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十大將,3位最能打,卻因傷病各留遺憾

2023-07-20 21:31:31 字數 3946 閱讀 5422

在革命戰爭中,造就了我軍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傑出將領。

上世紀九十年代公布的36位軍事家,10位開國大將均入選。

但是,十大將並非全是軍事主官,如黃克誠、譚政、**主要是從事政工領域的工作,張雲逸、王樹聲雖然資歷很老,但獨立領軍的機會並不多。

大將中以能打大仗惡仗而勇冠三軍的,是粟裕、陳賡和徐海東。

但是,這三位以軍事指揮見長的開國大將,由於戰爭年代的戰場廝殺導致傷病纏身,不但影響了職業的發展,還在各自的軍旅生涯留下了遺憾。

粟裕、許光達、譚政、蕭勁光】

出身燒磚窯工人的徐海東,軍事生涯最為可惜。

少年和青年時期,徐海東在家鄉幹過11年窯工,堪稱36位軍事家中最純粹的無產者出身。多年以後,埃德加·**在陝北採訪徐海東,也被他的出身和背景所震撼,稱徐海東是我軍高階將領中家庭出身最貧寒的。

正因為出身淳樸、理想單純,徐海東身上充滿了無畏的勇氣,無論是在舊軍隊還是北伐軍,軍事素質名列前茅、實戰身先士卒,贏得士兵們的愛戴。

大革命失敗後,徐海東回到家鄉組織農民自衛隊,黃麻起義失利後領導了「年關暴動」。徐海東就像「打不死的小強」遇挫愈勇,成為地主老財和反動民團的夢魘,也是敵人口中的「徐老虎」,他的家族有66人被敵人殺害。

土地革命時期,徐海東擔任過紅12師36團團長,師長陳賡。

徐海東打仗的經驗,都是從實踐中摸索而來的,而打仗的秘訣除了不怕苦、不怕死,還需要「謀」,學習朱毛紅軍的游擊戰經驗,善於和敵人鬥智而殲滅之。

紅25軍吳煥先、郭述申、徐海東、戴季英、趙凌波】

徐海東作戰的最大特點,用乙個詞形容就是「生猛」。

北伐時期,徐海東是排長、連長,攻城拔寨常常衝鋒在前;在鄂豫皖根據地,無論任團長還是師長,徐海東打起仗來也是一馬當先;即便帶領紅25軍、紅28軍堅持大別山,已是軍長的徐海東,依然不改帶頭衝鋒的習慣。

紅25軍長征和紅十五軍團東征、西征,時任副軍長、軍團長的徐海東,每逢大戰還是率先衝殺,給指戰員帶來信心和勇氣,也讓敵人膽戰心驚、望而生畏。

徐海東最擅長的游擊戰術,是泰山壓頂一般的「猛虎掏心」。

可以想象,「徐老虎」帶領數千名生龍活虎的指戰員,採用突然襲擊直取敵軍的中心,頗有三國時期關雲長、猛張飛、趙子龍「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英雄氣概。

正因為打法太強悍,徐海東先後9次負傷,留下17處創傷。2023年,飽受傷病困擾的徐海東遠離了作戰一線,缺席了抗戰下半場和解放戰爭。

即便如此,被主席譽為「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徐海東,依然位列開國大將。

2023年春,王首道、**楊尚昆、程子華、**陳光、徐海東、鄧政委】

開國十大將中,陳賡是僅次於粟裕,可謂第二能打的大將。

陳賡的軍事生涯跨度很大,從13歲參加湘軍到53歲參加第二次援越抗法,前後長達40年。陳賡的一生充滿傳奇:19歲參加組織,在黃埔一期享有「三傑」之譽,東征參加過敢死隊,還在危難之際救過老蔣。

陳賡後來到蘇聯學習了保衛業務,南昌起義後在上海從事情報工作。

陳賡在鄂豫皖擔任過紅12師師長、紅四方面軍參謀長;長征到達陝北後,又擔任紅一方面軍紅1師師長,是極少數在兩大方面軍都擔任過團長、師長的將領。

但是,陳賡真正聲名鵲起還是抗戰時期。在太行山,129師師長***策劃386旅旅長陳賡實施,兩位名將聯袂上演了一次次經典「圍點打援」伏擊戰,七亙村、黃崖底、神頭柃、響堂鋪、香城固、長樂村都是經典之戰。

陳賡用兵尤善於使用情報,《孫子兵法》所謂「上智為間」。

無論抗戰時期還是解放戰爭,陳賡的情報工作都做得細緻入微、無孔不入,這大概和大上海4年的特科工作經歷有關係。而無處不在的情報網,也給陳賡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開國上將陳賡】

