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鎂在酸性土壤改良中的應用

2023-07-25 23:17:56 字數 2117 閱讀 9081

河北鎂熙生物***表示,鎂在中國和其它很多國家是乙個被遺忘的營養元素。歐洲施用鎂肥已有80多年的歷史,鎂肥在歐洲的施用量達百萬噸(以硫酸鎂計),是全球最高的。中國土壤的缺鎂情況也相當嚴重,農業部門的統計數字顯示,全國有2.1億畝的土壤中度缺鎂,1.4億畝土地嚴重缺鎂。

2023年9月前成立的鎂研所(imi)以植物鎂營養、鎂等中微量元素與其它營養元的相互作用為主要研究物件,提出三個結合的定位——工農商學結合、植物營養基礎與應用研究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面對中國土地嚴重缺鎂的現狀,鎂研所立足中國,輻射全球,無疑更迎合了中國市場的新需求。

隨著農業集約化生產程度的增加,作物鎂營養缺乏的問題日益突出,對施用鎂肥的需求日趨迫切。在20世紀60年代初,我國南方酸性紅壤上施用鎂肥能使水稻和大豆明顯增產。70年代,海南島的橡膠樹出現大面積缺鎂黃葉症狀,花生、油菜、馬鈴薯、甜菜、玉公尺等作物也表現出對施用鎂肥的良好反應。80年代以後,隨著復種指數的提高、作物產量的增加,高濃度複合肥的大量施用,以及農家肥使用量的不斷減少,作物缺鎂的現象日益加重,施用鎂肥的增產效果越來越明顯。

土壤含鎂量自北向南自西向東逐漸降低。

我國土壤含鎂量有自北向南、自西向東逐漸降低的趨勢。北方土壤含鎂量(mgo)一般為5~20g/kg,平均10g/kg左右,西北地區的慄鈣土、棕鈣土含鎂高達50g/kg以上,而南方土壤含鎂量為0.6~19.5g/kg,平均在5g/kg左右。

土壤交換性鎂含量(用ph7.0的1.0mol/lnh4oac提取)能較好地反映土壤的供鎂狀況,可作為土壤有效鎂的診斷指標。對許多植物來說,60mg/kg為缺鎂的臨界值,土壤供鎂狀況還受其它陽離子的影響。土壤交換性鎂飽和度(%)也是衡量土壤供鎂能力的指標。當交換性鎂的飽和度低於10%時,就有缺鎂的可能。其數值依作物對鎂的需求而異:

需鎂較多的牧草的交換性鎂飽和度在12%~15%之間,而大多數作物的需求為6%~10%,豆科作物的值不小於6%,一般作物不能低於4%。此外,一般要求土壤ca/mg比值應在12-17之間,當交換性ca/mg比值大於20時,易發生缺鎂現象。交換性k/mg的比值要求在0.4~0.5之間,當土壤k/mg比高於1.0時為缺乏。故鉀肥與石灰施用量過大會誘發作物缺鎂。施用的氮肥形態也會影響鎂肥的效果,nh4+對mg2+的吸收有拮抗作用,而no3-能促進作物對mg2+的吸收。不同氮肥型別對鎂吸收的不良影響程度為:硫酸銨》尿素》硝酸銨》硝酸鈣。因此,適宜的氮磷鉀肥用量,配合有機肥料或硝態氮肥施用,有利於發揮鎂肥的效果。

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測試結果顯示,我國有44%的土壤交換性鎂含量低於50mg/kg,低於25mg/kg的耕地比例達36%。徐明崗在22種作物上的施鎂試驗的結果顯示,土壤交換性鎂含量低於50mg/kg時施用鎂肥均表現增產,低於25mg/kg時,平均增產10%以上。

我國華南熱帶、**帶濕潤地區的福建、江西、廣西和海南等省是缺鎂最為嚴重的區域。各種作物對於鎂的要求不同,一般果樹、豆科作物、塊根塊莖作物、菸草、甜菜等需鎂多於禾穀類作物;果菜類和根菜類作物多於葉菜類作物。鎂對柑橘、葡萄、蔬菜、薯類、甘蔗、菸草、油棕、甜菜、多年生牧草、橡膠和油橄欖等作物有良好的增產效果,應重視這些作物上鎂肥的施用。

施用鎂肥時要考慮土壤的酸鹼性。

1、強酸性土壤宜施用氧化鎂、氫氧化鎂、碳酸鎂、白雲石粉、鈣鎂磷肥等緩效性鎂肥,做基肥效果好,既能增加溶解度,提高鎂的有效性,又能中和土壤酸性,消除h+,al3+,mn2+毒害。

2、弱酸性和中性土壤宜施用硫酸鎂和硫鎂礬。鎂肥可做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施用。

3、水溶性鎂肥宜做追肥,微水溶性則宜做基肥。採用2%~5%的mgso4·7h2o溶液葉面噴施矯正缺鎂症狀見效快,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施2-3次。

鎂肥效應大小也與施用量有關,如橡膠施用過多鎂肥時,會導致葉片和膠乳的含鎂量過高,引起膠乳早凝,排膠障礙增大,不利於產膠。據報道,糧食作物的鎂肥施用量(mgo)為25~45kg·hm-2;經濟作物的鎂肥施用量(mgo)為40~60kg·hm-2;果樹和蔬菜的鎂肥施用量(mgo)為50~90kg·hm-2。

氧化鎂在微波介質陶瓷中的應用

河北鎂熙生物 表示,微波介質陶瓷是指應用於微波頻段 300mhz 300ghz 作為介質完成相應功能的陶瓷材料。微波頻段內適中的介電常數 較低的介電損耗以及良好的穩定性等特點使微波介質陶瓷被廣泛應用在諧振器 濾波器 介質天線等無線通訊器件中。氧化鎂具有優異的介電效能,採用氧化鎂與氟化物共混後進行燒結...

破解氧化鎂企業發展瓶頸的磁針石

河北鎂熙生物 指出,走綠色發展之路,盡快建立健全完備的可持續發展體系,是破解氧化鎂企業發展瓶頸的磁針石。相比十年前,氧化鎂行業的格局 已經完全改變 傳統的氧化鎂行業以加工耐火材料為主,產品的附加值低。三年一小變 五年一大變,唯有緊跟國家經濟步伐,樹立環保節能的創新理念,氧化鎂企業才能在發展的道路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