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選擇躺平對不對?

2023-08-10 08:13:25 字數 1619 閱讀 5057

有人說,躺平和內捲是兩條平行的人生狀態。我倒認為躺平是內捲的衍生物。躺平是內捲的極致狀態。內捲就像被一圈一圈卷起來的皮尺,鬆手的那一刻,“啪”的一聲躺平了,回到了皮尺該有的狀態。

我們經常說凡事過度了都是不正常的,內捲和躺平也不例外。過度的內捲和躺平都不是乙個正常社會該有的狀態,這是社會問題也是個人問題,需要**和個人共同作出調整。

人總是想著還年輕可以負荷前行。長期熬夜加班弄丟了健康弄丟了自己;高槓桿買房,薪水下降後難以負重,流離失所。

面對房價、醫療和教育三座壓垮年輕人的大山,躺平成為了當下年輕人的人生選擇,這一選擇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批判。

著名企業家俞敏洪公開對年輕人躺平的行為表達了不滿:首先從思想層面來說躺平會讓年輕人喪失奮鬥的志向。年輕人本應是朝氣勃發的,在這個年紀年輕人應該敢想敢幹,而非是畏頭畏尾;其次從現實層面來講長時間的躺平會讓年輕人與這個社會脫軌。

個人認為躺平不同於擺爛,躺平是一種態度,是不在執著,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心境。躺平不等於不努力,躺平是心態上的躺平,不是行為上的不思進取。

比如:以前一道數學題學不會怪自己,現在學不會怪老師。心態上不為難自己,保持情緒穩定,依然努力尋找這道題的破提點。

以前買不起房自卑,覺得自己廢物,現在看清自己的能力,不糾結買房,老家有就好,躺平後身上無貸一身輕,有錢有閒無壓力,拿好手上的錢靜待房子的週期下行,上車不是也挺好。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只是時間早晚得事情。

躺平和內捲是一對選擇題,選擇哪個選項都無關對錯,只需要想好對策,並對選擇負責即可。

多少人剛出社會的時候滿腔熱血,意氣風發,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一定能闖出點成績,出了社會才發現自己只是崗位上的螺絲丁,只是資本的牛馬,只是領導的一條狗,到後來心灰意冷,覺得日子普普通通也挺好,開心就行。

王小波在《**時代》中寫道: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而我們普通人又何嘗不像這被閹了的牛,付出很大努力然後眼睜睜看著希望破滅的時候才真正醒悟。

你安逸了,房子誰來接盤?

你安逸了,白條借唄誰借?

你安逸了,老闆的賓士誰來加油?

你安逸了,618雙11誰來衝銷售額?

你安逸了,這996的福報誰來享受?

每個真正躺下去的人肯定之前都挨了一頓毒打才徹底躺得下去,沒有乙個例外。

心態上躺平,放過自己,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奮鬥?

如果順手,請記得點個贊呦。

-**點讚、點在看,都是鼓勵-

「躺平」是不是年輕人的終極選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 躺平 這一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中,年輕人不再追求過高的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而是選擇減少工作量 過簡單的生活,甚至拒絕傳統的成功和成就觀念。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 躺平 這種生活方式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現象?需要明確的是,躺平 並...

女性被資本抹殺,男性選擇躺平 年輕人的無奈

隨著 躺平 一詞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奮鬥 不拼搏,而是選擇平淡 安逸 放棄追求,並在這中間愈發尋求滿足。而很多人選擇躺平,背後則有很多原因,其根源也許歸結為乙個普遍的難題 物質生活的壓力與不平等。對於女性,她們在家庭與職場之間面臨的挑戰,也許比男性更多。她們不僅需要撫育下一代,應對家庭瑣事...

如何看待年輕人的躺平問題?

躺平這個詞彙近年來在網路上被廣泛的使用,尤其是年輕人,在社交 上經常提到,躺平的本質是一種消極的態度,表現為對物質慾望的低追求,以及對工作和生活的懶惰,在我看來,這種態度對於年輕人的成長和發展,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首先,年輕人躺平容易讓自己陷入一種消極的狀態,缺乏積極向上的動力和追求目標的動力,這種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