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進廠區被拒,結局與影視劇不一樣

2023-07-26 18:48:42 字數 2840 閱讀 6889

姚振華,寶能集團董事長,中炬高新技術實業(集團)股份***中炬高新,600872)的實控人。近日,他因為到中炬高新總部廠區調研被保安拒絕進入,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一幕,讓不少人想起影視劇經典橋段:領導到下面視察,門衛按規定恪盡職守不讓進,最後門衛被表揚或嘉獎。然而,影視劇畢竟是影視劇,與現實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根據中炬高新在官網發布的宣告,7月19日傍晚7:06,有三輛非公司車輛駛至中炬高新中山廠區1號門汽車通道閘機前,並要求進入廠區。經安保人員核實相關情況,來訪人員並未預約,也未出示相關身份證明,且現場安保值班人員並未收到公司高管(含董事會新任命的三名高管)提出將有訪客進入廠區的指示。考慮到此時距離公司正常下班時間已超過1.5小時,且當時廠區辦公大樓因供電系統故障,正處於搶修當中,所有工作人員均已下班離開廠區。為確保公司安全,慎重起見安保人員並未予以放行,並禮貌地請對方直接與公司管理人員聯絡。此後,公司一位副總經理抵達廠區,與來訪人員溝通交流後,來訪人員並未再次提出進入廠區的要求,並與該副總經理一同離開。

宣告還表示,目前,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一切正常,公司全體員工嚴格值守盡職盡責,確保公司的各項工作按計畫順利推進。

而根據中山潤田投資***中山潤田)在寶能官網發表的宣告,7月19日下午18:00左右抵達中炬高新總部廠區大門時的來訪人員之一就是姚振華。他得知公司日常管理工作出現重大紕漏的相關情況後,非常擔憂上市公司的生產安全及食品安全問題,迫不得已親自驅車從深圳趕往中山中炬高新總部,調研生產經營情況。未曾想,姚振華董事長在明確告知對方:“我是中炬高新公司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來檢視工廠的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請立即開門。”但仍被兩名保安以要請示上級領導為由,拒不開門放行,兩方僵持十餘分鐘,導致本次調研工作被迫擱置。

宣告還稱,相關股東在背後打招呼,故意暗中使絆子,意圖癱瘓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工作。該事件嚴重破壞了中山的營商環境,嚴重破壞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中山潤田是中炬高新的第二大股東,持有公司15.01%的股份。而中炬高新的第一大股東是中山市火炬發展***火炬發展),持有公司18.03%的股份。兩者之間存在著激烈的股權爭奪和管理層更迭的糾紛。

據了解,今年6月30日,中炬高新召開了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上,火炬發展提出了罷免何華、姚振華、李建、王晴邈四位董事,並選舉梁大衡、李建、王晴邈、陳曉峰四位董事的議案。這四位董事均為“寶能系”的代表。而這四位候選人則均為“火炬系”的代表。會議最終以投票結果不符合法定條件為由未能通過該議案。

然而,在7月17日,中炬高新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收到了何華、姚振華、李建、王晴邈四位董事的辭職報告,並同意其辭職。同時,董事會表決通過了聘任鄧祖明為總經理、孔令雲為副總經理、秦君雪為副總經理的議案。這三位高管均有“寶能系”的背景。

據中山潤田在寶能官網發表的宣告稱,這三位新任高管至今仍未能辦理入職手續,並遭到了原管理層的阻撓和拒絕。宣告還指責分管人力及行政綜合工作的副總經理李建公然瀆職,擅離職守,並指使行政及物業管理部門故意停電,將總經理鄧祖明和兩名副總經理孔令雲、秦君雪驅趕出辦公場所,且指使保安於7月20日上午8點20分左右開始,持續阻止董事會任命的總經理鄧祖明和兩名副總經理孔令雲、秦君雪進入工廠辦公區。

此外,中山潤田還表示已向廣東省高階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判令火炬發展等相關股東停止侵害其合法權益,並賠償損失。但該訴訟遭到了相關股東惡意干預阻撓立案。

7月21日,中炬高新技術實業(集團)股份***發布了關於副總經理免職的公告:

中炬高新技術實業(集團)股份***以下簡稱:中炬高新、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於2023年7月21日發出會議通知,於2023年7月21日以通訊方式召開。會議應到董事9人,實到9人:本次會議有效表決票數為9票。本次會議的召集、召開及表決程式符合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免去李建先生副總經理的議案》(同意6票,反對0票,棄權3票),同意免去李建先生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自本次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執行。免職後,李建先生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及下屬公司相關負責人的職務。

事實上,姚振華並不是第乙個遭遇這種尷尬境地的企業家。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類似的事件並不少見。例如,2023年,樂視網實控人賈躍亭因為債務危機而被限制出境,無法回國處理公司事務。他曾經通過**連線參加樂視網股東大會,並向股東致歉。但是,他的道歉並沒有緩解樂視網的困境,反而引發了股東們的憤怒和不滿。2023年,樂視網被暫停上市。

又如,2023年,康美藥業實控人馬興田因為涉嫌虛假陳述等罪名被**帶走調查。此後,他就失去了對康美藥業的控制權。康美藥業也因為財務造假被證監會處以60億元罰款,並被強制退市。

再如,2023年,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因為涉嫌違反《**法》等規定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後,他就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恆大集團也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和流動性困境,面臨著債務違約和破產重組的風險。

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企業家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的地位和權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失去對自己公司的控制權和影響力,甚至面臨著法律的制裁和懲罰。這些原因可能包括:政治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股權紛爭、管理層變動等等。

那麼,姚振華能否扭轉中炬高新的局面呢?這還要看他能否化解中炬高新內部和外部的各種矛盾和障礙,並贏得股東、管理層、員工、客戶、**商、**等各方面的支援和信任。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他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型。

這一事件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上企業家地位和權力的不穩定性和變化性。企業家要想在這樣乙個複雜多變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具備更強的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並且遵守法律法規,尊重市場規則,維護公司利益,保護投資者權益。

1 88億,做個銀行「大股東」,如何?

中小銀行的股權真的越來越便宜了。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資訊顯示,山西一家擁有超20家網點 資產過百億的農商行,日前掛牌轉讓第一大股東股權。據悉,這筆合計1.4億股的股權,評估值2.09億,但實際拍賣底價只有億,算是九折 都不到 下圖 但就是這筆看上去 佔了大便宜 的拍賣就這麼掛了出來,成為了現實。...

智雲股份第一大股東完成變更 原第二大股東被動上位

智雲股份 300097 8月15日晚公告,公司持股5 以上股東譚永良與宋長江於近日簽署了 股份轉讓協議 譚永良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1450萬股公司股份 佔公司股份總數的5.03 轉讓給宋長江。8月15日,中登公司出具了 過戶登記確認書 上述協議轉讓股份事項的股份過戶登記手續已辦理完成。本次協議...

法定代表人起訴大股東要求承擔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

基本案情 法定代表人兼小股東,在公司正常經營期間,未參與公司任何實際經營,大股東負責公司所有開支,公司後期因其他情況被吊銷營業執照,停止經營。公司經營過程中對另一家公司享有債權,經過大股東的努力,為公司取回債權300多萬,因公司對公賬戶無法收款,大股東代為收取。後法定代表人兼小股東提起訴訟,聲稱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