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點名”華為,中紀委突然發聲,外媒 事情鬧大了

2023-08-13 02:35:41 字數 2898 閱讀 2871

央視“點名”華為,中紀委突然發聲,外媒:事情鬧大了

一直以來,國內科技領域都深受“缺芯少魂”的困擾,缺芯,很好理解,就是指國產半導體晶元的缺失,而少魂,則是指國內企業在作業系統領域缺乏自主研發與核心的技術,國內完全自主的作業系統,相較於國外同等產品,起步晚,發展慢,技術儲備不足。當然,在國外對我國晶元、作業系統的引進和使用完全沒有任何限制時,這種“缺芯少魂”的短板,也就被很好的掩飾了起來,可是一旦外國企業開始卡脖子,“缺芯少魂”的現狀,立馬就會成為我們受制於人的最大把柄。

其中,在國產作業系統領域,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國在雲計算、物聯網、伺服器等場景中,都有過一些國產操作專案的存在,但是由於國外巨頭企業,如谷歌與微軟等,都採取了開放原始碼甚至放任盜版的方式,以便進一步擴大對市場的占有率,因此,在國外巨頭成熟系統以及完整生態的積壓下,我國在消費終端,如手機和pc等產品的作業系統層面上,始終沒有太大的建樹。國內的消費終端作業系統,長時間被谷歌、蘋果、微軟等三家美國巨頭所壟斷。國產作業系統的缺失,也給我國的電子終端領域,留下了相當大的隱患。

終於,在華為事件之後,美國除了在硬體,如晶元和關鍵零部件領域施加限制之外,在軟體系統等領域,美國也叫囂著要停止對華為授權谷歌的安卓系統,讓華為的終端產品,變成沒有作業系統的廢鐵。不過,好在華為未雨綢繆,數年前已經在內部物聯網領域普及了自研的鴻蒙系統,在收到美國斷供安卓系統的威脅後,果斷將鴻蒙轉正,由此,鴻蒙系統就此問世。

區別於此前我們在終端作業系統上的嘗試,麒麟作業系統依託華為強大的終端產品線,得以迅速在消費者群體中開啟市場,並迅速獲得消費者,尤其是國內消費群體的青睞。而近日,根據華為在2023開發者大會上傳來的訊息,鴻蒙生態裝置已經突破了7億,而鴻蒙開發者數量,也已經超過了220萬名,短短4年時間,鴻蒙所取得的成就簡直不可思議。

鴻蒙系統,崛起中的第三個選擇

可以說,鴻蒙系統的出現,及時填補了我國在消費者所需的移動終端作業系統領域的空白,過去,在國內,乃至全世界,手機等終端裝置的作業系統市場,基本上被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所瓜分,而且,為了維護各自的市場地位,這兩家公司還很有默契地共同打壓和限制隨時可能出現的第三方作業系統,就連在pc端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微軟,當年在染指手機終端作業系統時,也不得不在蘋果和谷歌的聯手絞殺下敗下陣來。

當然,華為鴻蒙的出現實屬無奈,如果不是美方無底線的制裁與打壓,華為的鴻蒙系統可能要晚很多年,甚至有可能都不會面世。不過,應急不代表將就,相比谷歌android和蘋果ios,華為鴻蒙系統也有獨到之處,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較於谷歌android,鴻蒙系統表現出來的效能更加出色,不但可以應用於各類智慧型終端裝置,其獨特的分布式架構也為使用者帶來了更加流暢的萬物互聯體驗。可以說,在相容性和通用性上,華為鴻蒙系統,相比谷歌android系統更為出色。

此外,由於蘋果ios作為一種封閉的作業系統,並不對外提供開源授權服務,因此目前僅限於蘋果終端裝置使用。不過,由於華為手機在使用體驗體驗上絲毫不輸蘋果,華為搭載的鴻蒙作業系統在華為終端裝置的加持下,面對蘋果絲毫不怯陣。

