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白駒功勳赫赫,為何沒授銜?並非“轉到地方工作”那麼簡單

2023-08-09 23:03:06 字數 3919 閱讀 1664

2023年大授銜,馮白駒作為解放海南的關鍵人物,是周公口中“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這樣的優秀的人物,卻沒有被授予任何軍銜。這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故事?

馮白駒是土生土長的海南人,自小就刻苦讀書,在學校裡接觸到了進步思想。在瓊山中學學習時,曾積極帶領同學參加五四運動,成為學校裡***的骨幹。

畢業後馮白駒進入上海大夏大學深造,在那裡成功加入中國共產黨。2023年,學成歸來的馮白駒被安排到海口市郊區農民協會辦事處當主任,正式開始了革命生涯。馮白駒沒有辜負組織的委託,短短幾年間就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領導人,在大大小小的活動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受到**的讚揚。

2023年,瓊崖紅軍反“圍剿”失敗,瓊崖革命鬥爭進入了空前艱苦的局面。國民黨不斷封鎖、襲擊紅軍,大量戰士倒在了血泊中,我軍**慘重。馮白駒為了儲存兵力,連夜帶將士登上母瑞山躲避風波。

沒想到就連母瑞山都受到了國民黨的圍剿,早已不復之前的山清水秀,馮白駒上山後發現,母瑞山原有的基本設施都被燃燒殆盡。此時的馮白駒已無路可走,山下是虎視眈眈的敵人,山上是一望無際的灰燼,馮白駒咬咬牙還是決定帶著將士們駐紮在山上躲避風險。

母瑞山上糧食匱乏,剛進山時,每位戰士每天只能分到乙個巴掌大般的飯糰,後來食物越來越少,每天只能分到一碗鍋巴野菜湯。睡覺就拿樹葉墊著做床,芭蕉葉就是將士們的被子。衣服破了,就把樹皮扒下來當衣服穿。

隨著時間的推移,山上的條件越來越惡劣,馮白駒先後派出的兩隊下山戰士都被國民黨軍隊絞殺。包圍圈一點點縮小,食物一點點消耗,為了活命大家只能趁著敵人鬆懈時抓魚蝦、撈青苔、掏鳥蛋為生。

由於長期少油少鹽,山上也沒有藥品補給,一波又一波的戰士病倒,很多同志也因此患上了夜盲症和浮腫,落下了終身病根。到了年底,100多名將士們最後只剩下了26人。

2023年,馮白駒憑藉出色的能力,帶著剩下的將士們返回了家鄉。後來又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援,他發明了“人山戰術”。

“戰時為兵、勞作為民。”在三年內創立了多個鄉黨組織,重建紅軍游擊隊。馮白駒曾言,“山藏人,藏一時,人藏人,才能藏長遠。”在老百姓的掩護下,瓊崖抗日獨立縱隊足足發展到7700多人。

2023年,日軍野心不死,為了穩定後方對瓊崖地區發動掃蕩,馮白駒臨危不亂,雖然與中共**斷聯,但憑藉自己的才智創造出“堅持內線,挺出外線”的作戰方針。率領獨立總隊粉碎了日偽軍“蠶食”、“掃蕩”計畫。保衛了一方平安。

2023年,馮白駒接到了***的指示:著手準備解放海南島!

**對馮白駒寄以厚望,先前的金門戰役、登步島戰役紅軍作戰失利,以失敗告終。如果這次解放海南還是不能成功的話,民眾對解放軍的信任將會大大減少。我軍沒有渡海跨島的經驗,這次能不能成功,主要看能否與馮白駒成功配合。

除此之外,解放海南島還需要準備大量的船隻,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國海不具備這個條件。馮白駒苦思冥想,向***回覆了八個字:分批偷渡,主打強攻

2023年,準備充分的解放軍於2月開始了偷渡。馮白駒準備期間內充分調動百姓的積極性,建造上百艘帆船,在海南島上建立大大小小20餘個據點保障解放軍順利登陸。

在馮白駒以及全島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解放軍戰士們偷渡成功。緊接著,在馮白駒的幫助下,解放軍與瓊崖獨立縱隊齊心協力,在5月1日成功解放海南。

瓊崖戰隊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立下赫赫戰功,其中四位領導更被授予軍銜。馮白駒作為瓊崖戰隊的領導人,加上榮獲三個一級勳章,軍銜應該只會比那四位領導更上乙個台階。可是大家並沒有等到授予馮白駒軍銜的訊息。這中間發生了什麼?

建國初期,各地都在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廣東的情況在全國較為特殊,有不少華僑匯聚在此,而馮白駒、**等人就是廣東人,知道華僑為廣東做出的貢獻,因此並沒有用強硬方式進行改革,而是進行溫和的土地改革。這引起了**不滿,批評他們是“地方主義”

所謂地方主義,就是在地方治理中不顧全大局,沒有把整體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堅持地方利益優先,嚴重的甚至產生地方排外主義。

針對這種情況,**派陶鑄主管廣東的土地改革事宜,並批評***等人的舉動是“迷失方向”的,阻礙社會主義發展的 。

陶鑄是個雷厲風行的人。他早期追隨葉挺將軍,是葉挺的少校副官。廣州起義失敗後前往福建創立了閩東根據地。一路上憑藉自己殺伐果斷的手段打了不少勝仗,受到了**的表揚。

陶鑄。後被派至上海從事地下工作,由於叛徒的出賣**,在獄中陶鑄受到了嚴刑拷打。可他面對敵人的逼問一言不發,成功守住我黨機密,沒有對敵人透露出一絲風聲。後被成功營救出獄,在解放戰爭時期屢立戰功,是名副其實的人民英雄。

新中國成立後,陶鑄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組織委派的廣西剿匪任務,出色的表現讓**眼前一亮。正值廣東土地改革停滯不前,**就派陶鑄前往廣東繼續推進土改。

陶鑄到了廣東,就馬不停蹄地開展後續工作,很是雷厲風行。他先召開一次會議,在會上大肆批評地方主義,**馮白駒等人都聽出了他意有所指,在會後紛紛做了自我檢討。

將***等人調離重要崗位後,馮白駒調任華南分局**部長,對廣東的指揮能力約等於零。掃除障礙後陶鑄很快投入到土改之中,大刀闊斧在幾個月內就完成了任務。

由於反“地方主義”的影響,馮白駒逐漸淡出了軍隊,也沒有受到軍銜的授予。雖然沒有授予軍銜,但是馮白駒並沒有因此心生怨懟,相反他更加盡心盡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在任職期間,他一心為民,收穫了無數好評。

2023年發生了自然災害,馮白駒更是前往一線安撫民心,帶頭工作。甚至拿出自己所剩無幾的積蓄捐款用於災後重建。馮白駒沒有辜負人民對他的信任,從不辱“瓊崖人民的一面旗幟”的稱號,一生踏踏實實為百姓幹好事、幹實事,受到百姓敬仰。

2023年,剛剛70歲的馮白駒有因病逝世。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這片土地。

「北有周保中,南有馮白駒」 兩大功績顯赫的虎將,怎麼沒有軍銜

遺憾的評銜 時光倒流至1955年的9月,全軍授銜之際,一些表現卓越的幹部卻不幸未能被評銜,其中最令人唏噓的莫過於周保中和馮白駒。這兩位在極其惡劣環境下艱苦奮戰的將領,無論從資歷還是貢獻來看,實至名歸地應該獲得上將軍銜。儘管如此,他們在戰爭時期的英勇表現卻贏得了人民的廣泛敬仰,被譽為真正的軍人。日軍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