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盛家四蘭“命運解讀” 你會嫁給誰,早就注定了

2023-07-25 19:27:48 字數 4016 閱讀 3955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物解讀第六期:盛家四朵小花的愛恨情仇與意難平。

盛家有四個女兒,分別是嫡長女盛華蘭,嫡次女盛如蘭、庶四女盛墨蘭和庶六女盛明蘭。

這四個孩子擁有同乙個父親,性格卻差千萬別。

華蘭是典型的大姐姐型人格,她喜歡在照顧幼小的時候,獲得成就感。

如蘭是驕縱的大小姐脾氣,雖然嬌憨蠻橫,卻天真善良。

墨蘭看似善解人意,骨子裡卻要強,總喜歡踩著姐妹們上位。

明蘭老實敦厚,奈何身體裡住了乙個成年人的靈魂,讓她對任何事情,都先考慮結果。

這個四個女孩,從出身來說,明蘭最慘。

明了是庶出,生母早死,又無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做依仗,只能依靠盛老太太討生活。

不過,她出嫁後,夫妻恩愛,有誥命加身。

反觀她的三個姐姐,不是被婆婆欺負,就是和妾室爭寵。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其實,她們的命運,早就注定了。

集嬌寵於一身的華蘭,她過於追求完美。

王氏與盛紘的婚姻,雖然是包辦的。

新婚時,他們倆也是你儂我儂的恩愛夫妻,華蘭也是在盛紘與王氏感情最好的時候出生的。

古人重視子嗣,多喜歡男孩。

可華蘭的出生,盛紘不僅沒有失望,還為了多陪女兒一會兒,都抱著她去上衙。

華蘭作為盛家的第乙個孩子,還養在盛老太太身邊一段時間。

在盛家,除了盛老太太和盛紘夫婦,華蘭就是第四位主子。訓斥妹妹,教訓僕人,從來沒有人敢掣肘華蘭。

所以,出嫁前過得太舒心的華蘭,出嫁後遭遇了惡婆婆。

不得不承認,華蘭是善良的,她總覺得人心是能捂熱的。

作為古代官宦人家培養出來的嫡女,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肯受些委屈,定然能換來婆媳和睦夫妻恩愛。

所以,她在袁家的後院,默默付出。

受了欺負,在給娘家的書信中,她也只是報喜不報憂。

最後,被婆婆欺負了十年,老公也愚孝了十年。

就在華蘭要放棄的時候,她的愚孝老公才突然驚醒,回心轉意。

所以,她中年開始,生活十分甜蜜,逢人也都是說些勸人夫妻和睦的好話。

不被父母看重的如蘭,她只適合低嫁。

嫡次女如蘭,出生在王氏和林姨娘鬥得水深火熱的時候。

可惜,王氏戰術單一,十次有十次是輸的一方。

而且,林姨娘生的墨蘭,因與如蘭年齡相近,總是被拿來作對比。可惜,如蘭除嫡女的身份,其他都不如墨蘭。

所以,她只能到**都用嫡女的身份說事。

作為嫡女,在家中的地位自然要比庶出的高,身邊丫鬟和婆子也都是捧著她的。

誰都喜歡被哄著捧著的感覺。如蘭作為嫡女,更是希望一輩子被人吹捧著。

可她不傻,自然知道女子出嫁後,會有很多糟心事。就嫡親的姐姐華蘭的遭遇,都讓她想上山做姑子。

於是,她選擇了文炎敬。

都說如蘭是被文炎敬算計了,仔細看,他們更像是雙向奔赴。

如蘭的容貌一般,性格嬌憨,所以,門當戶對和高嫁都不太適合她。

只有低嫁了,被婆家欺負時,她有娘家撐腰。而她對夫婿的唯一要求,就是和婆家人發生齟齬時,夫婿不偏幫就好。

文炎敬對如蘭也很坦蕩,將老娘偏心,兄弟混賬的事情,都告訴了如蘭。

於是,如蘭低嫁了。

婚後,她雖然被婆婆打秋風刁難。但幸好文炎敬沒有辜負了當初的誓言,偶爾還會比如蘭行動還快,去盛家搬救兵!

