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農旅 ”深度融合走出鄉村振興“共富路”

2023-08-20 09:56:46 字數 1972 閱讀 4667

8月的第乙個週末,作為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敕勒川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之一的生態惱包**節如期舉辦,惱包村瞬間被樂迷們的歡笑、跳躍和尖叫聲填滿。3天時間,**節共接待遊客超過30萬人次,總收入過億元……

你印象中的鄉村是什麼樣的?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還是禾田金黃,穀公尺飄香?其實,如今的鄉間田園魅力遠不止這些。

近年來,新城區聚焦深化農村改革,打通鄉村發展、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各環節,將文旅產業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打造出一批集度假休閒、文化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村集體“樣板”,推動“文旅+”與“農旅+”深度融合。

2023年,新城區24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20萬元以上,全區村集體經濟建設已穩步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曾經我們村集體一窮二白,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2023年,我們村抓住市委、市**實施大青山前坡生態保護綜合治理工程這一機遇,規劃建設了惱包馨村、文化旅遊區、科技農業園區、物流園區,管理運營集體經濟。2023年10月,我們全體村民喬遷新居。”惱包村黨總支書記李恆彪告訴記者,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惱包村以獨特的地域文化和唯美的江南園林風光,吸引了海內外近1600萬遊客前來休閒度假,一舉成為全國聞名遐邇的旅遊打卡地。

從大青山腳下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到如今變“網紅”、上央視、辦**節,迎接八方來客,惱包村靠著“美麗顏值”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文旅發展之路。

惱包村僅僅是新城區深化融合發展理念,堅持黨建引領農村產業振興的乙個縮影。

新城區根據各村特色,充分啟用當地資源、傳統優勢產業、閒置資產等有利於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各種要素資源,形成資源發包、資產經營、村企合作、旅遊發展4種模式,湧現出了討思浩村百鮮現代農業園區、甲蘭板村文旅研學、水磨村美麗鄉村、紅山口村林下經濟等一批成功典型,走出了農文旅融合發展、村集體產業帶動村民致富的新路子。

野馬圖村在呼和塔拉大街東端,緊鄰內蒙古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交通便利。因此,不少市民都會在週末帶著一家老小來野馬圖村採摘遊玩。

來野馬圖村很方便,開車半小時就能到。村里的大棚各種水果都有,孩子喜歡來。”市民張清邊說邊用剪子將大棚裡的蟠桃採進筐裡。每逢週末,她總會約上三五好友,帶著孩子來野馬圖村附近遊玩。“有時候是來採摘,有時候去北邊的雅瑪圖森林公園爬山,也會去東邊的敕勒川草原玩一玩,讓孩子親近自然。”

野馬圖村依託自然生態和鄉村休閒資源,構建“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聯合體,成立野馬圖裕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科技公司交流種植及銷售經驗,全力打造以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

已初具規模的野馬圖村採摘農業,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農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截至目前,野馬圖村先後建成401座溫室大棚,3座智慧型溫室大棚,設施農業採摘園區占地837.71畝,已形成集士多啤梨、櫻桃、火龍果、蟠桃採摘觀光與蔬菜、花卉種植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鏈。

我這乙個大棚是蘋果,乙個是李子,兩個是桃子,光是這兩個桃子大棚一年就能收入3萬多。”看著掛滿枝頭的果實,村民王貴貴笑著說道,“套句流行詞,日子是未來可期哇。櫻桃、士多啤梨、葡萄、蟠桃都做出品牌來,咱們野馬圖的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紅火!”

依託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新城區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重點扶持成吉思汗大街街道討思浩村、保合少鎮野馬圖村、大窯村、水泉村4個行政村的村集體產業發展。讓文旅產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再通過集體經濟發展紅利再分配、再投資、再開發、再創業,不斷增強農村產業經濟內迴圈。

努力不止於此,這是一場將鄉村振興工作推向更高階段的擂台賽。

新城區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把政治堅定、思維活躍、能帶領群眾致富的“經濟能人”選拔到村級組織中來,選優配強村“兩委”成員。

結合村“兩委”換屆,新城區堅持“把脈問診、對症下藥”的思路,開展摸底調查、清產核資等工作,全面掌握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制約因素和各村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資源特點,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

通過“抱團取暖”合力共建拓寬增收路徑,結合充分發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實力雄厚等優勢,凝聚各方力量參與到鄉村發展當中。

正是因為這些持續的努力,推動了新城區文旅融合上的不斷創新和實踐。一幅“生態美、百姓富、產業旺、鄉村興”的美麗畫卷,在大青山腳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徐徐展開。(記者 鄭學良 通訊員 梁涼)

國網黃岩供電公司 農文旅融合 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走進台州市黃岩區寧溪鎮烏岩頭村,只見一條蜿蜒的溪流貫穿古村,高大的樹木掩映著一片古建築群,推開一家小院木門,別有洞天,有藏著紅木梳妝台 插屏玻璃彩畫裝飾鏡等老物件的民宿博物館,還有體驗陶藝 造紙的見素藝術工坊。極目遠眺,視線被綠水青山 填滿 曾經近乎荒廢的 空心村 枯木逢春,客如雲來。黃岩西部是城市...

旅博會掠影 文化創意推動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旅遊新業態

9月16日,粵港澳大灣區文創大賽暨廣東鄉村旅遊優質專案推介活動在廣東旅博會國際文化旅遊館舉行。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梅其潔出席活動,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優質專案負責人 粵港澳大灣區文創大賽及聯盟代表 省內文創試點單位 文化旅遊相關企業及高校專業人士近百人參加活動。本次推介活動是2023廣東國際旅遊產...

勐景來 “農康體旅”融合發展 繪就鄉村振興美好畫卷

走進勐景來村,路邊的玉公尺隨風搖曳,水塘中的睡蓮含苞待放,村子裡絡繹不絕的遊客穿梭於乙個個特色商鋪中 一幅集 農 康 體 旅 融合發展的鄉村產業畫卷徐徐展開。近日,全省國企改革發展三年新徵 圖 全 採訪團來到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打洛鎮勐景來村,走進了這幅美麗鄉村的畫卷中。中緬第一寨 的勐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