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因他而美麗

2023-07-24 16:36:48 字數 2695 閱讀 3898

無論怎樣,我都沒想到乙個普通的小山村會變得如此美麗!

小山村名叫和邵莊,坐落在泌陽縣下碑寺鄉北部的角子山下,很美很舒適。

在我的印象裡,和邵莊村就是乙個地地道道的貧窮山村,短短幾年就蛻變成乙個充滿青春朝氣的美麗山村,這一切變化與該村黨支部書記王長海有關。

王長海,一公尺七的個頭,憨厚樸實,**黝黑,和村里的農民沒有兩樣,這些都是農村生活留給他的印記。

一。2023年,王長海出生在和邵莊村委王老莊組,畢業後回村務農,後到下碑寺公安派出所當協警。雖然不是正式幹警,但他會工作,有思路,經常幫助鄉里鄉親解決問題,受到領導和群眾的認可。

在村民眼裡,王長海為人熱情,樂於助人,有較高威信。

2023年初,和邵莊村委換屆,村里幾名老黨員跑到鄉派出所,請他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當初我有點猶豫,怕幹不好了會辜負鄉親們。」王長海說,「我真想大幹一場,為和邵莊辦點實事兒。」

和邵莊村委共有8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2747人,耕地面積6696畝。過去,村子裡環境髒、亂、差,守住河道沒水用,過著靠天收的日子……

和邵莊村應該有自己的樣子!」王長海上任後,暗暗下定決心。

說幹就幹,王長海召開班子會議,分片包乾,發動群眾,從自身做起,帶動村民行動。有的人家房前屋後雜草叢生,不願意清理,王長海和村幹部一起主動幫助收拾。村民們見王長海等幹部撲下身子認真幹,也紛紛參與環境整治。

王長海還從道路硬化、垃圾收集、衛生改廁、河溝清淤、村莊綠化、道路亮化入手,開展人居環境改造。雖說修路是好事,但仍有個別村民心裡不樂意,棗棚組村民王某貴、王某東認為修路佔了自己的地,開始阻止施工。王長海現場給他倆上課:「建橋修路,造福村民,大家都同意佔一點地,就你倆不同意,將來幾代人都要走這條路,要是因為你倆把路修窄了,會挨罵不?」

一句話就說出了道理,戳到了他們的痛處。

哎,都怪俺倆目光短淺。」兩人立即同意修路。

幾經周折,順利地對道路進行擴寬擴長硬化2863公尺,建設2個文化廣場,全村改廁90%以上,使村子面貌煥然一新。

路通了,村子變美了,王長海在高興的同時,還有一塊石頭壓在心裡:和邵莊河,過去河床高,每遇山洪爆發,河水漫溢,淹沒道路和田地,天氣乾旱時河裡又沒水,無法灌溉田地。

王長海深知,村莊有河水才靈動,就把改造河道的事提上了主要日程。他一邊向鄉黨委**匯報,爭取大力支援,一邊科學規劃,對河道進行清淤治理,提高了河堤,修建了4個蓄水壩,暨能用水澆地,又成了鄉村景觀。

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信訪來**。

調解信訪案件,化解鄉村矛盾,是鄉村幹部最頭痛的事情。在這方面,王長海卻有自己的一套法寶。

*山組村民竇某俊與鄰居竇某奇因出路糾紛,鬧得不可開交。王長海親自到現場檢視,了解實情,並分別與當事人談心交流,講道理、話親情。

王長海說:「樹發千枝根共本,咱村就是乙個大家庭,儘管姓氏不同,也要和睦相處,何況你兩家又是同姓近鄰,低頭不見抬頭見,還是以和為貴呀。」

入情入理的思想工作,使雙方心裡很通透,憋在肚子裡的怒氣慢慢消失了。

竇某俊說:「是呀,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兒糾纏不划算。」竇某奇也笑道:「遠親不如近鄰,凡是不能認死理兒。」

王長海說和嗓門大,開會講話不用擴音器,村民們送給他個綽號「大喇叭」。

一次,有兩家村民因地邊子要大打出手,王長海大吼幾聲,很遠的距離就震著了雙方,穩定了當事人的情緒,待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後,找到當年的地界樁,明確兩家的地界。地界樁找到了,地界劃清了,兩家的心結也開啟了。他趁熱打鐵,協同村幹部先量地,再研判,後調解,融情於法,用法有道。當日雙方達成協議,握手言和。

