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宮廷民間如何過立秋?

2023-08-08 16:01:55 字數 1236 閱讀 7303

今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節氣的起源跟農業生產緊密相關。我國自古是農業大國,人們根據時令不同安排農業生產和生活,因此催生了節氣的產生。

中國人對節氣的掌握和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反映夏代曆法的《夏小正》已有各月晨昏北斗斗柄的指向及某些恆星及中天的記錄。在《尚書·堯典》中有“四仲中星”歲時的劃分,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後來發展為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在之後,很多節氣獨立出來,成為節日,比如端午源於夏至,立春、夏至、立秋、冬至都是民間節日。

立秋,意味著秋收開始,在古代是乙個十分重要的節日,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會以各種儀式來慶祝。

周代,逢立秋,天子會親率**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蓐收等儀式。

唐代,改為祭祀五帝,即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南宋,立秋那日,宮中掌管祭祀的太史局官吏會將梧桐樹移栽在景靈宮殿內,等立秋正時辰一到,高聲稟報:“秋來啦——”隨著他悠長的奏報聲,樹上的梧桐葉落下,意味著秋天來臨。(夢梁錄記載: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於禁廷內,以梧桐樹植於殿下,俟交立秋時,太史官穿秉奏曰:"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意。)

而在北宋民間,則有食雞頭公尺、戴楸樹葉的習俗。

立秋時節,雞頭公尺(芡實的果實)上市,白白嫩嫩地買回家加上桂花煮成糖水吃是宋人的最愛。夢華錄記載:“雞頭”上市,則梁門裡李和家最盛。中貴戚裡,取索供賣,內中泛索,金合絡繹。士庶買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葉包。 糝以麝香,紅小索兒繫之。”

李和,這個北宋時期著名的水果商人,他家的雞頭公尺是全開封最好的,連宮裡都來他這買,派來裝雞頭公尺的金盒子絡繹不絕。普通人花十文錢買上一小包,雞頭公尺裡摻了麝香,荷葉用小紅繩子系起來,聽上去就非常有儀式感。

婦女兒童爭相買楸樹葉,剪成各種花樣戴在鬢邊,熱熱鬧鬧地十分應景。

明清之後,民間還有吃西瓜咬秋,吃肉補秋膘的習俗。

立秋,萬物陽氣收斂,宜養生。芡實是可與銀耳相媲美的滋補品,被稱為“水中人參”。楸樹葉具有解毒之功效。古人善於利用節氣與食物的關聯,應季而食,是有大智慧型。

宮廷恩怨 命運無常

正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多時候往往是命運的捉弄讓我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就是乙個命運多舛的典型。而他的愛情故事中,有一段悲劇也充分展現了宮廷恩怨的殘酷現實。劉邦,一位原本無名小卒,因為緣分和機緣巧合,成為了楚漢戰爭的贏家,建立了漢朝。他娶了乙個極美且出身名門望族的女子呂雉作為妻子,開始...

民間故事《民間奇術》

在乙個偏遠的小村莊裡,有一位神秘的老人,他被村民們稱為 奇術師 據說他擁有超凡的能力,能夠與靈界溝通,掌握各種神秘的法術和技巧。村民們對他既敬畏又好奇,但也有人對他的力量心生嫉妒。有一天,村莊裡的年輕人小偉決定去拜訪奇術師,希望能學到一些神奇的技巧。他來到奇術師的小屋,見到了一位滿頭白髮 面容蒼老的...

副中心金魚“遊”入宮廷特展

遊客欣賞來自副中心的金魚品種。記者 常鳴 攝。本報訊 記者 田兆玉 昨日,府苑攬趣 北京恭王府2023年宮廷金魚特展拉開帷幕。來自全國的52個品種680多尾金魚組成了群星閃耀的 妙趣橫生 宮廷雅趣 閒情逸趣 等景觀,為遊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其中,來自城市副中心的鵝頭紅 蛋種絨球兩種宮廷金魚入選本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