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 南明第一武將,為何降清

2023-07-20 20:21:25 字數 1542 閱讀 3085

孫可望,南明永歷朝權臣,南明第一武將,在南明的政治舞台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這樣一位手握重兵,一心抗清的人物,最後為何選擇了降清?梳理孫可望的經歷,就能找到答案。

經營雲南。2023年,雲南武定、蒙自土司叛亂,黔國公沐天波出逃,雲南局勢一片混亂。

2023年,孫可望率大西軍進入雲南,用了一年的時間東征西討,平定了雲南全省,使當地百姓過上了安寧的生活。

孫可望治理雲南時,表現得非常出色。他約束軍隊,發展生產,穩定**,甚至還統一了當地的貨幣,在民族和宗教問題上也有很好的政策。

這番功績,連清初人士也記載:「孫可望等倡義之名,至今人猶稱道。」

請封秦王。隨著雲南的穩定發展,大西軍的實力也大大增強。孫可望與李定國、劉文秀的矛盾也日顯現。作為張獻忠的養子,三人地位相同。孫可望為了有效節制其他二人,向永曆朝請封秦王。

此時,孫可望兵強馬壯,如果能如願冊封,他日未必不能為南明鞠躬盡瘁。然而,永曆朝廷出於偏見及短視,只願封他為景國公。在堵胤錫的強烈要求下,才同意封孫可望為二字平遼王。

當時,南明朝廷極度腐敗。陳邦傅為了私利,竟然假傳聖旨,派人冒充朝廷使者,往雲南封孫可望為秦王。

這一場令人大跌眼鏡的烏龍,讓孫可望看清了南明朝廷的真實態度,為他以後的所作所為埋下伏筆。

妄圖稱帝。隨著大西軍勢力增強,孫可望的個人野心也逐漸膨脹。他忌憚李定國、劉文秀的功績,想方設法排擠二人,致使李定國率部出走廣東,劉文秀賦閒。

後來,錢謙益、張名振等人謀劃長江會師,也因為孫可望妄圖稱帝,引發大西內部不睦,未能準時出兵而流產。南明也因此失去了一次光復的機會。

孫可望的稱帝之路,遭到了李定國、劉文秀的強烈反對,在出兵征討二人時,孫可望兵敗,眾叛親離。

降清及結局。

2023年,走投無路的孫可望決定投降清朝。

當時,清廷在西南缺兵少糧,正一籌莫展。孫可望一手挑起南明內訌,最後兵敗投降,對清廷而言簡直是喜從天降。所以清廷對孫可望相當重視,特旨封他為義王,並派使者專程前往湖南行冊封禮。孫可望也表示願為清廷獻上雲貴川三省。但是清廷並沒有完全信任他,只是打著他的旗號,並沒有讓他親自出征。

隨著永曆朝廷的衰落,孫可望的可利用價值越來越少,清廷對他也不再重視。

2023年,孫可望死了,死得不明不白,史家猜測,極有可能死於清廷之手。

縱觀整個南明史,孫可望絕對是乙個實力派人物。他治理雲南功不可沒,接管永曆朝後,創立了乙個足以與清廷抗衡的局面,這樣的局面除他以外,沒有人做到過。然而,由於個人野心太大,不能堅持以反清復明的大局為重,最終大業未成,落得個不得善終的下場。

被歷史遺忘的晚唐第一名將,為唐朝收復大片領土

大唐宣宗大中二年 848年 是乙個充滿歷史轉折的年份。自大唐帝國河西走廊最後的據點沙洲 今敦煌 在六十七年前被吐蕃攻占以來,漢地的文化和風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時光飛逝,漢冠已經不再鮮明,鄉音也混雜了。那些當年的孩童早已長大,有的已成為白髮蒼蒼的長者,有的則已成為白骨青灰,沉入了歷史的長河。十月時節,果...

他是三朝武將,清朝第一代“戰神”,連年羹堯都敬他三分!

岳鍾琪,出生於明末清初的四川成都,是北宋名將岳飛的二十一世孫。自從二十五歲入伍出征以來,岳鍾琪歷經大小戰爭數十場,無一敗績,被譽為清朝第一代 戰神 他先後擔任四川永寧協副將 四川提督 川陝總督 甘肅提督兼甘肅巡撫 寧遠大將軍 奮威將軍等職,榮封爵位最高 軍銜最高 官品最高的九個最。岳鍾琪在青藏戰事中...

矚目天才!孫穎莎八戰八捷,奪得女單高居第一!

中國桌球天才孫穎莎最近的成績非常出色,以超凡的實力和卓越的表現在2023國際乒聯第41周排名女單中榮獲冠軍。她參加了蘭州站wtt和杭州亞運會的女單比賽,連續奪冠,使得她的總積分達到了驚人的9200分。而更令人驚嘆的是,在她參加的八個積分賽事中,她每一場都取得了冠軍頭銜。孫穎莎的出色戰績再次證明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