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開家長會睡覺,火上熱搜 好多年沒睡這麼香了

2023-07-20 21:31:31 字數 5696 閱讀 7455

父母的一言一行,構成了孩子的生活教科書,最終內化成他的人生態度。

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最該做的是栽培自己、成為孩子的生命榜樣。

作者 | 楓子

近日,一段爸爸開家長會的**火上了熱搜。

*中,一位爸爸聽著聽著就開始昏昏欲睡,後面更是直接趴在桌上進入了夢鄉,期間還變化著各種舒服的姿勢;

另一位與他同桌的爸爸,雖然沒有睡覺,但卻是全程呆滯地看著老師說話,時不時還用扇子扇風解悶。

後來,有網友放出來他們兩個孩子上課時的**,對比下來,無論是動作,還是神情,兩對父子簡直如出一轍。

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開家長會的經歷。

兒子曾多次和我抱怨他的同桌,自己不愛上課,就總在講話,還經常敲桌子、移椅子,各種干擾他聽課。

我本想趁機和對方家長聊一聊,結果不等家長會結束,我就找到了問題所在。

期間,老師在上面點評孩子們的表現,同桌媽媽就在邊上一直嘮叨家長里短。

有父母分享育兒經驗,她就埋著頭刷**,時不時還發出笑聲,絲毫不顧及周圍人眼光。

不等散會,她已多次抱怨開會太久,浪費她好多時間。

原來,兒子同桌的問題,都是他媽媽問題的投射。

就像有句話說的:父母是什麼樣,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

而這其實就是家庭教育中的「鏡子效應」: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映照出孩子的未來。

每個孩子的成長方式,其實都是複製現在的父母。

父母什麼脾氣

孩子就什麼性格

網上有這樣一組**:

男孩不小心把牛奶撒了,父親見了,高高地揚起巴掌就要扇下去,男孩害怕地伸手去擋。

多年以後,男孩成了父親,看到孩子犯錯,第一反應竟然也是暴力相待。

客廳裡,母親正怒氣沖沖地對著女孩咆哮,面對母親的怒火,女孩嚇得只能用手捂住耳朵。

這一刻,女孩怎麼也不會想到,後來的她,也會長成為乙個易燃易爆的母親。

一張**,就是乙個輪迴。

父母失控的情緒,不會消失不見,只會轉移到孩子身上。

潛移默化地,將暴戾、衝動一點點烙印在孩子的性格裡,讓孩子成為乙個情緒化的人。

節目《超級育兒師》裡,就有這麼乙個易怒的媽媽。

女孩一犯錯,媽媽就生氣地拿出衣架要打她,甚至,媽媽還用針扎的方式來懲罰女孩。

這樣成長起來的女孩,也複製了媽媽的暴脾氣。

弟弟招惹到女孩,她上來就揍弟弟兩下。

女孩心情不好,也總是拿弟弟出氣:

戳眼睛、扇耳光、砸頭、拳打、腳踢、猛推……

從早到晚,家裡到處充斥著媽媽的吼聲,姐姐的尖叫,弟弟的哭喊。

事後,育兒師蘭海曾問媽媽:「你小時候,媽媽也這樣對你嗎?」

媽媽幾度哽咽,不願再回憶,雖然不記得犯了什麼錯,但父母憤怒的表情和那一句句「你怎麼不去死」,一直刻在了她腦海裡。

所以她明知道發脾氣不好,可就是忍不住對孩子發怒。

暴力情緒就這樣在親子間代代相傳。

胡適曾說: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父母努力修煉自己,遇事少責備,平常多寬容,把溫柔、和善帶給孩子,孩子才能習得管理情緒的方式,修得好性格。

父母什麼習慣

孩子就什麼成績

一位從業15年的教師朋友,曾提出乙個發人深省的觀點:

乙個孩子的學習狀態如何,去看看他的父母就知道了。

她班上有兩個同學小a和小b,聰明勁都差不多,媽媽都是在家陪讀的,但成績卻天差地別。

家訪後,她才知道,小a的媽媽平時愛打牌,很少顧家,也不管孩子。

偶爾回家早,也是躺沙發上,玩手機,追劇,刷短**。

因為她沉迷娛樂,染上一身垃圾習慣,小a耳濡目染下,也愛上玩遊戲,平時總是流連網咖,不寫作業,一副不思進取的樣子。

朋友說:「小a媽媽喜歡「葛優癱」的習慣,和小a上課總是東倒西歪的習慣簡直一模一樣。」

而小b的媽媽,雖然全職在家,卻一直沒有閒著。

每天早上6點半,她就起床看書充電。

平時,小b寫作業時,她就邊上自學,準備考取教師資格證。

即便做家務,媽媽也是一邊忙,一邊聽音訊學習。

每天晚飯後,媽媽還總是約上爸爸一起在樓下空地打打球,或是跑跑步,回家後總是樂此不疲地交流運動的好處。

看到媽媽這麼積極陽光,小b也自覺自律,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小b說:「有時候,我早上起不來,一看書就發睏,一運動就犯懶,可當我看到媽媽都還在堅持,就突然覺得早起也沒有那麼痛苦了,讀書好像也沒有那麼難,運動也成了每天的習慣。」

古人云: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故染不可不慎也。」

壞習慣,是最容易傳染的。

父母若暴露給孩子一身惡習,就沒資格怪孩子不成才。

你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自己首先要變成那個樣子,用習慣帶動習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什麼言行

