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是什麼?如何區分和治療?

2023-07-25 22:27:54 字數 5187 閱讀 7573

鼻息肉是一種非癌性的軟組織生長物,位於鼻腔或鼻竇內,形狀像淚珠或葡萄,通常成群出現。

鼻息肉與慢性鼻竇炎有密切的關係,是由於長期的炎症、過敏、感染等因素導致的鼻黏膜水腫、增生和變性所致。

鼻息肉會影響鼻子的通氣和排液功能,導致鼻塞、流鼻涕、嗅覺減退、頭痛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引起呼吸困難、睡眠呼吸暫停、中耳炎等併發症。

鼻息肉本身是無感覺的,如果較小或較少,可能不會引起明顯的不適。但如果較大或較多,就會阻塞鼻腔或鼻竇的通道,影響氣流和液體的流動,導致以下一些臨床表現:

鼻塞:患者會感覺到鼻子不通氣,呼吸困難,需要張口呼吸。鼻塞會影響嗅覺和味覺,導致食慾下降。

流鼻涕:患者會有持續或間歇性的流鼻涕,尤其是在早上起床時。鼻涕可能是清稀的、黏稠的或帶血絲的。

鼻後滴流:患者會感覺到後咽部有黏液滴流,引起咽部不適、咳嗽、噁心等。

嗅覺減退或缺失:患者會感覺到聞不到氣味或氣味變淡,進而影響味覺。

頭痛:患者會出現前額部或眶上部的鈍痛或壓迫感,這是由於鼻息肉壓迫鼻竇或鼻神經所致。

打鼾:患者睡覺時由於鼻腔或鼻咽部氣道受阻,會發出較大的鼾聲。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osahs),表現為睡眠質量差、夜驚、盜汗、尿床等。

鼻息肉的發病原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般來說,鼻息肉的形成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鼻黏膜的長期水腫,二是鼻黏膜的增生和變性。

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這兩個條件的因素:

炎症:炎症是導致鼻黏膜水腫和增生的主要原因。炎症可以由於感染、過敏、創傷、藥物等因素引起,導致鼻黏膜血管擴張、滲出、充血和水腫。

炎症還會刺激鼻黏膜分泌大量的黏液,增加鼻竇的壓力,進一步加重水腫。

炎症還會吸引大量的白細胞,尤其是嗜酸性粒細胞,聚集在鼻黏膜上,釋放出各種炎性介質,如白三烯、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

這些介質會損傷鼻黏膜上皮細胞,促進纖維母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的增生和分化,導致鼻黏膜變性和息肉形成。

過敏:過敏是導致鼻息肉發生的乙個重要因素。過敏可以引起鼻黏膜的超敏反應,導致組胺、白三烯等介質的釋放,

引起鼻黏膜的血管擴張、滲出、充血和水腫。過敏還會刺激嗜酸性粒細胞的活化和增殖,參與炎症反應,促進息肉形成。

常見的過敏原有花粉、灰塵、動物毛髮、食物等。

感染:感染是導致鼻息肉發生的另乙個重要因素。感染可以由於細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引起,導致鼻黏膜和鼻竇內的感染性炎症,引起鼻黏膜的水腫和分泌物增多。

感染還會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和免疫複合物,參與炎症反應,促進息肉形成。

常見的感染有急性或慢性鼻竇炎、過敏性真菌性鼻竇炎等。

遺傳:遺傳也可能是導致鼻息肉發生的乙個因素。有些人可能存在某些基因變異或缺陷,導致他們對某些刺激物更敏感或易發生異常的免疫反應,從而增加了患上鼻息肉的風險。

例如,有些人存在對阿司匹林過敏或不耐受的基因變異,導致他們服用阿司匹林後會出現哮喘、蕁麻疹、鼻息肉等症狀,這被稱為阿司匹林過敏性呼吸道疾病(aerd)。

又如,有些人存在囊性纖維化的基因缺陷,導致他們的體液異常黏稠,容易引起鼻竇和肺部的感染和炎症,從而增加了患上鼻息肉的風險。

鼻息肉的**手段主要分為藥物**和手術**兩種。藥物**主要是通過使用一些抗炎、抗過敏、抗感染等藥物,來緩解鼻息肉的症狀,減少鼻息肉的體積,改善鼻竇的通氣和排液功能。

手術**主要是通過使用一些微創或開放的手術方法,來切除鼻息肉,恢復鼻腔和鼻竇的正常結構和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藥物**和手術**方法:

藥物**: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是**鼻息肉的一線藥物,可以有效地抑制嗜酸性粒細胞和其他白細胞的活化和釋放,減少炎性介質的產生,緩解鼻黏膜的水腫和增生,從而減小或消除鼻息肉。

糖皮質激素可以通過口服、噴霧、滴鼻等途徑給予,具體的劑量和用法應根據患者的情況由醫生指導。

糖皮質激素雖然有效,但也有一些不良反應,如增加感染風險、導致血壓公升高、血糖公升高、骨質疏鬆等,因此需要在醫生的監督下使用。

抗組胺藥:抗組胺藥是**過敏性鼻息肉的常用藥物,可以有效地阻斷組胺受體,抑制組胺介導的過敏反應,緩解鼻黏膜的水腫和分泌物增多,從而改善鼻息肉的症狀。抗組胺藥可以通過口服、噴霧、滴眼等途徑給予,具體的劑量和用法應根據患者的情況由醫生指導。

