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第三次直接不公布,印月船三號 兩次變軌,軌道資料怪異

2023-07-21 23:12:47 字數 2259 閱讀 5989

作為全球少有的幾個航天大國之一的印度,從2023年開始就把目標選擇在了月球。按照印度官方的表態,他們計畫對月球南極進行探索,這種敢於挑戰人類極限的勇氣的確可嘉,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很多印度科學家的預料。

在印度科學家們虔誠的禱告下,被「恆河之力」加持過的月船三號終於順利發射公升空。可是經過兩次軌道變化之後,這個異常的軌道資料卻變得越來越怪異,到了第三次的時候人家乾脆不公布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經過月船一號、月船二號的嘗試之後,外界本以為月船三號會帶來什麼不同的效果,可現在這條「破船」恐怕也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了。從印度官方公布的軌道資料來看,當時剛剛發射公升空的月船三號正執行在乙個近地點引數138千公尺、遠地點引數36306千公尺的橢圓形執行軌道上。

很明顯印度科學家想利用地球引力,來給在軌飛行的月船三號提供加速度,這樣經過幾次變換軌道之後,飛船就可以脫離地球軌道駛入月球軌道。因為這種探月方式可以明顯降低對太空飛行器發動機和燃料的消耗,所以月船三號用這種技術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這第一條軌道的近地點實在是太近了,138千公尺的近地點距離卡門線僅有38千公尺。月船三號稍有差池就會進入卡門線範圍內,一旦發生這種極端情況,月船三號就很有可能墜入大氣層。

或許是為了降低月船三號墜毀的風險,印度方面很快在第二天進行了第一次變軌。這次他們將軌道引數調整為了近地點173千公尺,遠地點引數41762千公尺。73千公尺的安全距離雖然還不能說絕對可以保障月船三號墜入大氣層,但是最起碼比剛發射時候的軌道安全多了。

不過第二次變軌就顯得非常難以理解了。在後續公布的資料中,網友發現了乙個令人驚訝的變化,月船三號在近地點引數增加為53千公尺,達到226千公尺的同時,遠地點引數居然減少了159千公尺,僅剩下41603千公尺。

值得關注的是,按照月船三號所使用的航天飛行技術,它應該在環繞地球的過程中獲得越來越大的速度,並且確保自己的遠地點可以盡量遠離地球、靠近月球,只有這樣這艘飛船才能被月球重力所吸引進入月球軌道。

但是從第二次變軌的引數來看,月船三號卻在遠離自己的飛行目標月球。

第三次變軌資料就更詭異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並沒有公布任何軌道引數,或者是臨時工打瞌睡忘了?亦或者是軌道引數和之前沒有太大的變化不值得公布?具體的原因我們無從知曉,但是從之前印度火星探測器的發射過程來看,或許真正的原因就是「一次不行再試一次」。

被美國**稱為「超智慧型太空飛行器」的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原本計畫在結束20天的繞地飛行之後駛向火星軌道,但是最終它卻用了將近乙個月的時間才通過變軌操作完成了準備工作。

這次月船三號預計還有兩次變軌機會,但是從月船三號距離月球越來越遠這件事來看,恐怕印度科學家是打算做更長期的準備了。

如果月船三號能順利進入月球軌道的話,那麼它將在乙個100千公尺乘100千公尺的繞月軌道停泊數天,然後按計畫降落到月球南極地區。相比「去月球」來說,「登月」恐怕才是更能體現印度航天實力的地方。

公開資料顯示,之前的月船二號就是在登陸過程中發生意外而墜毀的。據說當時月船二號的乙個推進器發生了故障,然後整個飛行器就以每秒58公尺的速度撞向了月球表面。這次月船三號的推進器由5臺減少為了4臺,這意味著他在著陸過程中,更容易出現意外墜毀的情況。

航天技術並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概念,它需要的是漫長的技術積累還有強大的資金支援,一次比一次怪異的變軌行為,讓外界很難相信月船三號能順利完成此次登月計畫。不過現在說什麼都還為時尚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那麼你覺得印度會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乙個登上月球南極的國家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我們的文章,麻煩大家點個關注哦!

第三次開放 怎樣實現第三次開放?

在前一篇文章中,鄭永年教授列舉了前蘇聯的衰敗這一事實,從反面證明了正是蘇聯拒絕開放才帶來了如此慘痛的後果。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由於對待開放這一國家戰略完全相反,前者成為了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後者卻是黯然離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擺在眼前的事實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醒和反思。同時,在中華歷史長河中,同樣也可以注意...

第三次辟穀感受分享

第一天 一大早被師傅感動,因為每次去辟穀前一天晚上都比較興奮,因為提現做好準備工作就很晚了,大家基本都轉點過後睡,2點睡覺,5 40起來,她跟我們說,無論睡得多晚,都會在同乙個時間點起來,我立馬被震了一下,我自己很多時候沒有早起都給自己找乙個晚睡的藉口,所以,從那天開始,我給自己定了乙個目標,不再給...

第三次直奉戰爭,張作霖勢力達到頂峰,為何卻一敗塗地?

1924年,奉系軍閥張作霖帶兵入關,發動第二次直奉戰爭。此戰奉軍打敗了北洋軍閥吳佩孚的主力部隊,先後占領了直隸 山東 安徽 江蘇 上海五個省市。以當時的情形來看,張作霖的奉系軍隊頗有統一中國的架勢。然而,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大好局面就毀於一旦。奉系軍隊先後丟失了上海 江蘇 安徽三個省市,而盤踞山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