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僅為從四品,對地方官來說,卻是難以逾越的天花板

2023-08-09 22:13:04 字數 1887 閱讀 3280

在清代,地方文官制度有明確的檔次劃分。其中,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位於第一檔次,被視為“地方大員”。接下來是鹽運使、各分守道、分巡道及知府,他們位於第二檔次,是“中級**”而知州及以下的職位歸入第三檔次,被稱作“基層官”。

如果從品級角度分類,一品至正三品屬於第一梯隊,只有達到三品的**才有資格被稱為“大臣”。三品至從四品是第二梯隊,他們是地方行政系統的核心成員。而正五品及以下則是第三梯隊,他們在體制內的地位相對較低,發言權也有限。

在這樣的制度下,每個檔次的**都有固定的公升遷路徑。在同乙個檔次內,**的晉公升相對比較容易。例如,從知縣晉公升為散州知州,再從散州知州晉公升為直隸州知州。但如果要從直隸州知州晉公升為知府,或從道員晉公升為按察使,那麼晉公升的難度就會顯著增加。

以從四品的知府為例,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清代地方官的晉公升制度。

知縣崗位能熬死90%

知縣職位是數量最多,成分也最為複雜的乙個群體。整個清代中期,全國的知縣數量達到了1300餘人。由於數量很多,所以在授職方面也較為寬鬆,既包括了進士、舉人、蔭生、貢生、監生,也包括了捐納和雜職等非傳統途徑。

儘管如此,知縣職位的公升遷難度卻非常大。從吏部的相關規定來看,知縣要想晉公升,必須滿足若干條件:首先,其出身背景要夠硬,如是翰林或進士出身的會有優勢,因為這兩種出身的**數量較少,被視為王朝的精英;其次,需要在朝中有關係網,這對於進士尤為重要,因為他們被稱為“天子門生”並且在會試、殿試中能夠結識到朝中的高階**;第三,政績要有所突出,特別是在錢糧和刑名這兩個方面;最後,年齡不能太大

實際上,這四個條件雖然各自看似不高,但要全部滿足就變得相對困難。再加上可能遭遇的其他意外因素,如健康問題或家庭變故,使得大多數知縣在仕途中難以再進一步。

因此,大約90%的知縣在整個仕途中都難以超越正七品這一關。他們最多也只能從簡缺調至要缺,或從經濟較差的地區調至經濟較好的地區。

知府幾乎是地方官的天花板

而知府職位幾乎是地方**能夠達到的最高層級。清代中期,全國的知府總數為188人。但到了這個層級,選擇知府的權利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皇帝手中。在眾多知府中,有超過一百個職位需要經皇帝親自同意才能任命。

這樣的制度意味著知府的選拔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皇帝的個人喜好,他們常常選擇那些他們熟悉的人。這也是為什麼清代知府中很少有從基層一路晉公升上來的**的原因。大部分知府或是從京師的六部空降,或是從翰林院調來。

綜上所述,知府幾乎是地方**的終點。從知縣到知府的晉公升之路充滿了競爭和不確定性。

末伏養生四大法則,讓你從內到外煥發活力!

末伏是三伏天的最後乙個階段,通常持續10天左右,是夏季和秋季的過渡期。末伏時節,天氣雖然已經進入立秋,但白天依然炎熱,早晚卻有些涼爽,晝夜溫差較大。這種氣候變化容易導致人體的脾胃功能失調,暑濕內盛,免疫力下降,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因此,末伏養生很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末伏...

《銀樓金粉》之尚鏗,從三妻四妾到引火自焚

作為 尚銀樓 的大老板以及尚家的掌權人,尚鏗無疑是最具領導力與威信力的乙個,他坐擁萬貫家財,家裡妻妾成群,幾乎所有的人都因為懼怕而在討好他 諂媚於他。但尚鏗的下場很慘烈,他 於熊熊烈焰之中,和尚家列祖列宗的靈位一起被燒成灰燼。而他死後,尚家的掌權人則成了尚鏗早已厭棄的大太太賽小蝶,而尚銀樓則交給了尚...

克服人性弱點 從《西遊記》師徒四人的成長歷練之路取經

細過微闕,人情之所必有。西遊記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流傳了幾百年,一直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它以瑰奇的想象 生動的故事,極富個性的人物塑造出名。外表披了一層玄奇怪幻之色彩,極富魅力吸人眼球的的神話外衣。然而,在這些奇幻的故事的背後,也揭示了人在天道自然與歷史洪流的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