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唐詩帶火了一座古寺,享譽千年,至今香火不斷

2023-08-09 02:42:16 字數 1591 閱讀 3861

中國幅員遼闊,名山古寺眾多,如果提到古寺因詩而得名,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寒山寺,“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因《楓橋夜泊》聲名遠播,蜚聲海內外,據說曾選入日本小學課本,家喻戶曉。

在江蘇常熟,也有一座古寺,原本寂寂無名,卻因為一首唐詩,名聲顯赫,成為江南名剎之一,這就是興福寺。

興福寺,始建於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公元494-502年),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悲寺”。在南朝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大修並擴建,改名“福壽寺”,因寺在破龍澗旁,故又稱“破山寺”。詩人常建遊覽破山寺後禪院,寫下名篇《題破山寺後禪院》,寺因詩顯,自此破山寺成為江南名剎之一。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唐懿宗御賜“興福禪寺”,興福寺名字遂沿用至今。

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首兩句點題,清晨詩人進入古寺遊玩,初公升的太陽照著山上的樹木。

中間四句,描寫了詩人沿著小徑步行到古寺後院的所見,禪房、花木、飛鳥和潭影。

史料記載,常建是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大曆年間,任盱眙縣尉。仕途不如意,就放浪形骸於彈琴飲酒,寄情於山水,有隱居避世的念頭。

殷璠雲:“高才而無貴位,誠哉是言也。曩劉楨死於文學,左思終於記室,鮑照卒於參軍,今常建亦淪於一尉,悲夫!”

殷璠將常建的遭遇於劉楨、左思和鮑照相提並論,為他鳴不平。

置身於古寺後院幽靜的環境,詩人忘情地欣賞起來,禪房花木、鳥聲潭影,讓詩人暫時忘卻了現實的不如意,在這裡只有喜悅和心曠神怡。

三四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歷來為名家推崇。歐陽修曾云:“吾嘗愛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始知造意者為難工也。”

紅樓夢》中賈政喚寶玉題名,寶玉道:“嘗聽見古人說:‘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況這裡並非主山正景,原無可題,不過是探景的一進步耳。莫如直書古人‘曲徑通幽處’這舊句在上,倒也大方。”

曲徑通幽,完美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和處世觀。中國人審美追求的是朦朧美,含蓄美,處世追求的是外圓內方,含蓄委婉,克己復禮,最忌諱直話直說,快人快語。

末句惟聞鐘磬,靜中有動,更可見古寺後院的安靜了,同時鐘磬聲也把詩人拉回到遊玩的現實中。

殷璠雲:“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逕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惟論意表。”

意思是常建的詩好像從大道出發,卻走到野外的小路上,走到百里之外,才回到大道上。意旨幽遠而比興新奇,能表達出言外之意,可稱得上是一唱三歎啊。

這首詩完美印證了殷璠的評語。

開學第一課,解放中學教室傳出這首歌

長江 大武漢客戶端9月1日訊 記者余睿 通訊員饒翬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血染著我們的姓名 9月1日上午,鏗鏘有力的新四軍軍歌從武漢市解放中學四樓智慧型教室傳出。教室中,該校九 13 班的學生緊盯多 螢幕,全神貫注地聆聽這首歌。這是武漢市解放中學兩校區網路 連線同上 開學第一課 的場景。宋健為學生們授課...

楊冪又把“揹帶褲”穿火了!素人跟著穿,配吊帶時尚 配T恤減齡

夏天是展現個人穿搭風格的最佳時機,而楊冪的穿搭總是給人一種簡約 時髦的感覺。揹帶褲是楊冪最愛的時尚單品之一,她的穿搭能夠將揹帶褲的魅力發揮到極致,讓人眼前一亮。想要學習如何穿搭揹帶褲,那就跟著楊冪的腳步走吧!揹帶褲不僅可以突顯自己的個性氣質,還能讓你引人注目。首先就是要選擇合適的顏色,經典的色系和藍...

女孩因名字「簡絕」火了,連名帶姓才2筆,老師 太繞嘴唸不出口

名字對於乙個人來說,既重要又不是那麼的重要。有些人認為名字只是乙個代號,但事實上,名字卻是實實在在地跟著我們的一生。每個人的名字都承載著家長對孩子的寄託和期待。雖然帶有一些迷信的成分,但我們不能否認,名字確實可以反映乙個人的性格和命運。在為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家長們都非常慎重,甚至會請專業人士來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