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豁,又要擺爛了乙個暑假」

2023-07-24 18:26:52 字數 2465 閱讀 3894

◎ 朋友們,晚上好!不知道大家的暑假生活過得如何呢?過得如何?

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葛優同款沙發,夕陽西下,我就往上一趴。」

刷抖音,刷小紅書,刷微博,連麥開黑,暴飲暴食……

這是你假期中的日常麼?原本打算放假後只放縱幾天,犒勞一下辛苦了一學期的自己,卻發現「擺爛」之後根本停不下來。

今天我們就來講乙個悲傷的故事,不是假期已經過去半個月。

而是已經「報復性擺爛」了半個月了。

「擺爛」究竟能帶來什麼

——「一時擺爛一時爽,一直擺爛一直爽」

打遊戲,氪金後輕輕鬆鬆擊殺那些低端玩家;

刷短**,持續快樂地欣賞一些令人愉悅的內容;

購物下單,一鍵下單讓遠在千里的物品送到眼前;

擺爛,真的很快樂啊!

可以看出,相比努力學習,玩手機、打遊戲更容易在短期內獲得快樂感、安全感、成就感等正向反饋。從生理的角度而言,這類活動更容易讓人分泌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等帶來滿足感的「快樂激素」。

似乎,只要重複這些行為,我們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得快樂。

但在大腦嘗到了快感的甜頭,我們會在正向反饋的機制下強化那些能促進快樂激素產生的行為。

而當快樂激素全部來自即時滿足時,我們會像上癮一樣,通過不斷的感官刺激,一次次將自己送上快感的巔峰。

沉迷滿足味蕾的人也許會暴飲暴食;

沉迷視聽刺激的人也許會刷短**一整天;

偶爾的沉迷與放縱不會導致嚴重後果,但持續刺激感官,生理層面超負荷工作,長此以往,甚至會帶來生理性的病變。

暴飲暴食,可能傷害胃腸功能。

沉迷手機,可能導致視力下降。

陷入擺爛二極體,只會更加痛苦

——「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過」

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不努力一定會很舒服。」

但是我們身邊都是因為「擺爛」而獲得快樂的人兒嗎?

據觀察,朋友圈裡那些整天喊著「擺爛擺爛」的朋友們,好像都得了一種「怪病」。

有個朋友,之前在喊著「即便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別人」,並配圖運動**,結果第二天夜宵**,配文:算了吧。

三天後,這位朋友在朋友圈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後,開始了新的輪迴。

這個病症有乙個非常統一的表現,那就是:間歇性努力,持續性擺爛。

利用擺爛心態,做永續性努力

擺爛結束,支稜起來!

要是可以純粹地擺爛就不用努力了,要是可以純粹地努力也就不會擺爛了。當「不敢」和「不甘」共存於內心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痛苦。所以對於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說,解決掉這種痛苦很重要。我們不妨把「擺爛」換成「休息」和「調整」。目標要有,行動要有,決心也要有。每當內心的煩躁和焦慮要爆發的時候,不要想著「煩了,愛咋咋地吧」,應該停下來休息休息,調整自己的狀態,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努力當中。

純粹的努力一定會有好的結果,你會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努力帶來的安心和踏實,那時候自然就不會再想著擺爛了。

所以你的痛苦是因為你的擺爛和努力都不是純粹的,那就大家一起:不做擺爛人。

志願者活動

旅行

考證準備

精進技能

不管是什麼樣的選擇。

跟從自己的內心是最重要的。

盡自己能力利用好假期。

拒絕內耗 停止擺爛。

我們一起加油。

一起閃閃發光吧!

《擺爛太久,天賦會被收走的 》

時間,如同沙漏中的細沙,一點一滴地流逝。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世界,每乙個人都懷揣著獨特的天賦,等待著去發掘 去展現。然而,如果我們不珍惜 不努力,這些寶貴的天賦終將在歲月的沖刷下逐漸失去光芒,就如同擺爛太久,天賦會被收走一般。生命短暫,機會稍縱即逝。有人曾說 天賦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而努力就是我...

對於擺爛以及自我存在的思考

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在過去和現在可能會有著一段擺爛的經歷,以及可能對自己未來感到迷茫而否定自身的存在。下面我結合自身說說我的感受。對於 自己的存在是為了什麼?在我看來,自我存在的意義是乙個複雜而深刻的問題,涉及到哲學 心理學和個人信念等多個層面。人們對自我存在的意義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和觀點。以下是...

大學禁止擺爛!學會正確的卷是關鍵!

大一規劃 1.一定要去考四六級!大一的新生們你剛經歷過高考英語還有一定的基礎,要趁熱打鐵好好準備四六級,不然拖到後面只會越來越難考。2.不要去聽一些 大學不掛科就不完整 及格萬歲 之類的話,期末考試很重要!要拿高分刷績點,為出國留學 保研,拿獎學金做準備。3.大一還算大學生活中比較空閒的一段時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