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筆下的石壕村,今天變成了什麼樣?

2023-07-22 23:05:18 字數 2061 閱讀 3235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1200多年前,杜甫寫下的這篇《石壕吏》,可謂家喻戶曉。

那是公元759年,安史之亂已進入第4個年頭,唐軍雖然收復洛陽,但烽火依然綿綿不絕。這年春天,郭子儀等九位節度使率60萬大軍圍攻安祿山次子安慶緒佔據的鄴郡(今河南安陽),卻被史思明的援軍打得大敗。為補充兵源,朝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強行徵兵……

當時,正從洛陽西行陝州的杜甫途經此地,夜宿石壕村,目睹了鄉吏深夜抓夫的一幕——

戰事吃緊,官府已顧不上「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從軍」的慣例,直接入戶捉人。家中老翁落荒而逃,只餘老婦人向差役求情:家中三個兒子都已悉數從軍,其中二子新近陣亡。家中只剩衣不蔽體的兒媳和嗷嗷待哺的孫兒。請軍爺把老婦我帶去服役吧,或許還能為大軍做飯……天亮送別杜甫的,果然只有偷潛回來的老翁。悲憤交加的杜甫,揮毫寫下這篇《石壕吏》。

石壕吏》和《新安吏》《潼關吏》一道,與《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並稱「三吏」「三別」,寫盡亂世中的民間疾苦與人生無助,成為揭露社會黑暗與戰亂荼毒的傳世佳作。明人錢子正有詩:「夜宿荒村睡未牢,打門有客忽呼號。尋知縣發催租吏,何異當時舊石壕。」清人袁枚則感慨:「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歷史上,石壕村的遭遇,遠不止安史之亂時才如此悲慘。

石壕村位於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觀音堂鎮。小村夾在南北兩山之間,東西方向是一條布滿深深車轍和馬蹄印跡的古道。它,就是著名的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蜿蜒數百里,在古代,是中原通往關中地區的咽喉要道,為兵家必爭。春秋時期的秦與晉、秦朝末年項羽與秦軍、兩漢之際劉秀與赤眉軍……都曾在這裡激戰。作為往來崤函的必經之所,自古以來,石壕村便飽受離亂之苦。

往事越千年,古道悠悠,山川依舊。杜甫投宿的那戶院落早已湮沒在歷史風煙中,但石壕村仍在!今日石壕村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俯瞰石壕村。(衛曉兵 攝)

石壕村依山而建,房舍儼然,街巷整潔,興隆河悠悠清流環村而過。村民有的在田間勞作,有的三三兩兩在樹下乘涼,盈眼的油綠守護著一派恬適。

俺們村一千多年前就叫石壕村,可這中間好多年,都不叫這名哩。」石壕村黨支部書記周潔說,據《石壕村村志》記載,「石壕」得名,是因為村里出產瓷土高嶺土,遍布石窯、石牆、石橋。急盼好光景的村民為了乙個好彩頭,曾將村名改為「興隆」。然而,歷代苛捐雜稅、層層盤剝,壓得人抬不起頭,被榨乾的村民只能「乾嚎」,於是,周邊人都稱它為「幹壕村」。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村民的生活才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幹壕村」也更名「甘壕村」,寓意苦盡甘來、幸福美滿。2023年,為了紀念杜甫的不朽之作,村子才重新恢復了「石壕」這一古名。村名的變遷,濃縮了古村百姓幾千年的命運悲歡。

國強才能民強、國破必然家亡!」在老黨員雷保軍家裡,身闆硬朗的老人開啟了話匣子,「當年抗戰打鬼子,我們這個只有千把人的村子,有幾十人主動參軍,上陣殺敵。抗美援朝,村里也有人參加了志願軍!保家衛國最光榮!」

如今,他的5個子女都已成家立業,日子過得美氣得很。「兒子在三門峽市裡給我們老兩口兒買了房子,冬天冷了就去市裡住,夏天熱了就回村里避暑!」滿足,讓老人的臉分外生動。

漫步石壕村,「小康之家衣食足」的景象無處不在。

還沒走進村民劉秀堂家,就聽見「咩咩」羊叫。「有了這群羊,生活可得勁嘞!」這位殘疾人由衷感慨。

前些年,他的妻子去世,女兒出嫁,老屋又因大雨坍塌,生活陡然陷入困境。後來,在村里幫助下,劉秀堂不但住上了新房,還獲得貸款養了60隻羊,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滋潤。

這些可都是寶,土生金!『兩椒一藥』是俺們村重點發展的產業,今年全村種了將近500畝,大家積極性可高了!」在農業產業基地裡,面對著一壟壟長勢茂盛的辣椒、花椒、板藍根,53歲的村民趙保民樂呵呵地說。

在自家門店裡,村民崔紅星幫著店員給老鄉稱肉、切塊、裝袋,像這樣的門店他有4個,每年能賣出牛肉30噸,年收入50萬元打不住,還帶動了十幾位鄉親就業。

石壕村黨群服務中心有一塊刻有《石壕吏》的碑刻,與之並肩而立的,是一塊上書「為人民服務」的碑刻,五個大字遒勁有力。服務中心外的廣場上,歡聲笑語不時傳來。

本文**於《光明**》原標題為《今日石壕村》。)

監製 | 楊新華。

統籌| 康坤全 劉佳。

責編| 劉嫻。

製作 | 胡琪。

綦江石壕司法所“三舉措”做細做實公共法律服務

通訊員 任紹娟 胡銳 自開展 千所萬村 社群 基層治理實踐行動以來,石壕司法所結合當地發展實際和自身工作實際,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創新工作理念,著力夯實工作體系 健全工作機制 提公升服務質效,積極為轄區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夯實工作體系。公升級服務平台,一站式 標準化設定集法律諮詢 法律援助...

古人筆下的愛情有多美?

在古代文學的世界裡,愛情常常被描繪成一種深刻的情感,一種超越生死的承諾,一種讓人們為之傾倒的力量。從古至今,愛情一直是文學作品中永恆的主題。那麼,古人筆下的愛情到底有多美呢?首先,古人對愛情的描寫往往充滿詩意。他們用優美的詩句 細膩的文字,描繪出愛情的柔情 浪漫和纏綿。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 長恨歌...

逛杜甫草堂,感受“詩聖”的暫居之地

在成都,最不缺的就是文化景點,好的,讓我們一起走進成都的杜甫草堂,感受那裡獨特的文化氛圍和歷史底蘊。以往,都是老一輩來逛,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也對歷史頗感興趣,來杜甫草堂的人絡繹不絕。一走進杜甫草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樸典雅的牌樓,上面刻著 杜甫草堂 四個大字。牌樓上的雕刻精美,寓意深刻,讓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