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看待此次的醫療反腐?

2023-08-17 19:29:43 字數 3324 閱讀 9701

最近的醫療反腐浪潮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各大醫院、醫療相關行業都備受關注。很多人認為這次醫療反腐的原因是疫情導致財政和醫保虧空,因此要打擊腐敗現象。然而,老李認為這只是導火索,而非根本原因。

實際上,如果沒有疫情的發生,很可能在三年前就對醫療體系進行整頓了,但由於疫情的突發,這件事被拖延到了現在。這次醫療反腐僅僅是從腐敗分子身上獲取一次性利益,最多只能算是治標不治本;真正的原因是在內迴圈經濟模式的大方向下,為了釋放內需,必須解決醫療體系對大眾消費潛力的嚴重壓制,重新鑄造醫療體系的利益邏輯。

眾所周知,中國的醫療體系腐敗問題十分嚴重,儘管與美國的情況相比相對較好,但絕對量上,醫療體系腐敗對社會財富的損耗十分嚴重,也就是說幾乎所有有腐敗能力的人大多數都被捲入其中,甚至一些沒有腐敗能力的人也被迫充當**。在醫療體系中既有能力又不腐敗的人也存在,但他們的力量和聲勢不足以壓倒那些腐敗分子。

然而,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麼醫療體系的腐敗問題持續多年,即使**也無法禁止?很多人認為這是**無能的表現,或者是醫療利益集團的強大,使得**畏縮不前。但這實際上是對**的誤解。**建立以來,無論是內部鬥爭還是外部鬥爭都沒有怕過誰。當年美國、蘇聯對我們的打壓,雖然經過鬥爭但我們還是屹立不倒,甚至還讓美國越來越焦慮。在內部,不論是十八大以來對內部的整頓,還是金融風暴時對過度肆虐的資本的整治,都展現出了強硬的立場和有效的手段。面對這麼多內外的超級大佬,我們的組織都能鬥爭且基本上都能贏,那麼一群腐敗的醫生以及醫療利益集團,對我們的手段來說算得了什麼?他們所謂的專業壁壘,在我們看來根本不值一提。

根據我們十八大以來對公務員的整治和對資本的管控經驗來看,我們有能力駕馭各種反抗、阻攔和擺爛的手段。我們組織或者說**明明有能力對醫療腐敗進行**,醫療腐敗的危害如此巨大,為什麼之前只是不斷苦於解決這個問題?這實際上是因為政治需要平衡。政治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尋找平衡點的一種行為,這個平衡點不是最優的,但至少是相對最不壞的。 之前對醫療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就是在這個邏輯下的結果。我們都知道醫療是一項非常昂貴的事業,包括硬體基礎設施、器械裝置、專業醫護人員以及日常運營等都需要巨大的成本支出。過去,作為乙個貧弱的國家,我們沒有足夠的財力投入醫療體系,但作為乙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又必須要求醫療體系服務於全民,特別是14億人口規模的全民!構建乙個醫療體系需要巨大的開銷,需要建設醫院大樓、購買醫療裝置和器械、培養和供養專業醫護人員,還需要維持日常運營的開支。所有這些支出決定了醫療體系必須要有足夠的收入來覆蓋。然而,國情決定了我們的醫療體系需要承擔遠超其成本的負擔,**無法為其提供足夠的資源。所以就產生了矛盾。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的做法就是降低成本。**通過扭曲生產要素定價的方式,強制將醫院和醫護人員的常規性收費降到乙個較低的水平。這是沒有辦法的,壓低成本只能從硬體和軟體兩個領域動手。在硬體方面,**可以提供一些優惠,如免費劃撥土地、提供一些水電等方面的減免,但這些遠遠不能彌補醫院建設和運營的巨大開銷。所以只能通過軟體護人員的常規性收費標準。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成本不能消失,只能轉嫁。你壓低了醫護人員的常規性收費標準,那就會導致乙個後果,優秀人才不願意從事醫生和**的工作,就算從事也只會敷衍應付。也就是說,醫護人員拿到低薪收入的同時,提供的醫療服務質量也會相應降低。國家資源有限,所以中國的醫療體系無法為每個人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因此,只能通過壓低醫護人員常規性收費標準,逼他們以更高的工作強度來彌補單次收費低廉的不足。這樣,醫療體系就能夠服務全民,並得以維持下去。雖然這樣可以保證所有人都能看病,但並不能保證所有病人都能得到應有的服務。這種情況下,只能靠醫院自己解決問題,讓他們靠自身能力創收。於是乎,創收的手段就是以藥養醫,或者提高醫療裝置器械的使用費,創收的物件就是廣大病人。

