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中伏 夏有三伏,熱在中伏

2023-07-20 21:01:29 字數 845 閱讀 3883

7月21日將迎來今年三伏裡的中伏,老話說「夏有三伏,熱在中伏」,放眼全國各地的氣溫圖,又是「紅紅」的一大片。

天津民俗專家、專欄作家由國慶介紹,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中伏,也叫二伏,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今年中伏為20天,從7月21日至8月9日,俗稱「雙中伏」或「倆中伏」。

進入中伏,我國大部分地區也就到了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但受各種氣象因素影響,各地的極端高溫未必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出現在三伏裡。但不管怎麼說,中伏正處在小暑和大暑之間,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到(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等說法,高溫、高濕、高熱的天氣讓人如在蒸籠之中。

中伏究竟有多熱?我國民間有「頭伏日頭二伏火」等老話,中伏的炎熱,可見一斑,而古人在詩句中也有類似描述,如「六月正中伏,水軒氣常悽」等。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按照我國多數地區的食俗,中伏這天要吃麵條。

迎夏至吃麵條,進二伏也要吃麵條,為什麼暑熱夏天要吃麵條?由國慶表示,夏至面也稱入伏面,在這兩個時令節點所吃的面大多以過水面、涼麵、冷麵、醋滷麵為主,清爽開胃又消暑。當然,也有人「以熱制熱」喜吃熱湯麵,為出一身汗,進而帶走體內的暑濕之邪。

一方面,夏季人的消化能力相對減弱,而麵條比較容易消化,不會給胃腸造成太大負擔;另一方面,麵條與面滷(澆頭)、配菜等綜合營養價值較高。其實,不僅是上述兩日吃麵條,中國人在祝壽、婚慶、迎客、喬遷等民俗生活中也吃麵條,因為麵條又細又長,有『福壽綿長、長長久久、細水長流』等美好寓意。」由國慶解釋說。

民間所說的「苦夏」恰恰就在中伏,如何平安度過這段時日?不妨從一碗爽口嫩滑的二伏面開始,吸溜吸溜一大碗,伏天也會「一天短一線」。如果一碗不解饞,那就再吃一碗吧!

* 新華社 | 作者 周潤健。

編輯 曾佳佳。

流程編輯 劉偉利。

9月21日新聞熱點

60秒了解世界 9月21日新聞熱點 1.高鐵禁菸宣傳用女性吸菸演示 引發網友爭議,拍攝方回應 系學生表演禮儀示範,學校已經關注到網友的評論質疑,正在研究下一步如何處理。2.菲律賓一機場女安檢員在檢查中國乘客背包時,盜取乘客300美元,乘客投訴後檢視監控發現其將錢吞嚥掉的畫面,目前菲運輸安全辦公室已介...

亞運第9日 中國穩獲第一,南韓出笑話

亞運會的第9天比賽剛剛結束,中國隊憑藉著出色的表現,已經鎖定了金牌榜的冠軍位置。其中,最晚結束的dota2比賽更是引人注目。蒙古隊在比賽中由於犯下了巨大的失誤,導致了巨大優勢被中國隊逆襲,遺憾地丟掉了首枚金牌。與此同時,日本和南韓的排名也在互相交替。但是,兩隊的金牌數量都不多,可能都無法突破60枚金...

21日是世界睡眠日“多睡一小時”

好睡眠不僅能給人帶來好氣色,更能帶給人們健康的身體。但是,中國睡眠研究會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為38.2 就像感冒一樣普遍,遠遠高於國外發達國家的失眠發生率。其中,北京 廣州等大城市有睡眠障礙的人更是佔到六成以上,中小學生睡眠普遍不足。醫生 記者 教師 軟體研發員 警察 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