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大峽谷

2023-07-20 21:01:29 字數 5908 閱讀 8131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

河南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太行大峽谷,又名林州大峽谷,地處於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東麓的河南省安陽市林州石板巖鄉境內,南北長50千公尺,東西寬4千公尺,海拔800-1739公尺。

景區級別。aaaaa級。

主要景點。王相巖、桃花谷、太極冰山、太行天路、太行大峽谷漂流。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總面積為89平方千公尺,主要有桃花谷、王相巖和太極冰山三大區域,以及貫穿全景區的太行天路。[1][2]太行大峽谷風景區以北方山水風光為特色,景區內斷崖高起,群峰崢嶸,臺壁交錯,蒼溪水湍,流瀑四掛,主要景點有泉潭疊瀑桃花谷、百里畫廊太行天路、太行之魂王相巖、原始生態峽谷漂流、人間仙境仙霞谷等。

2023年,太行大峽谷風景區所屬的河南紅旗渠·林慮山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國家地質公園;2023年,太行大峽谷風景區所屬的河南省紅旗渠·太行大峽谷獲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23年,河南省紅旗渠·太行大峽谷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自然地理。位置境域。

太行大峽谷是由濁漳河支流露水河切割於林慮山中形成的乙個深切峽谷,位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四省交界處,地處河南省安陽市林州西北部,經緯度為北緯36°11′, 東經113°44′。[2][3][9]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總面積89平方千公尺,北至十孔渡槽,西至河南省界,南至石板巖鄉界,東至平板橋,包括石板巖鄉的全部和周邊鄉鎮的部分,景區屬紅旗渠-林慮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

氣候。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山地季風氣候,這裡海拔較高,形成了獨特的山區氣候特徵。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短暫而多風,夏季雨水集中,秋季涼爽宜人,冬季漫長而乾冷。年均氣溫12.7℃,1月份均溫-2.7℃,7月份均溫26℃。年平均降水量697.7mm,年均相對濕度65%,屬濕潤區,降水量隨海拔的上公升而增加,可達1200-1300mm。

地質。太行大峽谷在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為海洋,歷經陸、海變遷,三疊紀中期上公升為陸地,經受了200百萬年的風化剝蝕,石英砂巖的差異風化形成了大峽谷獨特的地質景觀。組成太行大峽谷的堅硬岩石為震旦系(z)石英砂巖。震旦系石英砂巖,岩石堅硬,抗風化能力強,形成80-90°的懸崖陡壁,為峽谷的主要組成部分;震旦系石英砂巖之下為太古界(ar)贊皇群片麻岩系,抗風化能力較強,形成40-60°左右的陡坡,表層被第四系(q)覆蓋,谷底受石板河的剝蝕(地面流水、地下水、海洋和生物等各種外力地質作用的破壞和搬運等作用的總稱),形成「u」字型沖溝;震旦系石英砂巖之上為寒武系(€)頁岩、泥灰巖及鮞狀灰岩,抗風化能力較弱,坡度相對較緩。區域性高山的頂部風化殘留有奧陶系(o)石灰岩。[13][14]

太行大峽谷在震旦紀為濱海,經歷了多次海進(沉積)、海退(風化)的過程,地層中留下了豐富的地質遺跡,是太行大峽谷的地質特徵之一。太行大峽谷風景區的桃花谷內出露地層由太古界到寒武系,穿越震旦系地層。震旦紀歷經19.3億年,最大沉積厚度達到10000公尺,太行大峽谷當時為濱海,海水多次進退,沉積厚度不足300公尺,層面上留下了交錯層理、波痕、雨痕、泥裂等豐富的地質遺跡,記述了震旦紀地球演化的地質歷史。

地形地貌。太行大峽谷山勢陡峻,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海拔800-1739公尺,相對高差達1000公尺以上。太行大峽谷所屬的林慮山屬於太行斷塊的東側邊緣,以斷裂帶與林州盆地截然分野,形成了斷崖、臺壁、高山、盆地、溝谷、叢峰、山壑等錯綜複雜的地形。在峽谷兩側,常有一系列由於瀑布的向源侵蝕和卸荷崩塌而成的圍谷,形成三面圍合的山谷空間。