除了抗日戰爭,建國後陳賡還參加了兩場對外戰爭。

2023年7月、2023年4月的援越抗法鬥爭,陳賡並沒有帶兵出征,而是以「顧問」身份在幕後策劃,一邊培訓越軍,一邊在實戰中提公升,最終把法軍趕跑。

2023年12月,陳賡任志願軍第二副司令員,赴三八線協助彭總抗擊美聯軍。陳賡一到前線,就策劃了規模巨集大的千里「坑道防線」,穩固了三八線。

陳賡的用兵善於權變、不拘一格,指揮山地游擊戰神出鬼沒、殺敵於無形,指揮大兵團作戰善於利用山河地利遲滯敵軍行動,又善於利用土工掘進彌補**裝備的不足。

唯一遺憾的是,兩次腿部重傷雖不致命,但是上海**期間敵人的電刑逼供,嚴重損害了陳賡的心臟。抗戰時期,陳賡就曾和妻子傅涯開玩笑,說自己將來活不過60歲。

2023年3月16日,陳賡大將因為心臟病英年早逝,年僅58歲。

洪學智、蕭華、粟裕、陳賡】

開國十位大將中,尤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莫過於粟裕。

十大將之首的粟裕,被許多軍迷譽為「無冕元帥」,對解放戰爭所向披靡的粟裕佩服得五體投地。還有人把粟裕譽為「500年來第一猛將」,對其戰功推崇備至。

粟裕的資歷和十大元帥相比略遜一籌,但在大將裡面並不算淺。

南昌起義時,20歲的粟裕是警衛班長,24歲的陳賡是營長,19歲的許光達是代連長。而27歲的徐海東是見習排長,25歲的黃克誠回家鄉永興從事農運,24歲的蕭勁光是師黨代表,35歲的張雲逸是師參謀長。22歲的王樹聲在麻城組織暴動。

21歲的譚政是特務營戰士,21歲的***是黃埔武漢分校的學生兵。

土地革命時期,粟裕從連長到師長、軍團參謀長,從此躋身高階將領之列。但是,粟裕真正開始嶄露頭角,還是在抗戰時期的新四軍2支隊、新四軍1師。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在華中「七戰七捷」打出了亮眼的開局。組建華東野戰軍以後,粟裕漸入佳境,打出了五大野戰軍最好的戰績,也打出了解放戰爭精彩紛呈的三年。

*、饒漱石、粟裕在上海入城儀式】

粟裕用兵有乙個最大特點,就是善於「守正出奇」。

萊蕪戰役,僅3天全殲李仙洲5萬餘人,氣的王耀武大罵「就是5萬頭豬3天也抓不完」;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孟良崮戰役,主席驚嘆沒想到;解放戰爭轉折點的豫東戰役,我軍兩大「軍神」劉帥、林總都自嘆不如。

讓史達林百思不得其解的淮海戰役,我軍60萬打敗敵軍80萬。

到了「瓷器店裡打老鼠」的上海戰役,針對敵軍的堅固堡壘,主席要求不得使用重**,粟裕為此殫精竭慮、精心策劃,在保證大上海不被破壞的前提下,勝利解放上海。

粟裕的用兵有幾個鮮明的特點,如氣魄極大,敢打大仗、硬仗、惡仗,再比如精於籌畫、算無遺策,每次大戰之前,粟裕都要忍著頭痛深入研究,做到心中有數。

當然,粟裕用兵最大的特色還是善出奇招,出敵不意。

這個「出奇制勝」,建立在對全域性的整體把控、堅持以我為主和善於從失利中汲取教訓的基礎上。粟裕用兵,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遺憾的是,粟裕的頭疼難醫,讓他缺席了抗美援朝,也影響了軍事生涯。

(加盟作者:相忘於江湖)

這十位開國上將,可與開國十大將相對應

開國十大將分別是粟裕 徐海東 黃克誠 陳賡 譚政 肖勁光 張雲逸 王樹聲 許光達。十位大將各擅所長,在數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經歷各不相同,每一位都有獨特的履歷和貢獻,那麼,在57名開國上將中,有沒有與這十位經歷相似的將領呢?答案是有。這十位開國上將的經歷 特殊性雖不能說完全與開國十大將相同,但大致可以對...

開國十大將中,有沒有一位能「鎮得住」所有開國上將的人?

開國十大將之爭 粟裕戰功卓著 居於頂峰在中國革命歷史上,開國元帥的威望和貢獻備受肯定,被評為元帥是眾望所歸。57名開國上將是高階將領的代表,他們隸屬於不同的開國元帥麾下。在這些開國上將中,誰能夠稱得上是最值得稱頌的英雄呢?本文將從不同角度來評析,展現每位上將的特點。在軍隊級別方面,開國大將中的粟裕 ...

開國第一大將粟裕,蘇中戰役七戰七捷,為什麼沒有評上元帥?

在中國解放戰爭中,粟裕是表現最突出的將領之一。他的軍事才能令主席和林總都讚不絕口,主席曾毫不吝惜地稱讚他在淮海戰役中功不可沒。林總也對他十分佩服,常稱他是 打仗的神仙下凡 然而,在1955年大授銜時,眾人都期望粟裕能被授予 元帥 軍銜,卻只得到了 大將 這引發了人們的疑問,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首先,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