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健茂森 大暑時節,暑氣至濃,萬物盛極!

2023-07-22 18:25:07 字數 1986 閱讀 3611

twenty-four solar terms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後乙個節氣。斗指未,太陽黃經為120°,於公曆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

大暑時節--傳統習俗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於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大暑major heat

民間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飲的茶,這種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大暑major heat

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

大暑major heat

伏香,大暑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還有一種說法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裡用藥香薰烤特定的穴位,可以**多種頑固的疾病。

大暑時節--物候現象

元代文人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將一年二十四節氣分成「七十二候」,每個節氣分成三候。大暑三候為:「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每到大暑時節,由於氣溫偏高又有雨水,細菌容易滋生,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溫潮濕,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三候是說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

大暑時節--飲食原則

大暑:多酸多甘。

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

大暑:補氣去火。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飲食應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易消化的膳食為主。

大暑:盡可能多食新鮮蔬果。

中醫認為,胃為後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

大暑時節--飲食推薦

豉汁苦瓜炒牛肉

食材準備:嫩牛肉150g、苦瓜250g、豆豉10g、生蒜3瓣、炸蒜1勺、生抽、黃酒、白糖、薑絲、生粉、老抽。

製作步驟:1、首先將苦瓜去囊,切成粗條。

2、豆豉浸泡後瀝乾水分,生蒜切成茸,並放在一起倒成泥。

3、煮一鍋沸水,裡面放1勺糖,然後將苦瓜片倒入,焯2分鐘取出。

4、牛肉最好提前30分鐘醃製,放入生抽、糖、薑絲和水。在下鍋前拌入油和生粉。

5、將油鍋燒至最熱,加入多一點的生油。然後倒入牛肉,快速翻炒30-40秒後取出。

6、將鍋子洗乾淨,重新燒熱倒入油後,用中火將步驟3做好的醬炒至出味。

7、然後倒入苦瓜,用些許的鹽和糖(份量因人而異)調味。

8、倒入牛肉,並用些許老抽調色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