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視界丨弘揚塞罕壩精神 推進全面綠色轉型

2023-08-30 13:20:31 字數 2311 閱讀 6032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2023年8月在河北承德考察時,**總書記強調:“要傳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業,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

弘揚塞罕壩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上世紀60年代,塞罕壩機械林場建場。塞罕壩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建起了百萬畝林海。如今,塞罕壩機械林場森林覆蓋率已達82%,森林資產總價值已超200億元。依託百萬畝森林資源,周邊超4萬名百姓受益。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者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蹟,獲得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機械林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稱號。2023年,**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蹟作出重要指示,稱讚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塞罕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大精神力量。**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必須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弘揚塞罕壩精神,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黨的二十大提出,到2023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要發揚塞罕壩人艱苦創業、迎難而上的優良作風,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鼓勵支援綠色消費,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錨定綠色低碳前沿技術,加快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示範,強化綠色低碳發展的技術支撐;聚焦風電、“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前沿領域,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公升級,通過應用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高階化、綠色化;優化能源結構,推動資源能源高效利用,加大清潔能源替代力度。

倡導綠色消費,引導形成綠色生活方式。綠色低碳發展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需要增強全社會綠色消費意識,提高全社會對綠色生活的認同。要在需求側著力構建多元協同的碳普惠市場,積極宣傳節約集約的綠色生活方式,推廣綠色產品、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等,將碳普惠機制以核准獎勵形式與生活商品、積分搖號、榮譽評定等進行掛鉤,引導消費者購買環保、節能、低碳的產品,推動綠色生活方式成為社會新風尚。

弘揚塞罕壩精神,形**人愛護、保護環境的濃厚氛圍。

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今後5年是美麗河北建設的重要時期,我們要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挖掘塞罕壩精神的豐富內涵,營造人人愛護、保護環境的濃厚氛圍,增強全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匯聚磅礴力量。

在氛圍營造上,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創新宣傳載體和方式,有效激發群眾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持續增強全社會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動性,形**人關心、支援、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在行動主體上,要充分調動各個社會群體的積極性,引導所有人做生態保護的踐行者。青年群體對保護生態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行動意願,是愛護、保護環境的重要力量。要積極引導他們從我做起,自覺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凝聚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強大青年力量。

在實踐機制上,要建立完善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機制,完善有利於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環境保**律法規。比如,碳普惠機制有著增強保護生態環境內生動力的重要作用,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未來要加強頂層設計,利用“網際網路+大資料+碳金融”等方法,圍繞破解碳普惠機制存在的資料確權困難、激勵效果有限、市場化執行程度較低等問題持續發力,通過商業激勵、政策鼓勵、認可獎勵和市場交易等方式,引導全社會樹立綠色低碳意識,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劉宜卓 金福子。

關注河北**,了解更多權威資訊。

理論視界丨做有理想 敢擔當 能吃苦 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盧翠榮。青年是祖國的未來 民族的希望。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青年 關懷青年 信任青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薪火相傳 後繼有人 興旺發達的戰略高度出發,對青年的發展給予親切關懷,傾注了大量心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 立志做有理想 敢擔當 能吃苦 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讓...

國研視點丨中國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路徑

攝圖網。張瑾 陳笑。2015年,總書記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第一次提出,和平 發展 公平 正義 民主 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真誠呼籲,世界各國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全人類共同價值凝聚了各國文明從豐富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

新華視界丨大熊貓“叻叻”在新加坡慶祝兩歲生日

8月14日,在新加坡河川生態園,大熊貓 叻叻 在兩歲生日慶祝活動上進食。叻叻 是新加坡首只本土出生的大熊貓。新華社發 鄧智煒攝 8月14日,在新加坡河川生態園,大熊貓 叻叻 在兩歲生日慶祝活動上進食。叻叻 是新加坡首只本土出生的大熊貓。新華社發 鄧智煒攝 8月14日,在新加坡河川生態園,大熊貓 叻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