盛家最懂事的墨蘭,她嫁給誰都不會幸福。

墨蘭,是林姨娘和盛紘的愛情結晶。

她自幼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做事也穩妥,盛紘頗為喜歡她。

華蘭出嫁後,墨蘭在盛紘心中的地位,更是如蘭和明蘭拍馬也趕不上的。

墨蘭是優秀,可她是姨娘生的孩子,是庶出,將來的婚事自然要比如蘭低一頭。

所以,墨蘭不甘心,即使沒有林姨娘,她也是個極度要強的孩子。

可極度地要強的背後就是自卑。

是的,墨蘭自卑,所以,她很虛榮。

為了能讓姐妹們羨慕,證明自己比明蘭好。所以,她算計了永昌侯府的嫡么子梁晗。

婚後,她被妾室為難,與妾室爭寵。

可墨蘭即使嫁給顧廷燁,嫁給齊衡,她依舊不會知足。在她的眼裡,她想踩在所有女人的頭上。

她很會交際,和她交好的大多都是嫡女。可嫡女大多清高,所以,她們的交往大多是墨蘭努力迎合。

但是,墨蘭是笑面虎,她在心裡早就腹誹了這些女孩一百遍。

所以,如果沒有爭寵的妾室,墨蘭與梁晗也是夫妻恩愛。那麼,她就會明裡暗裡與妯娌較勁。

有些迂腐卻敦厚的明蘭,她嫁給誰都會幸福。

盛老太太親自教養出來的明蘭,她有乙個人生格言——多大的腦袋戴多大的帽子。

其實,沒有盛老太太的教養,明蘭也知道,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所以,明蘭從不追求超過能力範圍的東西。

她知道自己要嫁給賀弘文時,她就計畫著婚後的生活。根據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明蘭會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得紅紅火火。

後來,她嫁給顧廷燁後,她就兢兢業業地過日子。

她從沒有因為自己高嫁,就覺得高人一等。

反而,盛老太太怕她受委屈,多給她嫁妝時,她還勸盛老太太:“我是什麼身份外頭人都知道,沒什麼好充冤大頭的,到時候該怎樣就怎樣,細細計算著過也就是了。”

如蘭擔心顧府的親戚會給明蘭臉子瞧,明蘭無所謂地說:“不要緊,不去看她們的臉就是了。”

她嫁給顧廷燁後,更是與顧廷燁擰成一股繩的過日子。她還對盛老太太說:“他予我尊榮和信任,我不能只安享富貴。”

結語:明蘭被顧家的女眷們纏的心煩要逃跑時,盛老太太對她說“:你和顧廷燁是一根繩上拴的螞蚱,便是他要殺人放火,你就得幫著他毀屍滅跡。”

再看看如蘭和華蘭,她們倆要的也不過是夫妻一條心而已。

可墨蘭與她們不一樣,在盛紘的專屬父愛下,墨蘭覺得自己出挑,就是為家族爭光。

所以,在孔嬤嬤的審判會上,小小年紀的墨蘭為自己辯解時會說:“都是我不懂事,我原想著孔嬤嬤難得來,想要多學些東西,給爹爹爭光,給家人長臉面,沒想竟惹得姐姐妹妹不快,都是我的錯……”

看似道歉,實則句句說自己的委屈,明明是自己犯了錯,還努力地將錯誤推給別人。

而且,她求得從來不是與梁晗一條心,她要的是梁晗凡事都聽她的。

如果真的求夫婦同心,墨蘭應該規勸梁晗,去精進仕途,而不是在後宅的花叢中,醉生夢死。

和墨蘭一樣的女子,原著中還有一位,就是顧廷燦。

她是出名的才女,因為一首詩,讓夫婿對她情根深種。

可婚後呢,她不與夫婿琴瑟和鳴,反而會嘲笑夫婿做的詩詞不如她的工整。

所以說,盛家四蘭的明蘭,早就注定了。

只是,墨蘭不懂而已!

《知否》原著中,小秦氏的結局更為悲慘,顧廷煒被亂箭射死

知否 劇版中,小秦氏的惡行被揭露之後,一把大火燒了顧家祠堂,而她也葬身於火海之中。小秦氏的一生也是很悲慘的,自從嫁入侯府之後,從來沒得到過丈夫顧偃開的愛。她的姐姐大秦氏雖然和顧偃開很相愛,但是為了家族香火不得不選擇休妻另娶,大秦氏也因此事鬱鬱而終。小秦氏對姐姐的死一直耿耿於懷,即使自己嫁入侯府成為正...

《知否》原著 明蘭相看過的4個男人,因為愛情,她只動心過一人

愛就像是一條曲折而漫長的路,時而充滿了曲折和起伏,時而又看似平緩流暢。愛情這條路在古代的封建時代變得十分艱難,尤其是婚姻受到多重限制的時候。然而明蘭和賀弘文之間這對年輕人的愛情故事,在這個特定時代背景下,依然曲折而真摯。他們在漫長的道路上穩步前行,互相扶持,共同走向未來,充滿了曲折 喜悅 痛苦和快樂...

知否 看懂衛小娘胎大難產,才懂了衛小娘算計盛家的真相

歷史上從未有 能夠在死者面前出現。林噙霜是害死我母親的 我母親為何會因難產而喪命,林噙霜竟然送去一連串的補品,她到底打著什麼主意?您曾經思考過這些嗎?通過明蘭和盛紘的爭論可以明顯看出,衛小娘之死並非簡單事故,而是林噙霜一手策劃的。然而實際上,衛小娘的去世存在更多不為人知的內情,她比我們所想象的要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