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禮器的當代表達,“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創作展”開展

2023-08-09 22:23:04 字數 1280 閱讀 7830

南都訊記者謝湘南8月8日,“積厚流廣·賓禮雅尚——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創作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開幕。本次展覽由**美術學院主辦,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上海久事美術館、北京壹美美術館承辦,在國家藝術**的大力支援下,已在北京、上海兩地進行巡展。該展由**美術學院王少軍教授、張偉教授、吳永平教授共同策展,此次深圳站展覽於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一樓綜合展廳免費對公眾開放,展覽將展出至9月3日。

*美術學院組織舉辦這場巡展,不僅是為中國文化當代轉型的藝術探索發聲,也是**美術學院多年的教育教學與藝術創新經驗的展示。央美作為百年藝術高校對當代藝術創作有重要的責任,本次展覽不僅展示了央美老中青三代人的作品,也廣納各界具有卓越成就的藝術家的創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同樣也是教育教學和研究成果有效的社會成果轉化。

此次深圳巡展共展出32位當代藝術名家與青年藝術家,共計百餘件(組)藝術作品,包含了玉、大漆、陶瓷、金屬等創作材質,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厚德、重禮、雅作、文尚融到現代藝術的文脈中,運用傳統媒介與材質進行創新形式創作,力圖梳理出當代藝術創作的文化基礎、創作路徑、創新經驗等,展開多元化、多視角的藝術與文化關係的學術**,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貢獻學術智慧型和藝術實踐經驗。

巡展分為“萬物自賓”“禮運大同”“崇雅默浮”“兼技尚藝”四個主題板塊,作品布局以文化敘事為線索,立足中國傳統媒材加以創新思辨,各個展區之間所呈現的精神氣質有著巧妙的內在聯絡,各件展品又兼具時代特點。

該展為藝術家們吸收和轉化傳統工藝的內在意向,在傳統文化中推陳出新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契機,以“賓禮”為社會責任,以“雅尚”為審美追求,邀請大眾共同**“器”何以承“禮”的形而上之道,解析著“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當前時代中所具有哲學意義。

此外,本次深圳站巡展旨在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底蘊和當代藝術的發展成果,促進兩者之間的互相交流與融合。在展覽中,觀眾可以看到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們展現的傳統文化重構、當代表達等各種面向,他們以多樣的形式和各異的藝術風格,將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展現了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與豐富性。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作為本次巡展的最後一站,一直致力於展現藝術形式的多元性,探索當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對話,與展覽主題不謀而合。“積厚流廣·賓禮雅尚——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創作展”落地深圳,不僅讓深圳觀眾感受當代藝術與傳統文化在新語境下的全新解讀,在兩者相互碰撞中探索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也預示著中國當代藝術面向海外、走向世界的堅定決心。

翁城的當代藝術,來得有點猛

天大地大,藝術在天地之間的生髮與創造力量。8月13日,天大地大 翁城公共藝術展第一回 在翁城鎮1號糧倉開幕。來自廣州的藝術家們和翁城當地的農民藝術家代表們齊聚一堂,參觀展覽,舉辦座談會,並頒發新鄉賢證書。據了解,此次展覽是翁源地區甚至韶關市首個當代藝術展覽。參加這次開幕式的嘉賓有 翁城鎮鎮委書記陳德...

古訓新解 千年俗語的當代價值

中華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其中包含了老百姓的智慧和燦爛文明的魅力。在這其中,有一些看似普通的俗語,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今天,我們將重新審視古訓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 解讀它們在當代社會的意義。好男有毛不鞭春。這句俗語從古代的農耕社會中汲取智慧。那時,男性的體格和健康是...

“格物 開新 東方美學的當代價值建構學術論壇”舉辦成功

嘉賓合影。6月16日,格物 開新 中日韓當代藝術展 在貴州美術館開展以來受到各界熱烈關注,展期至8月27日。展覽共展出來自中 日 韓三國116位藝術家的168件佳作,透過作品將不同社會因素和文脈作用下不同的人文與藝術正規化特徵 藝術視點,同地緣範疇藝術同體的東方意蘊推廣於眾,共同領略中日韓當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