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起“牛鍊子” 奔向“牛日子”

2023-08-18 22:20:11 字數 1124 閱讀 4278

今年以來,崆峒區按照“場戶結合、繁育並舉、龍頭帶動、市場引導、鏈式發展”的思路,以七大工程為抓手,全力推進平涼紅牛產業鏈建設。

近日,記者走進大秦鄉“農光旅”互補生態產業園,園區有雙列式牛棚4座。棚內色澤明亮,膘肥體壯的平涼紅牛津津有味地吃著飼料。據悉,平涼紅牛賽牛大會的“牛王”“牛後”就來自這裡。

農光旅”互補生態產業園位於大秦鄉東九村,總投資621.76萬元,盤活利用廢棄老磚廠34畝,建成雙列式牛棚4座、配套了飼草棚、隔離棚、管護房、消毒室等設施,鋪設供水管網1.3公里、整修產業道路1.25公里,輻射帶頭發展規模化平涼紅牛養殖戶80餘戶。近年來,大秦鄉依託北塬地域特色以及種植優質玉公尺和發展平涼紅牛的優勢基礎,突出延鏈補鏈強鏈,推動產業集**展,有效推進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大秦鄉黨委委員、副鄉長魏斌說:“通過簽訂‘平涼紅牛’養殖協議及光伏效益聯營措施,增加全鄉紅牛存欄量,帶動村集體收入,做到村集體經濟收入和紅牛產業鏈發展的雙贏。”

今年,我區聚焦提公升優質飼草供給能力,持續實施青貯窖建設和飼用玉公尺籽種補貼專案,建成青貯窖20座,向全區1.4萬戶肉牛養殖戶投放優質飼用玉公尺籽種153噸,種植飼用玉公尺16萬畝。推進“五補兩投兩獎”牛產業獎補激勵政策落實,大力實施“萬千百十”養牛工程,年內培育認定市級4個肉牛萬頭產業強鎮和12個千頭養牛專業村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新建規模養殖場(小區)12個,見犢補母保護基礎母牛7500頭,修建暖棚牛舍30座,累計達到5376座;全區新增肉牛養殖戶200戶,累計達到1.5萬戶。截至7月,全區牛飼養量達到17.2萬頭,出欄6.04萬頭。

下一步,我區將搶抓“平涼紅牛”入選國家64個重要特色物種育種聯合攻關計畫機遇,全力做強產業鏈、打造迴圈鏈、融通**鏈、提公升價值鏈、構築創新鏈,努力把平涼紅牛產業打造成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平涼紅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記者:朱齡美 黃維 編輯:劉曉鳳 責任編輯:牛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