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秋天

2023-08-09 22:53:05 字數 1445 閱讀 5962

秋天是乙個充滿詩意的季節,詩經中有不少關於秋天的詩句。比如《關雎》中“秋風肅,蕭瑟兮,草木搖落,露為霜雪。”形象地描繪了秋風乍起的景象。《小雅·南有嘉魚之什·採芑》中“落英繽紛,歲亦蹉跎。”則表達了秋天是歲月匆匆流逝的感慨。《小雅·鹿鳴之什·鹿鳴》中“白露未晞,薺麥菽麥,既醴且脯,黍稷薑蒜。”則描述了豐收的喜悅。

雝雝鳴鴈,旭日始旦。——邶風 瓠有苦汁》

描述的是天高地闊,秋高氣爽,一群大雁和鳴著從頭頂飛過,太陽才開始從東邊慢慢公升起的秋日盛景。

衛風 氓》 中的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桑樹萎謝葉落淨,枯黃憔悴任飄零。。

籜兮籜兮,風其吹女。——詩經·鄭風·籜兮》 解釋:枯葉呀枯葉,風吹動了你。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唐風 蟋蟀》 解釋:蟋蟀在堂屋,一年快要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秦風 蒹葭》 解釋: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鄭風椒聊》 解釋:花椒樹上果實纍纍香滿園,繁衍豐茂兩手採來一捧滿。

鴻飛遵渚,公歸無所,於女信處。——豳風 九罭》 。這句詩描述的是大雁高飛沿洲渚,老爺歸去沒處住,表達了留您兩夜在此宿的意願。

這些詩句中,秋天常常被描繪為草木凋零,天氣轉涼,但同時也伴隨著收穫的喜悅和歲月的流逝。這些詩句反映了古代人們對於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於生命的感悟,也表現了詩經中優美的文學風格。

除了詩經,秋天在中國文化中也有著深厚的含義。例如,中秋節就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人們在這一天會賞月、吃月餅、賞菊花等活動。而菊花也是中國文化中與秋天相關的重要象徵,因為它能在秋天中開放,被譽為“秋之花”。此外,中國古代還有“秋思”、“秋夜長”等文學作品,表達了人們在秋天中懷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情感。總之,秋天在中國文化中是乙個充滿詩意、感傷和喜悅的季節,它反映了中國人民對於自然的敏感和對於生命的熱愛。

古詩詞中的秋天

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古詩詞中的秋。楓橋夜泊 夜泊楓江 唐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山行 唐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漁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

秋天的美麗,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之一

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之一。當夏日的炎熱漸漸散去,微風輕拂,秋天的息瀰漫在大地上。樹葉由綠變黃,紅楓葉點綴在枝頭,宛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走進秋天的大自然,你會被五彩斑斕的景色所震撼。田野裡金黃的稻穀隨風搖曳,宛如一片金海。果園裡的果樹沉甸甸地掛滿了成熟的果實,吸引著人們前來採摘,嚐一嚐秋天的甜蜜。...

從《詩經》看 人的先天憂患意識,和後天原因形成的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古已有之。人類意識產生之初憂患意識便隨著人類與自然界不斷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和發展,並深藏在人類意識的最深層。原始社會時期社會生產力十分低下,先民們在面對難以捉摸 難以控制的自 然界時會不由自主產生一種神秘和敬畏的感情,尤其在面對自然界中一些特殊的 災害性自然現象,如 洪水 大風大雨 旱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