孩子就什麼修養

父母的言行,決定著孩子的德行。

熊孩子的背後,往往是父母先做出了最差的示範和影響。

曾看過這樣乙個**。

一位媽媽帶孩子去游泳樂園戲水,趁人不備時,媽媽當著孩子的面,偷偷摘下了泳區的綠香蕉。

環顧四周無人注意,媽媽更是接連扯下更多的香蕉。

看完唏噓不已。

這位媽媽看似佔了很大的便宜,實則吃了最大的虧。

在孩子面前不守公德心,只想著貪圖一時便宜,其實是對孩子教養的摧毀和破壞。

因為在孩子還不能明辨是非的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作為參照的標準。

父母若是舉止粗魯,孩子自然沒有禮儀教養;

父母若是滿口髒話,孩子自然不講文明禮貌。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對乙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

父母常「看到」孩子的問題,卻不知這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在孩子的身上「開花」。

父母與其整天口頭上教育孩子,要善良要有修養,還不如實踐中做一次給他看。

主持人白岩松家住在頂樓,每天坐電梯回家後,他都會摁下「1」,讓電梯回到第一層。

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晚上回家,讓電梯下去,可以方便他人,縮短等待的時間。

白岩松向兒子解釋了這麼做的理由,卻從未跟兒子說你要這麼做。

但兒子看在眼裡,很快就學會為別人著想,每次走出電梯,兒子就主動把電梯摁回一層。

就像白岩松說的:當父母做大的挑戰,首先是你在做什麼。

父母的修養,是孩子最好的家教。

父母擁有根植於內心的修養和推己及人的自覺,孩子才能沿著父母的足跡,做乙個心中有他人、行為有規範的孩子。

父母什麼生活態度

孩子就什麼精神面貌

知乎上,看到乙個扎心提問:有個愛抱怨的媽,是種怎樣的體驗?

乙個高讚回答,揭開了很多孩子的傷疤:

「只要媽媽一開口,就感覺生活裡沒了光。」

網友@小小的媽媽,常常苦著一張臉,整日唉聲嘆氣。

吃頓飯,她能為菜價貴,罵罵咧咧十幾分鐘,導致小小每次吃,都覺得是自己不配。

更讓小小難受的是,媽媽總喜歡在她面前數落爸爸的各種不是,還把怨氣澆到她身上:

「哎,我當初怎麼瞎眼嫁給你爸的,然後又生了你個煩人精。

用女孩的話說:「每次媽媽開口,看到她嘴唇一開一合,那種尖利的抱怨聲充斥著耳膜,讓我的內心一片荒蕪。」

媽媽無盡的怨念和指責,就像乙個黑洞,不斷地吸食著她的心理能量。

後來,她甚至開始「遺傳」媽媽的負能量,看問題也變得悲觀。

嚴重時,還想過自殺。

孩子是天生的能量接收器。

父母若總是消極、悲觀、愛抱怨,孩子的臉上一定是灰濛濛的,看不到半點陽光。

而智慧型的父母,縱使生活給了他們一顆酸檸檬,也會把它切成檸檬片,加上蜂蜜水,再倒給孩子。

就像《當幸福來敲門》裡的黑人老爸克里斯,再苦再累,他沒有跟兒子說過乙個苦字,而是用積極的行動告訴兒子:只要足夠努力,幸福就會來敲門。

就像《小鞋子裡》的爸爸,日子雖艱難,但他從不和孩子抱怨貧窮,而是再難,也說「爸爸會有辦法」,樂觀地和孩子描繪美好的生活。

乙個嘴裡有笑,眼裡有光的父母,才能給孩子傳遞快樂和正能量,教會孩子用積極向上的姿態生活。

乙個心態樂觀,情緒鬆弛的父母,才能為孩子的人生注滿溫暖和希望,讓孩子不懼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當父母的活成了一束光,孩子才有可能活成一輪溫暖的朝陽。

樊登老師曾說過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

他說:

你有沒有想象過,自己整天生活在監視器下邊的感覺?就是你的一言一行,永遠有個攝像機在拍著你,然後把它記錄下來。

雖然聽著挺嚇人,但事實就是,我們每天都被孩子監視著。

他將我們的行為、習慣、脾氣、生活態度統統記錄下,然後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模仿和傳承。

最後如照鏡子般,將我們的樣子粗暴地投射在我們面前。

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所以,教育孩子的王道,是父母執著地栽培自己。做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不會差。

點個贊吧,與所有父母共勉。

華國鋒低調參加子女家長會,同桌家長看他面生 請問您貴姓?

早期的 以其忠誠和聽命於 的形象為人所知。他在 逝世後積極推動整頓和穩定國家局勢,並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的恢復與改革做出了努力。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在 逝世後,被任命為 和中共 主席,當時的他面臨著陷入混亂的國家局勢和一系列嚴峻的挑戰。但是為了穩定國家,他積極推動整頓運動,特別是對 期間的...

一家長在家長會上毆打班主任!評論區炸鍋,實情令人太意外

根據南昌廣播電視臺的報道,山西呂梁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事件。在一場家長會上,一位家長竟然對班主任動起了手,據悉,當地派出所已經介入並正在處理此事。通常情況下,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都會與班主任保持良好的互動,因為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需要班主任的關心和指導。因此,對班主任的尊重和合作是大多數家長的態度。...

終於輪到我當家長了,我送爸爸去上學

今天,我送爸爸去上老年大學。其實,他本不想去,說不想給我增加負擔,因為學校裡面都是來蹭課的年輕人!我忍不住發了火 你是不是想讓我像你一樣,整天在跳廣場舞消磨時光?你的時間就那麼不值錢?也許我的態度有些生硬,爸爸有些傷心,但是我還是為他報了名,並為他的好學精神點讚。看著他背起書包,邁向教室的背影,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