抗組胺藥雖然安全性較高,但也有一些不良反應,如嗜睡、口幹、頭暈等,因此需要注意用藥時的安全。

抗生素:抗生素是**感染性鼻息肉的常用藥物,可以有效地殺滅或抑制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消除感染性炎症,從而改善鼻息肉的症狀。

抗生素可以通過口服、注射、滴鼻等途徑給予,具體的種類、劑量和用法應根據患者的情況由醫生指導。

抗生素雖然有效,但也有一些不良反應,如過敏反應、消化不良、耐藥性等,因此需要在醫生的監督下使用。

手術**:內窺鏡下鼻竇手術(fess):內窺鏡下鼻竇手術是目前**鼻息肉最常用的手術方法,是一種微創的手術,可以在不破壞正常的鼻腔和鼻竇結構的情況下,切除鼻息肉,恢復鼻竇的通氣和排液功能。

手術過程是在全麻或局麻下,通過鼻孔插入帶有攝像頭的內窺鏡,觀察鼻腔和鼻竇的情況,然後使用各種手術器械,如剪刀、鉗子、吸引器等,將鼻息肉和其他阻塞物切除或吸出。手術的優點是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併發症少,但缺點是不能完全切除所有的息肉,有一定的**率。

開放式鼻竇手術(oss):開放式鼻竇手術是一種傳統的手術方法,是在全麻下,通過在面部或口腔內切開**或黏膜,直接暴露出鼻竇的方法,

切除鼻息肉和其他阻塞物,恢復鼻竇的通氣和排液功能。

手術過程是在全麻下,根據不同的鼻竇位置,選擇不同的切口方式,如額竇可通過眉間或眉上切口,上頜竇可通過上唇或牙齦切口,篩竇可通過眶內側切口等。

然後使用各種手術器械,如錘子、鑿子、鉗子等,將鼻竇壁開啟或切除,將鼻息肉和其他阻塞物清除。

手術的優點是能夠徹底切除所有的息肉,**率低,但缺點是創傷大、出血多、恢復慢、併發症多。

鼻息肉雖然可以通過藥物或手術**,但仍有可能**。因此,預防鼻息肉的發生或**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預防鼻息肉的措施:

控制炎症:炎症是導致鼻息肉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炎症是預防鼻息肉的關鍵。

如果有感染、過敏、創傷等導致的炎症,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或漏診。如果有慢性鼻竇炎或其他慢性炎症性疾病,應按醫囑規律用藥,定期複查,控制病情。

避免過敏:過敏是導致鼻息肉形成的另乙個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避免過敏也是預防鼻息肉的重要措施。

如果已知自己對某些物質過敏,應盡量避免接觸這些過敏原,如花粉、灰塵、動物毛髮、食物等。

如果不小心接觸到過敏原或出現過敏反應,應及時服用抗組胺藥或其他抗過敏藥物,並尋求醫生的幫助。

保持鼻腔清潔:保持鼻腔清潔是預防鼻息肉的基本措施。應經常清理鼻腔內的分泌物、結痂、異物等,避免鼻腔內的細菌或真菌感染。

可以使用生理鹽水或其他溫和的溶液,通過噴霧或滴鼻的方式,清洗鼻腔,保持鼻黏膜的濕潤和舒適。

也可以使用一些含有抗菌或抗真菌成分的溶液,如碘甘油、複方氯己定等,進行鼻腔消毒,預防感染。

改善生活習慣:改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鼻息肉的有效措施。

應避免吸菸、飲酒等不良習慣,因為這些習慣會刺激或損傷鼻黏膜,增加炎症的風險。

應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應注意飲食的均衡和營養,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過敏性或感染性的食物。

鼻息肉是一種常見的鼻腔和鼻竇的疾病,會影響患者的呼吸、嗅覺、味覺等功能,甚至導致一些嚴重的併發症。

鼻息肉的發病原理尚不完全清楚,但與炎症、過敏、感染、遺傳等因素有關。鼻息肉的**手段主要有藥物**和手術**兩種,具體的方法應根據患者的情況由醫生指導。

鼻息肉雖然可以**,但仍有可能**,因此預防鼻息肉的發生或**是非常重要的。預防鼻息肉的措施主要有控制炎症、避免過敏、保持鼻腔清潔、改善生活習慣等。

希望能幫到您,感謝閱讀!

A HCI是什麼?如何檢索?

a hci代表arts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人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是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的乙個子資料庫,注重收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期刊文章。a hci包括了廣泛的學科領域,如藝術 人文學科 社會科學等,涵蓋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分支。要進行a hci...

AI教育是什麼,應如何教育,怎麼培養?

義務教育制ai教育區域推進對於提公升區域教育治理能力 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比具有重要價值,但在其實際推進過程中面臨制度 資源 協作 師資等多方面現實困境。針對這些困境,文章首先借鑑複雜適應系統理論,闡釋義務教育制ai教育區域推進的突破機理。隨後,對其制度完善 空間打造 課程建設 教師培養等核心內容進行...

深入探索 愛是什麼,它意味著什麼,如何體驗?

深入探索 愛是什麼,它意味著什麼,如何體驗?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愛的定義和理解都充滿了詩意和哲思。無論是浪漫的戀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還是親密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懷相待,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獨特而強大的力量。那麼究竟什麼是愛?它在生活中意味著些什麼?更重要地,如何才能真正體驗到它?首先,愛 這個詞彙本身就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