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業形態對大學生來說,是靈活就業?還是畢業即失業?

2023-07-26 21:08:47 字數 1463 閱讀 8048

不久之前,一系列“大學生找劇組當群演”的**火了。在電影《大突圍》現場副導演阿坤的鏡頭下,日薪80元的大學生群演片場拍攝花絮,為全網送上了不少歡笑。

當“包盒飯、有車補”,甚至可以開實習證明的群演招聘資訊發布後,來自臨沂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大學生積極響應。對於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而言,能體驗劇組生活,而且還給錢、管飯,最重要的是能開實習證明,何樂而不為?

我們要尊重現代大學畢業生對於靈活就業的選擇,不能以不務正業的傳統思維來看待靈活就業,更不能歧視靈活就業。但是,也要警惕對靈活就業的過度推崇和浪漫化想象,防止給年輕人帶來誤導。如現實中,就有一部分年輕人將靈活就業想象得過於簡單,但事實上,大多數人的靈活就業之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這要求相關就業培育和指導應與時俱進,引導年輕人理性看待靈活就業。總之,既要避免“棒殺”,也要杜絕“捧殺”。

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佔職工總數的21%。他們主要分布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務、知識技能、醫療分享等領域。任何一種就業形態的出現,都絕不只是個體的事。要真正成為一種穩妥的就業選擇,並滿足人力資源的需求,必然離不開社會支援體系的與時俱進。例如,要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

2023年,《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關於落實網路餐飲平台責任 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關於加強交通運輸新業態從業人員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相繼印發。

2023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勞動法律法規,完善勞動關係協商協調機制,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2023年4月27日,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負責人王曉君在***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堅持需求導向,緊跟數字經濟等新業態發展,加快新職業標準開發,推進新職業培訓,促進更多勞動者在新職業領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

國家層面相繼出台規範性檔案,在規制新業態中的平台用工新模式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為新職業從業者勞動權益保障奠定了基礎。”王洪才建議,針對新職業存在的工作內容調整快,發展方向不確定性等問題,**和社會要繼續做好相關政策引導,做好就業培訓和保障支援,為新職業正規化發展提供指引。

今日中國,新就業群體有尊嚴、有保障,更有發展。2023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一面五星紅旗在100多位普通中國人手中傳遞,其中,就有作為400多萬“快遞小哥”代表的劉闊。

我們需要以平常心來看待靈活就業,既要尊重年輕人的選擇,也要看到靈活就業群體背後的困境與阻力,給予他們公平的關照與務實的保障。

·匯用薪為共享經濟靈活用工平台,為企業提供共享經濟綜合服務;

·企業可通過匯用薪平台發布任務、驗收、支付,**檢視銀行回單、發票等結算憑證。

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所以大學生的學歷真的很重要嗎?真正導致中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是政策轉向太猛,沒有預留出足夠的緩衝空間。沒錯,進入21世紀之後,隨著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完成,社會不需要那麼多的工業技術人才,而需要更多的辦公室白領人才進行補充,但這個改變的過程應該是有序進行的,而不是直接來一劑猛藥。可事實如何呢?隨著大學...

當代大學生就業怎麼樣?

有幾個非常震撼的數字。2023年大學畢業生數量,1158萬。2023年預計出生人口數量,900萬。我是2004年大學畢業,我查了下,2004年的大學畢業生是240萬。而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比新生兒還多,如果有人在2004,告訴我這兩個數字,我真是打死都不會信。然後,今年國內外的經濟形勢,還都非常差。所以...

痛心!大學生遍地都是,如何就業呢?

大學生就業情況因國家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等因素而異,但總體來說,大學生就業形勢還比較嚴峻。以下是一些關於大學生就業的情況 1.就業率 大學生就業率相對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就業壓力。根據不同地區和專業,就業率可能有所不同。2.競爭激烈 隨著大學生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就業市場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許多大學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