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 長江篇丨活躍在長江源的「大自然攝影隊」

2023-07-20 21:01:29 字數 1312 閱讀 8979

新華社西寧7月19日電 題:活躍在長江源的「大自然攝影隊」

新華社記者 柳澤興。

憨態可掬的兔猻一家在草甸嬉戲,兇猛敏捷的雪豹在山岩間穿梭,高大健壯的白唇鹿涉水過河……近年來,地處長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依靠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頻頻「出圈」,而這些野生動物**和**都出自普通牧民組成的「大自然攝影隊」之手。

曲麻萊縣位於長江源流域,平均海拔4550公尺,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0%。長久以來,源頭的壯美山水和珍稀野生動植物很少被外界知道,當地生態發生的變化更鮮有專業記錄。

圖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境內的長江上游河段。新華社記者吳剛 攝。

每天與自然相伴,時間一長大家都有拍攝記錄的慾望,同時生態管護員在巡護的時候也有記錄的需要。今天的**過幾十年就是歷史的見證,我們想把山山水水的變化告訴更多人。」「大自然攝影隊」隊員、攝影指導老師江文才仁說。

2023年,「大自然攝影隊」正式成立,隊員都是曲麻萊縣各鄉鎮的普通牧民和生態管護員。剛成立時只有43名隊員,現在隊員已超百人。

今年55歲的格來江措是曲麻萊縣巴干鄉代曲村人,村內代曲河匯入長江幹流通天河,從小生活在這裡,格來江措對於長江有著割捨不斷的感情。「大自然攝影隊」一成立,格來江措就主動報名加入,如今是代曲村內攝影隊的負責人。

格來江措20多歲就開始接觸攝影,剛開始借別人的相機給家人拍照留念,對於專業的攝影技術並不太懂,後來轉而拍攝家鄉的動物和風光,這一拍就再也停不下來。「家鄉的野生動物被更多人看到,我特別有成就感。」格來江措說。

說起最讓他激動的一次拍攝經歷,格來江措至今記憶猶新。2023年的一天下午,山上積雪未消,格來江措在外攝影時偶然遇見乙隻岩羊屍體,由此判斷附近可能有雪豹出沒,當下決定蹲守。晚上10點多,乙隻母雪豹帶著兩隻小雪豹進入鏡頭,格來江措快速按下鏡頭,留下了珍貴的**。我從晚上一直跟拍到第二天天亮,當時心裡也害怕,但就是覺得很難得,我要記錄下這些鏡頭。」格來江措說。

長期巡護拍攝,格來江措一頭「扎」進了長江源的動物世界。在什麼位置,在什麼時間,會出現什麼動物,他心裡都有數,攝影水平也越來越高,漸漸地,附近鄉鎮有越來越多的牧民主動跟著他學攝影。其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不下20位。

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加入攝影隊伍,我很高興,大家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生態就會得到更多關注,大家也會更加主動保護生態環境。」格來江措說。

通過鏡頭的記錄,長江源頭生態的變化被「大自然攝影隊」的隊員們看在眼裡。「小時候只是聽大人說過山里有雪豹,但誰也沒見過。這些年生態好了,攝影隊隊員們基本都見過雪豹,三分之一的隊員都拍到過雪豹。」江文才仁說,「還有越來越多叫不上名字的動物也多次被拍到。」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 長江篇丨長江村里的綠色新變

新華社合肥7月19日電 題 長江村里的綠色新變。新華社記者水金辰 黃博涵。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太白鎮長江村,與長江直線距離僅約2公里。村里水系與長江相連,51歲的村民方金保常在河旁垂釣。別看現在河水清澈,生態環境好了,這裡的水過去都是紅的,路過能聞到一股鐵鏽味兒。那樣的水匯入長江,長江怎麼能不髒呢!...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 黃河篇 走近「黃河蓄水池」的守護者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黃河 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和補給區。擁有世界上儲存最完好 生態功能最完善的濕地之一。境內有黃河 洮河 大夏河 白龍江等120多條幹支流。其中黃河在甘南流經433公里。以不足黃河流域5 的流域面積。蘊藏了黃河流域20 的水資源。貢獻了黃河中下游40 以上的徑流量。被譽為 黃河...

農發行長清支行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建設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建設的浪潮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濟南市長清區支行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其中,為推動社會文明建設和金融機構社會責任發揮了積極作用。該支行在基地建設方面採取了多項有力措施,構建了乙個充滿活力的社會服務平台。成立隊伍,凝聚力量 農發行長清支行首先成立了一支專門的隊伍,由行內員工自願組成,這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