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搖號,不如真坦蕩,奉勸開發商不要把購房者當傻子!

2023-07-24 23:07:01 字數 2223 閱讀 9132

合肥新房搖號政策是在2023年4月發布,目的是為了消除當時的市場亂象、維護樓市穩定,在發布後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亂象一掃而空,而且對於普通購房者人、特別是購買首套房的剛需購房者極為友好,有了公平買房的機會,所以該政策在今年4月兩年有效期滿後,又再次延期三年。

而搖號政策讓樓市更加透明的同時,也讓乙個樓盤能否搖號、登記人數,往往成為熱度的證明, 「搖號盤即為優質盤」的觀念深入人心,不過搖號政策在調整、市場在變化,當下已經轉變為「優質盤會搖號,但搖號盤未必是優質盤」的局面

搖號細則最近兩年其實經歷了多次調整,其中涉及凍資、二孩、公示時間減少、流程調整、降低搖號比例等等。整體上看,一是簡化了流程,如現在普通購房者只需要線上申請購房資格、登記即可,非常方便,而且購房資格、資金鎖定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利於購買需求的釋放。

二是搖號門檻降低,2023年11月之前觸發公證搖號的比例是1.5,11月調整為1.2,也就是推出100套**,登記120人即可達到公證搖號的條件,這也是順應市場做出的變化,畢竟樓市遇冷,達到1.5登記比例的樓盤越來越少,公證搖號已經形同虛設。

很多人覺得,降低「搖號比例」是為了烘托市場熱度,其實班長的理解,還是更多在於規範市場。樓市下行後,對於「熱門盤」的定義也應該相應下調,在當下能夠達到1.2比例已經實屬難得,如果任由開發商自主搖號,缺乏監管,難免滋生亂象。

一旦如此,普通購房者也許可以買到房,但想買到好樓層好**,在部分樓盤恐怕並沒有公平的機會同時搖號就限售三年,也能抑制投資需求,給剛需更多機會。

當然了,在樓市遇冷、「搖號盤即為優質盤」觀念存在、公證搖號降低門檻的背景下,難免有開發商打起了「搖號營銷」的主意。

也就是「人為增加登記人數」,製造樓盤登記火熱的假象,對於這種情況,很多買房人也都有所察覺,也有很多人覺得公證處沒有起到監管作用,其實這倒是錯怪了,因為組織登記的「買房人」都是符合登記條件的,這一步並沒有違規。

注水的結果上會有三種選擇,一是選擇「有熱度、但不搖號」,二是「加一把火」,三是「無中生搖」。

第一種製造出樓盤熱度的氛圍就可以了,畢竟當下市場真搖號很難,也有很多弊端。第二種加一把火是指有些樓盤本身就存在一定熱度,正常登記處於搖不搖兩可之間,或者比例勉強達線,這時候助力一下就可以把樓盤的熱度提公升至少乙個檔。

第三種無中生搖,就是樓盤的熱度距離公證搖號其實很遠,有專案為了增加市場熱度,提振現有客戶信心,會選擇大量注水,所以最後實際去化率往往慘不忍睹。

對於「人為製造搖號」,市場上是最為反感的,雖然對於開發商並沒有多少成本,現在每批次推出**都不多,對地產公司而言,登記只需發發通知、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而參與者只要登記不選房就沒有任何損失,即便選房了不買也無傷大雅,但對真實的購房人其實是一種傷害,因為買房人要「被動」的限售3年。(2次選到房後放棄,半年內不能登記新房)

而且隨著市場越來越透明化,「人為搖號」尤其是「無中生搖」很容易被識破,已經成為了一把雙刃劍,對於房企的品牌、專案的口碑負面影響都非常大,對於明顯的「欺騙」,大眾都是很討厭的,尤其是給忠實的真實購房者帶來傷害

其實,對於這一系列的操作,可能核心原因還在於部分房企還沒有意識到,經過一輪輪的市場磨礪,資訊源增加、資訊差減少,買房人早已不是懵懵懂懂的少年,加上市場下行,也越發理性,並不容易被「忽悠」,這些開發商是時候要改變一下營銷思維了。

最後,以如今的市場,不能搖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理性看待,與其「無中生搖」被揭穿後口碑下滑,不如坦然面對,或給與買房人實在的優惠、或實實在在的做產品提公升,也許效果會更好些,總之一句話「不要把買房人當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