除了國家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援醫療體系的建設和運營之外,這也涉及到醫療服務的個性化。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需求,而國家必須提供統一化的服務。但在實際操作中,好的醫藥裝置和藥物**昂貴,國家無法承擔成本,所以只能將這個決策權下放給醫院,讓他們根據病人的需求和財務能力,提供不同水平的醫療服務並獲得盈利,以維持自身的運營和發展。

然而,一旦將盈利的職責下放給醫院,牛鬼蛇神自然就會浮出水面。醫院為了創收會不擇手段地提**格,這對病人來說是不公平的,同時也使得**無法有效監管醫療機構超出道德底線和原則的行為。這就導致了醫療機構系統性的腐敗問題。

為什麼現在國家開始進行系統性的整頓呢?原因主要有幾方面:

首先,國家實力不斷增強,能夠向醫療體系投入更多資源;同時,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漸。國家通過醫保體系的建設,將醫療開支納入統一的資金池,為提供統一化的高質量醫療服務提供了資金支援。

另一方面,醫療體系的成本開支大幅降低。醫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硬體條件已經得到極大改善,同時國產醫療器械裝置水平也在不斷提公升,這降低了醫療體系所需的硬體成本。在這種情況下,醫療體系的改革有了條件,國家可以提供更優質的標準化服務,不再需要醫院自主創收的空間。

醫療反腐的目的不僅是填補財政和醫保的虧空,更重要的是削弱醫療利益集團,使其從醫療改革的阻力轉變為助力。由於醫療利益集團在這些年發展壯大,勢力根深蒂固,他們依靠過去的醫療體系和模式來獲取利益。當整個醫療體系發生改革時,醫院的盈利屬性將大幅削弱,自主創收的功能將減弱。這意味著醫療利益集團的利益渠道將遭到療裝置和藥物只能進入**集採,**也必須按照**集採**,醫療利益集團將無法獲取回扣。當醫生的收入與開藥、開檢查脫鉤時,他們將無法通過亂開單子來獲取利益。這是絕對打擊醫療利益集團的方式。

可以想象,一旦改革開始,利益集團肯定會竭盡全力阻止甚至破壞。這時候,**可以進行一場反腐,先抓住一批重要的人物,然後讓其他人坦白交待,上繳非法所得。接下來,他們可以回到醫院繼續為醫療體系的執行做貢獻,如果他們在醫院工作中表現得力,那麼不會受到責難。但如果他們躺平不作為甚至破壞醫療改革,那麼他們成為罪證確鑿的腐敗分子。這樣一來,醫療體系不會崩潰,而且醫療利益集團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

普通的醫護人員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收入會受到影響。由於醫保的穩定,硬體成本的降低,**可以提高對醫護人員的開支,所以他們的收入將醫院行政人員將無法繼續從醫院的創收中獲利,由於醫院自主創收能力的削弱,他們的收入可能會大幅度減少,甚至逐漸與當地普通事業單位的人員待遇接近。

總體而言,這次醫療改革將對經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當廉價且優質的醫療服務體系建立起來後,廣大民眾的醫療負擔將大大減輕。當人們不再受制於醫療問題時,社會消費力的制約因素將消失,內需將得到強力拉動,經濟內迴圈也將因此獲得充足的動力。

關注老李,普通人視角的熱點解讀!

醫療反腐和普通人息息相關

最近,醫藥行業的腐敗問題頻頻 醫療反腐進入深水區,各種新聞簡直就是撕破了那層最後的遮羞布。你說藥企之間暗箱操作,醫院採購談判桌下交易,這事兒你又不是一次兩次知道了。但令人唏噓的是,醫患關係也隨之一落千丈。有資料表明去年醫患糾紛數量增加了30 其中發生暴力事件的比例增長甚至達到了驚人的50 醫生被打的...

普通人如何改「命」

普通人如何改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但是有些人卻發現自己的命運似乎注定了要平凡無奇地度過一生。然而,事實上,我們的命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成長角度 社交環境 資源環境和認知環境來實現改命。首先,我們需要從自己的成長角度入手。乙個人的成長角度決定了他的人生觀 價值觀和世界觀...

普通人要如何改變命運

什麼方法可以改變命運 在乙個不算太富裕的小鎮上,住著乙個叫小明的孩子。他的父母經營著一家小雜貨店,生活雖然艱辛但還過得去。小明從小就有著不服輸的精神,他渴望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那麼,小明要怎麼做才能實現他的夢想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小明在鎮上的一所普通學校讀書,他成績優秀,尤其是數學和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