使他們難以在印度市場立足。以往大名鼎鼎的企業如可口可樂、沃爾瑪、亞馬遜都曾在印度吃過大虧,被開出天價罰單,而南韓浦項鋼鐵更是在約20年前決定投資120億美元在印度建立一家鋼鐵廠,但因為印度**的連續罰款,最終選擇放棄。

據統計,截至2023年8月,一共有2783家外資企業選擇退出印度市場,印度因此獲得了“外資墳場”的不良稱號。這無疑是對印度投資環境的一次巨大打擊。而印度**的短視行為,也在毀滅印度市場的前途。

今年以來,印度的外商投資更是出現了斷崖式增長。在剛剛過去的財年,印度外商直接投資下降了16.3%,只有710億美元。這是印度外商投資近十年來的首次下降。更令人驚訝的是,專家預計在下乙個財年,這個指數可能還會持續下降,並創下新低。

這樣的下滑,首先是因為印度的跨境併購案**了92%。此外,除了西方國家利率上公升,收緊了擴張腳步之外,也凸顯了亞洲投資者紛紛離開印度的現實。莫迪**自去年開始就致力於打擊來自周邊國家的投資,這種偏激的政策導致大量亞洲企業,包括中國企業,離開印度市場。更有甚者,連富士康、迪士尼和緯創等知名企業也已經或者正在計畫離開印度。

眼下,雖然各大機構依然看好印度的經濟增長,但隨著印度商業環境越發惡劣,外資逐漸離開印度之後,恐怕莫迪發展經濟的任務就難辦了。過度的**保護主義政策,對外資的過度壓榨,終究會引發**,這一切都預示著印度外商投資的斷崖式下滑已經到來。對此,我們不能不警醒,投資環境的惡劣,最終只會損害自己的長遠利益。

70萬民企與比亞迪一起在排隊,如何把握中國企業第五次出海潮?

70萬家民企,伴隨著比亞迪等行業巨頭,正在集結出海。然而,一路前行,我們能否穩健地踏浪逐浪?如何才能利用這一難得的出海機遇,把握第五次出海潮的主旋律?

2023年,是中國企業出海的年份。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步入穩定增長階段,外捲嚴重的國內環境讓海外市場的魅力愈發凸顯;另一方面,全球的物流、支付、獨立建站、營銷等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降低了企業出海的門檻,增強了其便利性。此外,新一代中國企業家和創業者的全球視野和能力優於前人,他們更注重企業全球化發展。

然而,出海不是簡單的航行,而是一次精心策劃的遠征。對於企業來說,需要了解目標市場的文化和消費習慣,提公升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加強品牌推廣和品牌文化建設。面對語言和文化障礙、競爭壓力以及法律和政策環境等挑戰,如何有效出海,成為了不少企業亟需思考的問題。

在這場出海大潮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一股新的力量——廠二代、富二代或者受過良好海外教育的中產二代。他們受過中西方教育,對兩地的文化和生活環境均有深刻理解。在這個新生力量的推動下,中國企業已經步入了全球化的第五個階段。據統計,截至2023年,已有725874家企業嘗試或計畫出海,其中88.17%的企業已在商務部備案跨境電商資質。

隨著政策的推動和企業出海步伐的加快,出海企業的投融資事件數量也呈現穩中略降的趨勢。2023年至2023年,出海企業領域共發生了9366起投融資事件。值得一提的是,資本市場對於資訊科技、先進製造、醫療健康、文化娛樂等行業的投資熱情高漲。

儘管如此,當前大多數出海企業仍處於初級階段。他們主要依靠傳統的產品和服務走出國門,對本土市場的需求有一定的把握,但對外國市場的需求了解和適應較弱。為了適應全球市場的需求,他們必須加強自身技術和服務的公升級,提公升對當地渠道的掌控,發展品牌力,遵守當地法規和標準。

而在出海的道路上,文化娛樂行業蘊含著巨大的機會。根據straitsresearch的資料,2023年,全球線上娛樂社交市場規模已達68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490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1%。中國文化娛樂企業已經在加速海外布局,美國、日本、南韓成為熱門出海國家。

然而,無論是哪個行業,出海的道路都充滿了挑戰。特別是在短**領域,儘管tiktok等頭部企業已經將國內的業務模式複製到海外,但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法律法規和政策限制仍對海外拓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企業必須深入了解當地使用者需求和消費習慣,提供符合當地市場需求的內容和服務,才能在國際市場取得長期穩定的發展。

70萬家民企與比亞迪等巨頭一同在出海大潮中努力尋找自己的航道。中國企業的第五次出海潮已經到來,出海之路雖然充滿挑戰,但機遇和潛力同樣不可忽視。企業必須不斷了解和適應目標市場,提公升自身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品牌力,才能在這次出海潮中找到自己的航向,迎接屬於自己的全球化未來。

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

日前,印發 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 以下簡稱 意見 從提高利用外資質量 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等6個方面,提出了新一批共24條針對性強 含金量高的穩外資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區 各部門和有關單位切實做好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工作。今年以來,中國市場...

24條務實舉措增強外商投資信心(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今年以來,一攬子政策發力,展現中國堅定開放的姿態,穩住外商投資信心。日前,印發意見提出24條穩外資政策措施,著力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記者近日採訪的多位外資企業負責人表示,對中國的市場潛力 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日前,印發 關於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

不懼“黑箱操作”,富士康再次砸錢到印度,外媒 它是中國企業!

弘揚 不畏艱難,鍥而不捨 的精神,富士康再次決心在印度市場大展拳腳,投資6億美元。這一舉動引起了外媒的關注,他們稱富士康是一家中國企業,應該更加謹慎行事。事實上,印度市場的難度並不是富士康獨一無二面臨的挑戰,許多跨國企業在印度市場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挑戰。儘管如此,富士康依舊決定投資於印度,預計將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