太行大峽谷按岩石地貌劃分,屬石英砂巖地貌,由於這裡處於半乾旱少雨地區,且石英砂巖的抗風化能力強,所以地貌特徵以寶塔狀、方山狀為主。

水文。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內主要河流露水河屬海河流域的濁漳河水系。景區內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匯水面積分散,雨水匯於山谷,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潭、溪、澗。目前位於露水河下游的南谷洞水庫(太行平湖),為林州市備用水源地,也是太行大峽谷河流露水河的攔河蓄水工程以及紅旗渠補源工程之一。

生物多樣性。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地形地貌變化豐富,營造了良好的生物生存環境。景區植被覆蓋率達90%,森林覆蓋率80%,其中原始植被約佔60%。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共有林木75科,450種,其中喬木410種,常見林木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種,少數為針葉常綠樹種。景區內還有千年榔榆、桑樹、紅豆杉、太行花、太行菊、太行崖柏等珍貴植物。

景區布局。太行大峽谷景區旅遊圖。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的核心景區包括:泉潭疊瀑桃花谷、百里畫廊太行天路、太行之魂王相巖、原始生態峽谷漂流、人間仙境仙霞谷等。景區四季風景各異,可以觀賞瀑布潭水、山峰峽谷,體驗漂流滑翔、繪畫寫生。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的桃花谷為「水景」,谷內遍布溪水匯集成的瀑布,從山頂飛流而下匯成許多水潭;王相巖為「山景」,有開鑿在山崖中的棧道、建在山崖上的88公尺高的筒梯。太極冰山和仙霞谷目前都正在開發中,太極冰山以觀賞冰窟景觀為特色,仙霞谷是一條保持著原始自然風貌的峽谷。太行天路貫穿連線整個景區,全程可以乘坐觀光車遊覽。

主要景點。桃花谷。

桃花谷是太行大峽谷風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長約4千公尺,海拔約800公尺-1736公尺,高差近千公尺。桃花谷內遍布瀑布潭水,被人們形容為「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谷內奇峰突兀,有一條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貫穿峽谷。

桃花谷內主要景點有黃龍潭、桃花洞、飛龍峽瀑布、飛龍峽棧道、九連瀑等。黃龍潭是桃花谷的精華所在,潭水清澈見底,在陽光下放射出不同的色彩,黃龍潭的懸潭四周高崖圍合,猶如置身於乙個葫蘆中;桃花洞位於桃花洞村半山腰處,洞上是萬丈懸崖,有著「冬日桃花開,夏日水結冰」的美譽;飛龍峽的棧道之上便是飛龍峽,峽谷寬度約6-15公尺,長度約300公尺;九連瀑是指桃花谷方圓二百里內的九道瀑布,這九道瀑布相依相連,形成了高低錯落,潭瀑相映的景觀。

桃花谷。王相巖。

王相巖,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乙個閉合性較強的圍谷,與巖嶄展開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士來此修身隱居。王相巖內有許多天然珍稀植物和中草藥。[22]在王相巖的一處陡峭山壁旁,矗立著一座88公尺高、直徑3公尺的摩天筒梯,這是乙個呈螺旋狀扶搖直上的鋼結構筒梯,共有331步台階,被稱為「華夏第一筒梯」。王相巖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士來此修身隱居,據記載,商代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故後人稱為王相巖。

王相巖。太極冰山。

太行冰山是傳說中盤古開天地的遺跡,億萬年前,在混沌中孕育**的盤古開天劈地,創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得天地之靈氣的巨石散落於此地,形成了神秘的太極冰山。

太極冰山景區主要有冰洞、白樺林、月老石、原始森林等景觀。景區內仍保持著原始自然環境,有野兔、山獾等動物在山野之間出沒。太極冰山的結冰處在山的陰面,這裡分布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山洞。春季其它地方冰雪融化時,這些山洞中卻開始結冰,冰期最盛時在六月。

仙霞谷。仙霞谷景區位於太行大峽谷景區南部的高家台村附近,是太行大峽谷的谷中之谷,仙霞谷長約4.5千公尺,寬約0.5千公尺。景區保持著完好的源石峽谷風貌,潭瀑眾多,奇峰林立。

