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中國市場需要美國晶元,而是美國晶元需要中國市場!

2023-07-23 19:26:03 字數 1630 閱讀 7646

晶元是資訊時代的核心,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誌。美國作為晶元技術的領先者,一直佔據著全球晶元市場的主導地位,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晶元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增長,美國晶元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逐漸下降,而中國晶元在國內外市場的份額逐漸上公升。這種趨勢表明,不是中國市場需要美國晶元,而是美國晶元需要中國市場!

從需求方面來看,中國市場對晶元的需求量遠遠超過了美國市場。根據資料,2023年,中國市場對半導體的消費額達到了1800億美元,佔全球總消費額的34.5%,而美國市場對半導體的消費額只有820億美元,佔全球總消費額的19.6%。預計到2023年,中國市場對半導體的消費額將達到2000億美元,而美國市場對半導體的消費額將降至750億美元。這說明,中國市場對晶元的需求量是美國市場的兩倍多,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從供給方面來看,中國晶元產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能夠滿足部分市場需求,並且不斷提高自給率。根據資料,2023年,中國晶元產業實現了產值約9000億元人民幣(約合1400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本土企業實現了產值約5000億元人民幣(約合780億美元),同比增長24%。預計到2023年,中國晶元產業將實現產值約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3100億美元),其中本土企業將實現產值約1.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860億美元)。這說明,中國晶元產業已經能夠滿足近一半的市場需求,並且還在不斷提高自給率。

從政策方面來看,中國**高度重視晶元產業的發展,並且出台了一系列支援政策和措施,為晶元產業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23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加快發展積體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目標,並且將積體電路列為「十四五」期間重點發展的七大領域之一。此外,在《關於促進積體電路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中,也提出了一系列稅收、財政、金融、人才、智財權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和支援措施。這些政策為中國晶元產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保障。

從需求、供給和政策三個方面來看,都可以得出這樣乙個結論:不是中國市場需要美國晶元,而是美國晶元需要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對晶元的需求量巨大,而且還在不斷增長,而中國晶元產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能夠滿足部分市場需求,並且不斷提高自給率。中國**也高度重視晶元產業的發展,並且出台了一系列支援政策和措施,為晶元產業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相比之下,美國晶元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逐漸下降,而且面臨著中國晶元的強勁競爭。因此,美國晶元如果想要保持其全球領先地位,就必須重視和開拓中國市場,否則就會失去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機遇!

美國高層逼中國市場發威,33億美元晶元被叫停!

美國高層近期對中國市場發出了嚴厲的警告,要求中國加大對智財權侵權行為的打擊和保護措施。針對中國存在的模仿 抄襲和竊取智財權行為,美國 決定實施了一項33億美元晶元產品的停售令,以施加壓力於中國。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人們對於美國 的做法持有不同觀點。無論如何,這個事件再次提醒我們,保護智財...

攻破美國霸權堡壘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

俄烏衝突還未結束,但一年多的時間,已經重創了西方發達國家。表面上看,歐洲的損失最大,整個歐元區的經濟都非常低迷,不僅要承受嚴重的能源危機,還得被美國割韭菜。但實際上,相較於顯性的影響,隱性的後果更加嚴重,這也讓看似是贏家的美國,變成了輸家。說美國是贏家,是因為美國利用俄烏衝突,讓軍工複合體發了一波財...

美國如何阻止中國發展,占領中國市場?!

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對抗,中美兩國的對峙態勢已變得明朗而堅決。美國顯然在應對中國問題上有著清晰的戰略 通過限制中國的科技發展,迫使中國的經濟陷入停滯。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採取這種手段。早在過去,美國就曾以相似的方式打擊過另乙個全球經濟巨頭 日本。日本作為美國的盟友,曾在半導體領域取得異於尋常的突破,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