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原上草 讀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

2023-08-14 21:57:09 字數 1798 閱讀 6574

陳忠實44歲這一年,生命的警鐘再次敲響,而且是那樣強烈。44歲,是生命的正午。生命已過不惑,迫近知天命之年。陳忠實遙望50歲這個年齡大關,內心忽然充滿了恐懼。他想:自己從15歲上初中二年級開始迷戀文學至今,雖然也出過幾本書,獲過幾次獎,但倘若只是如以前那樣,寫寫發發一些中短篇**,看似紅火,然而沒有一部硬氣的能讓自己滿意、也讓文壇肯定的大作品,那麼,到了50歲以後,日子將很不好過。這種“不好過”,乃心理壓力,乃乙個作家特別是專業作家將要承受的心理和責任的壓力。

倘沒有一部硬氣的作品,不說對世人交待,關鍵是,如何對自己交待?陳忠實此時的心境,確實有一些“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況味。

近日,一口氣讀完《白鹿原》,我有些懊悔不已——後悔研讀的太晚了,早就應該拜讀的啊,哎~唉……

讀《白鹿原》,感覺很親切,就像回味自己身邊發生的故事一樣。用書裡白嘉軒姐夫朱先生的話說:“咱原上就是乙個鏊子哩。”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不就是你來我往翻來覆去麼?

有句話叫“當所有人都蒙著眼睛,只你自己睜著眼又有何用?” 是啊,時勢造英雄,時勢也淹沒和糟踐了人,讓人鬼亦詭,人不仁。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再怎麼能耐,也只有一輩子,一輩子之後呢?管那麼多幹嘛。有用沒?沒用,確實沒用。但還是要爭,爭的就是一口氣,一口正氣。

白嘉軒腰桿很直,卻被黑娃打折了腰,鹿子霖一生很會算計,到最後卻神經錯亂了。“十分精神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老話說得沒錯。也是大自然中的“月滿則虧”,更是八卦中的“否極泰來”吧!在第二十章裡,白嘉軒曾鎮定地說過:“我一生沒做過見不得人的事。記住一句話——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該做……記住這個分寸!”。

掩卷沉思,想起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在我的心目中,白鹿原是新中國70年來的一部巔峰之作,它碾壓了一切當代的長篇**,是陳忠實老先生嘔心瀝血,下了苦功的一部巨作。陳先生曾說死後要拿它當枕頭,他做到了,白鹿原將同陳忠實這三個字一起,進入中國文學史,成為不朽名作。隨著時間的推延,百年之後,會越來越顯示出這部不朽之作的文學價值,史實價值,史學價值。

這場遊戲中,風口浪尖之上掀起一場前無古人的“風攪雪”的正是兩大家族傳人。他們身上流淌著幾代先人在白手起家、摸爬滾打之後留下的慧根與韌性,在農村的巨變中搖旗吶喊。

如今陳忠實老先生已去世多年,而我們對他最大的緬懷就是捧讀這部作品,去追溯歷史,才能更好的指向未來。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選以下鏈結購買,未刪減版,讀起來酣暢淋漓,值得入手。

荒園野徑草離披,雲淡天高雁影稀

拂人衣,草木稀,小院柴扉犬吠夜深歸。人跡稀,草動露沾衣,柴扉半掩無來客,犬吠一聲驚鳥飛。柴扉掩翠微,雞鳴犬吠不思歸,披衣起坐西山月影稀。茅舍雞鳴村犬吠,半掩野花香,人稀草密披衣曬太陽。落葉蕭條滿客衣,西風吹雨雁行稀,柴扉寂寞一聲山鳥歸。星斗稀,風吹草動露沾衣,半掩無人到,犬吠聲中夜已歸。一輪明月照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