太行平湖。太行平湖,又名南谷洞水庫,位於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巖鎮北部,距石板巖鎮5公里。太行平湖有仙丹洞、水上樂園、釣魚灣、水下龍宮、情人洞、天壇峰等景點,遊客可以這裡餐飲、歌舞、垂釣、采風,以及乘坐湖中的汽艇遊玩。太行平湖也是許多電影、電視劇集的外景地。太行山區夏季涼爽、冬季嚴寒,生長於太行平湖的魚、蝦和水產品受環境影響,生長緩慢、肉質鮮美。由於林州市近年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春季會有天鵝在太平天湖停留棲息。

太行平湖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紅旗渠的補源工程。該工程始建於2023年,竣工於2023年。太行平湖的攬水大壩,是人工砌成的大型堆石壩,東西向橫跨於海拔700公尺的兩峽一穀之間。湖壩總長205公尺,寬度10.3公尺,高度78.5公尺,設計水庫總容水量為7750萬立方公尺。

太平天湖。太行天路。

太行天路位於太行山之巔,是一條長約30千公尺的觀景通道,北起桃花谷景區,南至仙霞谷景區,設定有10餘座觀景台,可以乘坐觀光車俯瞰太行大峽谷全景。玻璃橋、**登山步道以及高空滑索專案都位於太行天路景點內。

玻璃橋。太行大峽谷玻璃橋位於太行天路景點中,橋面長280公尺、橋面寬2.5公尺、橋面距谷底相對高度約260公尺,橋面全部採用透明玻璃鋪設。玻璃橋選用新型複合材料建造,橋面採用全國先進9d音訊技術。

*登山步道。

*登山步道起點位於浮雲頂觀景台,終點位於魯班壑觀景台,高點位於林州市石板巖鎮南伏岩村,是一條由木質棧道、砂礫路、石板路等共同組成的登山步道,登山步道總長約9.2千公尺,海拔1400公尺-1700公尺。登山步道根據原有的植被和地形進行修建,沿線設定10餘座觀景台,補給站和衛生間均按國家登山步道標準建設。

高空滑索。太行穿越高空滑索由平步青雲觀景台至羞女峰觀景台,跨越峽谷長度500公尺,滑索與谷底落差300公尺,採用無動力型直滑式單承載式滑索,遊客體驗時需要穿戴好安全裝備。

玻璃橋。**登山步道。

高空滑索。峽谷漂流。

太行大峽谷漂流路線位於山地森林帶,全程4500公尺,落差85公尺,漂流河道依山勢而建,建設過程中保持原始生態,高低起伏,河道兩側的原始森林,鬱鬱蔥蔥排列兩岸,將河道遮掩在濃密的樹蔭下,被稱作「生態氧吧漂流」。太行大峽谷漂流設施完善,建有全程監控系統,空氣能熱幫浦熱水**。

太行大峽谷漂流。

國際滑翔基地。

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位於太行大峽谷風景區的魯班村,起飛點海拔高度1190公尺,相對高差700公尺,陡峰坡度60度。受太行山與林州盆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勢關係影響,氣流迎崖而上,造就了開展滑翔運動的天然環境。

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2023年開始開發,被國際航協讚譽為「亞洲第。

一、世界一 流」的飛行場地。自2023年首次組織滑翔賽事以來,每年的國際滑翔比賽已經成為河南省重要的旅遊品牌,滑翔基地經過多年建設,已具備同時容納30名運動員同時起飛的場地設施。

其他看點。石板民居。

在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內,還保留著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石板房。石板房在建造時就地取材,用當地的石塊做屋架,用薄石板做房瓦,這些石塊和石板無需打磨和上色,可以直接取用。建成的石街、石院、石牆、石柱、石梯、石樓等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民間藝術。耍社火。

國術一種民間表演藝術,俗稱"耍社火",流行於石板巖鄉,石板巖、郭家莊、桃花洞、西鄉坪等村水平較高,主要有:流星錘(打場用),對拳,三節棍、舞槍、舞劍、舞棍、舞鋼叉、舞刀、耍拐子。有單人表演,也有對打或集體表演。

