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三環《亮馬名居》,時代的產物,不建議買

2023-07-25 22:27:54 字數 821 閱讀 8633

年代:2000~2001

建築型別:板樓/板塔結合。

容積率:4使用者數:430戶。

社群曾經是東三環王者一樣的存在,如雷貫耳的大名,匯聚著大量高階人士和外籍住戶,拋開別墅不說,單說高層住宅可以說沒有比《亮馬名居》更有說服力的。

金碧輝煌琳琅滿目打造的入戶大堂,高檔石材和綠植搭配的觀景,現在看來就是一股 濃厚的溫泉中心風格,電梯樓道用的也是溫泉風格的石材和瓷磚打造,現在看起來真的很low…但是維護的很好,到處都是乾乾淨淨。

窗外的視野很讚,中高層可以直接觀景亮馬河畔、藍色港灣和朝陽公園,萬畝園林和水系,視野上無可挑剔。 尤其是三環邊上的**地段,能有這種觀景的社群真的屈指可數。

戶型只能說一般,夠大但是格局過時了,畢竟是20多年前的設計,已經迎合不了現在購房者眼光,加上現在的購房者主力軍都是80後的客戶為主,很在意戶型和顏值,這種當年的土豪產品已經沒吸引力了。 所謂的空中花園就是斷層的天台,種了一些萬年青和小果樹,啥視野都沒有,也沒啥看頭,看不到南側朝陽公園景觀的,別被虛假宣傳忽悠了。

社群當年貴的原因絕大數在於圈層,也就是大量高階外籍業主,在2023年~2023年,市場口碑都挺不錯的,尤其是2023年奧運會前後是它的巔峰,但是2010以後市場人氣就直線下滑。因為那幾年的外籍人士走了近90%,一點都不誇張。

2006-2008我印象裡面,雅寶路、光華路、建外公寓、日壇、亮馬商圈、和朝陽公園西側的老牌公寓,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有超大群體的外籍,而且還是相對有消費力的外籍,但是2012以後就開始明顯少了很多,到現在更是少的可憐。所以東三環那一大堆當年的高階公寓,還不如熱門板塊 剛需老塔樓更抗打。

賣點:地段、觀景、配套。

不足:不抗打、流通差、戶型拉胯、時代的沒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