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城軌 2地鐵!新皇崗口岸將變科創樞紐

2023-08-11 05:24:06 字數 3175 閱讀 6441

今年年初恢復正常通關後,在深港兩地市民“串門”已經成為了日常,甚至發展出了“反向**”

隨著暑假的來臨,各地旅客也紛紛赴港購物,今年7月入境香港以及自香港出境的總人次約2068.9萬,創下全面“通關”以來的新高

香港出境** 南方圓桌派攝於2023年8月為了應對暑期客流高峰,近日,深圳市人民**口岸辦公室發布《深圳陸路口岸進一步優化通關環境提公升通關便利化的若干措施》,涉及18條具體措施其中包括:在皇崗口岸設定跨境大巴擺渡專用快捷通道。最新訊息還透露了新皇崗口岸預計在2023年竣工,並且由原來的“兩地兩檢”變成“一地兩檢”,通關時間將由原來的20分鐘縮短至5分鐘。未來深港兩地居民的往來將更加便捷。深港融合,口岸先行深圳作為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從深圳入境成為了大家的首選。深圳擁有國家一類口岸共16個,覆蓋海陸空鐵,這些口岸沉澱了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跡。

曾經的皇崗口岸 | 圖源 南方+如今,深圳的口岸越來越多,老口岸也隨著時間的消逝,裝置逐漸老化,慢慢褪色。部分口岸已經不符合如今的發展需要,為了優化口岸通關便利水平,包括皇崗口岸、羅湖口岸、沙頭角口岸、前海海港口岸、港深西部鐵路口岸、南澳客運碼頭口岸等都做了重建改造方案。

圖源 深圳新聞網皇崗口岸是全國首個、深港之間唯一乙個客貨運渠道均實行24小時通關的陸路口岸,自2023年8月開放旅檢功能以來,已執行了32年。2023年,皇崗口岸確定原址立體重建方案,確立重建“三步走”戰:首先在貨檢區建設臨時旅檢場地,其次拆除皇崗口岸老旅檢片區建設,最後建設新口岸。

新皇崗口岸聯檢大樓專案施工現場 | 圖源 深圳特區報經過近四年時間的更新,皇崗口岸已經走完了“前兩步”,臨時旅檢場地也於今年2月6日深港陸路口岸恢復通關時啟用。隨著暑假出行熱潮,8月6日,經皇崗口岸出入境人員4.9萬餘人次,再次創下復關以來單日雙向客流量新高。“3城軌+2地鐵”,深港來往更便捷新皇崗口岸聯檢大樓專案總占地面積8.75萬m²,總建築面積約68.97萬m²,建築面積超出深圳其他6個口岸規模總和

專案鳥瞰圖 | 圖源zha官網高峰期日客流量預計2023年最高可達30萬人次,2023年最高可達40萬人次。皇崗口岸未來未來將引入2條地鐵、3條城軌:即現有的地鐵7號線、規劃的20號線、深廣中軸城際線、穗莞深城際線,並預留港鐵北環線支線接入條件。

福臨地鐵站市民廣場效果圖 | 圖源zha官網除此之外:現有的皇崗口岸管理區和公共運輸交匯處,將被開發為“港口樞紐”,為訪問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提供行政辦公室和酒店。

港口原有的貨物檢驗區、停車場,將變身為科研中心和實驗室組成的“協同創新區”,以及乙個舉辦講座+活動的會議中心,促進交流和合作。

港口生活區位於總體規劃東北端的深圳地鐵福臨站旁,包括住宅開發、學校、體育和娛樂設施,以及為科技園內工作人員提供的購物、餐飲設施。“一區兩園”,串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新皇崗口岸不僅滿足了深港人員便捷來往的需要,還可以釋放近50萬m²的土地空間用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建設。新皇崗口岸地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心兩翼”規劃布局的核心,將聯通合作區“一區兩園”,成為串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樞紐。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里的六大科創集群 | 圖源 文匯網而深圳對片區的產業定位則是:科技+創新。要建立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共建國際一流的科研實驗設施集群,引進國際頂尖研發型企業,設立聯合研發中心。未來,前沿科技、研發企業等都會在這裡落地。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示意圖 | 圖源 人民網甚至,為了支援園區發展,還會建立科研資金跨境使用管理模式,創新科研、法律、稅收等管理制度,也支援海外人才開展離岸研發、離岸創業。除了可有效支援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建設外,還將進一步促進深港互聯互通。

雙城三圈”空間概念示意圖 | 圖源 南方+2023年,香港提出建設北部都會區以及構建“雙城三圈”“雙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是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皇崗口岸作為“港深緊密互動圈”核心節點,是深港間唯一在建的大型陸路口岸。新皇崗口岸的建設將連線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光明科學城、寶安國際機場等重點地區,串聯整個廣深港科技走廊。

10 6萬 !地鐵 名校!青山湖一純新盤正式備案!

8月10日,青山湖區民園路cd201 j01地塊開拍,最終被中京偉唐集團 拿下,成交總價約4.46億元,成交單價676萬元 畝,成交樓面價5633元 溢價率3.36 據悉,該地塊與南昌三中臨江校區僅一路 民興路 之隔,近地鐵4號線民園路西站,位置十分優越,近日,該專案正式備案,備案名也隨之公布 中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