而且,即便是蘋果,因為系統的不相容,蘋果在智慧型穿戴裝置、手機終端、pc端以及車載系統上,都各自開發了獨立的子系統,而且相互之間並不相容。谷歌則更慘,在穿戴和智慧型家居,以及車載系統領域,起步更晚,更不用說各自系統的相容互聯了。相比之下,我國的鴻蒙系統在手機和電腦終端、智慧型家居以及智慧型汽車領域,都能夠實現系統共用,萬物互聯,在各種場景下,都能提供異常絲滑順暢的使用體驗。

所以,華為鴻蒙系統憑藉著顯著的後發優勢,在萬物互聯的道路上越來越遠,也愈來愈獲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此前被蘋果和谷歌瓜分的手機終端作業系統領域,華為鴻蒙,已經成為了廣大消費者和終端裝置廠商值得信賴和體驗的第三個選擇。

央視“點名”華為,中紀委突然發聲

早在華為鴻蒙2.0上線之初,央視就曾特意“點名”華為鴻蒙系統,並評價華為鴻蒙將有望打破作業系統領域的壟斷。可以說,這樣的評價相當之高,畢竟,正如我們此前所講,在十幾年的時間內,谷歌android和蘋果ios早已壟斷移動終端系統,可以說沒有什麼對手。

當然,曾經的微軟,以及英特爾、三星、諾基亞,都曾盪起智慧型手機行業的水花,他們憑藉各自在手機行業的優勢地位,想要將旗下的作業系統打造出世界級產品,但是,毫無例外,都在同蘋果和谷歌的競爭中敗下陣來。當然,他們失敗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缺乏生態支援,缺乏對使用者的吸引力。

如今,國產鴻蒙作業系統已經擁有了220萬名開發者,並受到央視以及中紀委等國家機構的點名支援,可以說,背靠國家的支援,搭載在華為裝置上的鴻蒙作業系統,隨著華為手機等裝置出貨量的不斷增加,其市占率勢必將進一步增加,而接入華為鴻蒙系統的終端廠商和裝置,也必將繼續增加。

當然,華為鴻蒙系統並不僅僅侷限於我們所認知的手機、電腦等終端裝置,華為鴻蒙對標的,也並非谷歌android和蘋果ios,華為的目標是萬物互聯,未來的前景,也必然是星辰大海。

回顧 央視“點名”華為,中紀委突然發聲,外媒 事情鬧大了

華為作為中國最大的電信裝置製造商,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企業的驕傲。然而,最近央視 點名 華為,中紀委也突然突然發聲,同時,外媒紛紛報道,事情鬧大了,這一系列的操作,讓華為引起了外界和中國內部的廣泛關注和猜測。到底怎麼回事呢?一 華為的作業系統困境 如今,華為手機業務面臨著乙個嚴重問題,即作業系統 中斷。...

央視點名 中紀委發聲,華為走向“極端”,外媒 勢不可阻!

近日,央視點名華為,引發外界廣泛關注。與此同時,中紀委也發聲表態支援華為。外媒指出,華為走向 極端 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勢不可阻。在經歷了鴻蒙2.0發布後使用者量突破1億 鴻蒙手機使用者突破3億的里程碑式事件後,華為正加速推進鴻蒙生態的發展。各項資料顯示,鴻蒙生態已突破7億裝置,鴻蒙應用開發...

央視“點評”華為,中紀委發聲,外媒 事態鬧大了

一 華為的作業系統困境 華為手機業務面臨作業系統斷供的風險,需要擁有備用方案。華為手機業務開啟國際市場之初,任正非意識到了作業系統被美國企業壟斷的事實,為避免可能發生的風險,開始研發備胎作業系統鴻蒙。在現階段,華為面臨著美國制裁導致的安卓系統斷供和谷歌gms服務失去的情況。這使得華為在海外市場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