打花棍。打花棍」是當地特色的民間表演藝術,流行於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各村。花棍長約齊眉,兩端有孔,孔內有環,環上系有小鈴,按照固定程式,敲擊四肢、雙肩、背、腰等部位,可發出有節奏的響聲。目前,「打花棍」已經成為景區內的表演節目,遊客可以在太行天路觀景台看到該藝術表演形式,並可親身參與。

文化活動。2023年1月31日-2月22日,太行大峽谷首屆民俗文化燈光節在中國林州太行大峽谷遊客中心舉辦,活動樂意觀賞滿天星光和當地傳統法民俗表演,包括打鐵花、踩高蹺、吹糖人等。

2023年5月30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板岩花棍兒舞直播活動在太行大峽谷桃花谷景區九連瀑下舉辦,來自石板巖桃花洞村的五十多名花棍兒舞傳承表演者和現場數百名遊客,以及70多萬名**網友,一起參加了這場直播活動。

開發與保護。

20世紀90年代中期,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的石板巖鎮依託自然資和文化資源開始發展旅遊業。2023年,林州市**進行旅遊資源普查後,林州市石板巖鎮轄區內的太行大峽谷風景區開始規劃設計。2023年7月,林州市**與河南投資集團啟動旅遊合作,授予林州市太行大峽谷旅遊開發***景區特許經營權,太行大峽谷風景區正式開始建設。2023年9月15日,河南省林州市人民**與河南投資集團共同出資設立成立了太行大峽谷旅遊公司,對景區建設進行公升級。2023年,太行大峽谷投入巨資公升級全域智慧型景區管理系統,被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評定為「四鑽級智慧型景區」。2023年,景區陸續建造了王相巖景區管軌式滑道專案、鄉村民宿開發專案、極限運動體驗專案。

太行大峽谷風景區作為典型的景點與村莊相互疊加的景區,開發建設的過程中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鄉村旅遊,堅持資源保護和景區開發並重的原則,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人文環境、保護民俗特色。

2023年9月19日,林州太行大峽谷景區組織開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清潔美麗景區 」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景區組織黨員幹部及職工整理綠植,打掃衛生,清理垃圾,對景區環境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保潔和美化,以便給遊客提供乙個整潔舒適的旅遊環境。

重要事件。榮譽。

2023年,太行大峽谷風景區所屬的河南紅旗渠·林慮山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國家地質公園;

2023年,太行大峽谷風景區所屬的河南省紅旗渠·太行大峽谷獲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23年,河南省紅旗渠·太行大峽谷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023年,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入選中國生態旅遊十大示範景區。

有魅力的大峽谷

大峽谷,是大自然創造的壯麗奇觀,它以其雄偉的景色和無窮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當你站在大峽谷的邊緣,俯瞰著深不見底的峽谷,你會被它的壯麗所震撼,同時也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大峽谷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由紅色 橙色和金色的岩層組成,形成了層層疊疊的峽谷。陽光照射下,岩層散發出迷人的光彩,彷彿是大自然的...

美國大峽谷 大自然的奇蹟

美國大峽谷,位於科羅拉多高原,是地球上最壯麗的自然奇觀之一。其巨集偉的景象和悠久的地質歷史使其成為吸引著無數遊客和科學家的地方。大峽谷的壯麗景色源於近兩億年的地質演化,由科羅拉多河在長時間內的侵蝕作用形成。峽谷長約277英里,深達約一英里,景色變化萬千。站在峽谷邊緣,人們彷彿能夠感受到地球演化的魅力...

在巴山大峽谷過一次有意義的七夕

七夕節就快到了,周邊不少朋友都在喊我參考送禮物的事情,說實話與其思考在七夕節送什麼東西,我覺得還不如帶ta出去好好玩一次,在玩開心的同時,還能放鬆身心 有一說一,在達州我真覺得有那麼乙個地方很適合情侶去,那就是巴山大峽谷,不僅涼快還好玩!巴山大峽谷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以雄 險 奇 秀 幽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