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醫療系統一查到底,就等著癱瘓了?

2023-08-14 19:57:04 字數 1554 閱讀 4437

醫藥反腐」正如火如荼地拉開陣仗,一位位院長落馬,家中清查出來的金條和現金動輒千萬起步,讓人瞠目結舌。

要知道,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超過4萬元。這意味著,這些在醫療體系上鑽出來的單個錢眼子,就需要普通國人花300年時間才能賺到。看病貴,這些醫蠹難則其咎。

剝離腐敗質地表層,自然連皮帶肉。很快就有醫療單位負責人跳出來叫囂,「這次醫療反腐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我們國家醫療系統全線崩潰!」

他給出的理由也似乎也有幾分道理:被抓的院長都是各個學科的專家,乙個專家最少需要國家培養30年以上,把技術好的醫生、主任、院長都抓完了,誰給老百姓看病呢?是那些剛進醫院的碩博研究生嗎?還是在醫院打醬油的年輕醫生?你們放心嗎?

他說的專家之專,水平之高,從幾個案例中確實可見一斑。如哈醫大附屬第四醫院原院長申寶忠,博士生導師,醫學影像、腫瘤研究專家,曾經一度曾入圍院士候選名單,查出非法收受款物超過1600萬,獲刑10年;再如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原副院長傅先明,博士生導師,享受***特殊津貼,號稱神經外科「一把刀」,在今年2月也應聲落馬。

高水平是高水平,好大夫也確實是好大夫,因此貪點吞點,睜乙隻眼閉乙隻眼得了,為人才抬高點紅線也未嘗不可。反腐真這個理嗎?

中紀委披露的雲南普洱醫院院長楊文俊,就是這樣乙個「好大夫」。進價1500萬元的醫療器械,楊文俊最終讓醫院以3520萬元的**購入,他乙個人就從中吃掉了1600萬的回扣。這筆錢,是實打實的醫療公共收入,是患者口袋一點一滴裡掏出來「救命錢」。

而另據前醫藥代表接受**採訪的現身說法,稱自己在兩年的時間裡為了工作需要,共獻身100多次,先後做過2次**。這些人裡,除了有醫院領導,也有客戶,直到她實在無法接受以後,才不得不辭職回家,離開了這個骯髒的行業。

聽起來駭人聽聞的故事背後,就是部分害群之馬,他們身穿白衣,頂著白衣天使的光環,享受著社會尊敬,卻在用算盤計算著患者的利益。白衣下面,已經不是一顆最初的醫心醫膽,上面早已爬滿了蝨子。

他們虛假做高了醫療周邊**,直接影響藥物和器材研發、生產和進醫院銷售的成本,讓看病貴的問題雪上加霜,同時,還把手直接伸進了醫保賬戶和患者的錢袋子裡。這些貪腐的後果,最後都將轉嫁給消費者買單。

中紀委監委曾發文指出,「醫療衛生系統專業性強,特別是一些醫院的關鍵少數在其領域深耕多年,既是行政領導又是權威專家,集決策權和話語權於一身,容易形成個人勢力、小圈子,缺乏監督」。

這也是這些技術專家有恃無恐的理由。可沒有好的醫療風氣和醫療體系,談何討論行業的生存土壤?

精湛技術也絕不能成為收取回扣的護身符。不論是「反腐會影響經濟」,「反腐會影響社會秩序」,還是當下的變異體「反腐會影響醫療體系」,與其強調治理的後果,不如看到治理的療效。為了維持現狀,而不去正本清源,就不會有一汪活水,長久以往,死水也必將走向極端,更加腐臭。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我們要相信,在醫療體系裡,更多的醫生在一線做著最苦的工作,拿著基礎工資,但仍然葆有自己的初心。反腐篩子篩去的只是個別腐敗分子,留下的反而是行業清明,能讓更多紅利惠及到真正為患者用心,為百姓用命的良醫身上。

所以清本溯原,肅清流毒力度決不能減。必須抵制住這種干擾從嚴治醫的雜音,才能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

醫療系統整頓波及面廣,醫療系統的變革與紛擾

都說這次的醫療系統整頓波及面廣,從高階的醫藥和器械公司會議被取消,到普通人去醫院辦事被誤認為是醫鬧份子,一切都顯示了這場變革的影響深度。一位銷售總監為了能正常上班,甚至準備把自己弄出點小病,天天拄個拐杖去醫院晃悠,這無疑反映出現實生活的無奈。在這個時期,任何人,包括那些不穿白大褂又不看病的人去醫院都...

醫療APP開發 智慧型醫療系統平台定製流程方案

跟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開展,人們對便捷 高效和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在健康醫療範疇,醫療app的呈現供給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為人們供給便當的健康保障。本文將討論醫療app開發的布景 功用和開展趨勢,以及其對個人和醫療職業的影響。一 布景和需求驅動。在過去,人們只能經過線下看病的方法取得醫療服務,需...

醫療系統境遇 從救死扶傷到黑暗角落

醫療腐敗,百姓怨聲載道。近日,各地醫院頻頻曝出腐敗醜聞,領導幹部和醫務人員屢屢因貪欲蒙蔽雙眼。看似醫療系統的 頂梁柱 卻在金錢的引誘下步入歧途,損害了患者利益。醫院,原本是救死扶傷的聖地,卻因腐敗成了 醫生貪圖金錢,不僅令看病成本飛漲,更是讓不少無辜患者寒心。但,大多數醫務人員仍是默默堅守崗位,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