兵貴神速,雙方溝通存在誤解,如果不及時化解很有可能使矛盾激化,造成事件的公升級。」王長海說。

事實上,鄉村矛盾起因都是因為地邊子、牆角子這些小事,作為村幹部,如果視而不見,推諉扯皮,就會產生不良後果。王長海經常走村入戶,找村民噴空,及早發現問題,及時化解矛盾,確保了全村無上訪現象發生。

三。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美麗鄉村建設,讓和邵莊的環境面貌改變很多,可村民的錢包還沒有鼓起來。王長海就依託馬術俱樂部,號召村民發展經濟。很快村民2000畝的角子山蟠桃園、1000畝的冬桃園、農家樂飯店等都應運而生。

一天,王長海和王南組村民王保山、王保春在一起嘮嗑。說起養殖,王長海就越發有勁頭,鼓勵他倆利用荒山坡養雞。

沒想到幾人的一次閒聊,竟聊出了乙個養殖產業,面積50畝的養雞場轉眼就建成了。王保山、王保春年收入20多萬元,不僅為村民們提供了就業機會,還讓不少村民學到了先進科學的養植技術,助力全村增收致富。

2023年7月,王長海鼓勵在外務工的本村青年王俊傑回鄉創業,王俊傑租賃一處山坡作為營地,創辦了「角子山戶外露營」,面積有 10多畝,可以容納300至500頂帳篷。新的經濟發展,給村民們帶來了新生活。如今,不少遊客選擇來露營、消暑。在那裡宿營,除了提供帳篷、炊具、食材、調料之外,還可**茶點,如果預約,還會有西點、紅酒等輕奢用品。遊客來玩,拉開帳篷,即可晨看日出、晚看夕陽,周圍是青山綠水,天幕有繁星萬點。

與此同時,在鄉黨委**的支援下,王長海帶領村民在西大崗開荒種植馬尾松300多畝。

面對這一切變化,老黨員王德芳深有感觸:「長海回來當支書這幾年,比以前幾十年幹的活多。」

村里老年人說:「活了大半輩子,做夢也沒有想到咱這小山村會有今天。」

王長海說:「有滋有味的生活,就是美好生活,只要把村子變美了,咱山村就不比城裡差。」

和邵莊村委是個典型的貧困山村,土地積薄,村黨支部書記王長海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一門心思辦實事,一件實事接著一件實事辦,每件實事都認真幹,幹出了美麗鄉村新樣子,讓廣大村民在鄉村振興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下碑寺鄉黨委書記陶浩說。

走在和邵莊的村道上,我驀然感到:小山村規範整潔,宛如景區花園,山風伴著一股清香,正鋪展開一幅和邵莊村的美麗畫卷。

那遙遠的小山村

湘西永順的東南邊有個小山村 胡家峪。四十多年前,我在那裡度過了乙個冬春。到達胡家峪,已是傍晚。天下著鵝毛大雪,遠山近山一片銀色世界。離開長沙幾天了,還沒洗過澡,於是向住戶提出。當家的是位中年男子,聽懂了我的意思,便將木盆提到雪地上,倒上一鼎鍋熱水。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便將木盆往屋裡端。中年男子如臨...

小山村變“畫家村”

位於新疆天山腳下的吉木薩爾縣新地鄉小分子村,環境優美,冬暖夏涼,安靜愜意,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疆內外畫家慕名前來創作寫生。近些年來,小分子村通過 藝術建鄉 吸引了大批藝術家入駐鄉村,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 藝術村 帶動鄉村建設和發展。慕名而來的畫家們不僅把這裡當做他們的第二故鄉,也將當地的鄉村旅遊業 暈染 ...

雷鋒精神走進小山村

8月13日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簡稱莫旗 塔溫敖寶鎮德日思克村迎來,由呼倫貝爾市公安局政治部 莫旗公安局 中國交通警示錄欄目組聯合舉辦的 弘揚雷鋒精神,踐行初心,將反詐防騙進行到底 書畫展活動的成員們。莫力達瓦旗塔溫敖寶鎮 金鋒書記致開幕詞。莫力達瓦旗塔溫敖寶鎮 金鋒書記和全國普法萬里行。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