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務實舉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2023-07-25 10:07:26 字數 2832 閱讀 9486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只有拆除了“玻璃門”“彈簧門”,企業家的才能、優化重組生產要素的能力、冒險精神、開拓精神和拼搏精神等才能充分迸發出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近日發布的《中共** 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的切實舉措。《意見》對民營經濟的定位給出了全新表述,對當前民營企業的核心關切進行了有力回應,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舉措作出了具體部署,需要各有關方面切實做好貫徹落實,以務實舉措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全新定位: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

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被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過去十多年來,在這一大政方針的指導和一系列政策的支援下,我國民營經濟從少到多、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民營經濟作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已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

有鑑於此,《意見》開篇就對民營經濟的定位作出重要表述,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力量”。其中,“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乙個全新提法,它將民營經濟與新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這一重大使命任務相關聯,標誌著黨和國家對於民營經濟戰略定位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乙個新高度。

民營經濟與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徵息息相關。我國人口規模巨大,《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年末全國有約7.3億就業人員,其中城鎮就業人員近4.6億人,民營經濟據推算解決了約3.7億人的就業問題。民營企業還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動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為促進共同富裕作出貢獻。作為中國外貿和企業走出去的最大群體,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和平發展的使者。

回應關切: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援。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強調“鼓勵和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提出“我們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援,在民營企業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自單方面發起“對華**戰”以來,美國大搞地緣政治博弈,給整體經濟市場帶來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民營企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困惑,特別是以下一些問題較為突出。

一是賬款拖欠問題。一些地方**部門、大型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的現象,給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帶來負面影響。對此,《意見》明確提出“完善**誠信履約機制,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制度,將機關、事業單位的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資訊納入全國信用資訊共享平台”。

二是預期轉弱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意見》提出,“強化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依法依規履行涉企政策調整程式,根據實際設定合理過渡期”,“在涉企政策、規劃、標準的制定和評估等方面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

三是信心不足問題。對此,《意見》提出,“培育尊重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環境”,“堅決抵制、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做法,及時回應關切、打消顧慮”,“完善涉企案件申訴、再審等機制,健全冤錯案件有效防範和常態化糾正機制”。

多措並舉:“在民營經濟中大力培育企業家精神”

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現代商業革命是以“創造性破壞”為特徵的經濟系統,創新就是一種不斷地從內部革新經濟結構的“創造性破壞”過程,企業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創造性破壞”的**,企業家精神則是推動“創造性破壞”的原動力。**總書記曾指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市場活力來自人,特別是來自企業家,來自企業家精神。”這次的《意見》也提出“在民營經濟中大力培育企業家精神”,那麼,如何實現呢?

一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只有拆除了“玻璃門”“彈簧門”,企業家的才能、優化重組生產要素的能力、冒險精神、開拓精神和拼搏精神等才能充分迸發出來。《意見》提出,“持續破除市場准入壁壘。各地區各部門不得以備案、註冊、年檢、認定、認證、指定、要求設立分公司等形式設定或變相設定准入障礙”,“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框架和政策實施機制”。這對民營經濟而言是乙個重大利好。

二要健全產權保護的法治環境。孟子有言:“民之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激勵搞對,而產權與激勵息息相關。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改到深處就是產權改革,就是建立有效率的產權激勵制度。也正因此,完善產權制度被黨的十九大確立為未來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大重點之一。中共**、在2023年曾發布《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這次的《意見》中再次強調“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

三要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新制度經濟學家諾斯曾總結,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是西方世界興起的真正原因。現代企業制度已被實踐證明是有效率的經濟組織,與企業家精神相相容,是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現實中,一些民營企業家由於缺乏現代企業制度的約束和制衡,導致企業經營出現問題。《意見》提出,“支援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範股東行為、強化內部監督”,“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面向新時期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藍圖已經繪就,下一步的關鍵就是把藍圖化為現實、把部署變為行動。我們黨一再強調“乙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各級**要結合《意見》和當地實際抓好改革舉措、政策措施落實,推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方針、政策落地、落細、落實,真正讓民營企業從改革中、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為民營經濟發展強信心、穩預期、增動力,從而更好地發揮民營經濟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生力軍作用。

作者系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陳旭東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

31條意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新聞頁 台海網 中共 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19日發布,圍繞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援力度 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 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等方面提出31條政策措施。意見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振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釋放積極訊號

7月21日,中共 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震撼發布,31條政策如春風拂面,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心劑。經濟學者任澤平感慨萬分,信心倍增,為振興民營經濟吶喊助威。這一意見的出台,標誌著 對民營經濟的堅定支援和扶持力度,也為高質量發展開啟了新篇章。一場政策春風,正為民營經濟注入信心。各方積極反響,...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這場發布會資訊量很大!

近日,中共 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 正式公布。新聞辦公室7月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有關情況。如何破除隱性壁壘?哪些舉措提公升民企的信心?一起來看 在破除隱性壁壘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方面,將有哪些具體舉措?有不少民營企業反映,一些地方在市場准入 專案招標投標等方面對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