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買乙個丫鬟折合人民幣幾萬?買了可以讓她幹啥?

2023-08-09 22:03:03 字數 5501 閱讀 8389

►古代丫鬟是封建社會的歷史產物

古代的丫鬟就是富貴人家的婢女,這些婢女大多都是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被賣到大戶人家,主要工作就是服侍主人家。婢女年輕時稱丫鬟,年紀大了就稱嬤嬤。

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被視為男性的附屬品。即使富貴人家出生的女子都不能隨便拋頭露面,何況出身貧困的女子,被當作買賣進行交易並不罕見。

古代的丫鬟是一種特別的職業,能說明她們身份就是低人一等的賣身契。作為一種職業,並不是所有丫鬟都有工資可拿,有的被賣給主人後一日三餐溫飽就是她們得到的報酬。

即使有工資可拿,古代丫鬟的社會地位依然是社會最底層,從被賣給主人家的那天開始,就失去了人身自由,像一件物品一樣成為主人家的財產,主人的喜物就是他們最終的歸屬。

丫鬟身份卑微,她們的命運掌握在主人家手上。這就是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家奴和丫鬟有工資,也不代表可以享受平等的待遇,只有任勞任怨過完一生。

家裡有丫鬟的都是非富則貴的大戶人家,丫鬟們大多都是從市場上買來的,剛買回時一般都是十多歲的小女孩,從小跟著主人,負責家裡的家務活兒或者近身侍候。

►買乙個丫鬟到底需要多少錢?說出來的真相讓人吃驚

明朝時期,買乙個丫鬟只需要3兩銀子,明代的**折合**民幣1兩等於660元,3兩銀子就是不到2000元。

2000元買個丫鬟可以讓她伺候一輩子,然而換到現代2000元可以幹什麼?能買到乙個員工死心塌地為你服務一輩子嗎?這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我們不是以貨幣價值衡量古代丫鬟,而是本身這種把人當成商品售賣的行為,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關係。

再以清朝為例子,康乾盛世近100年的歷史中,每個階段買丫鬟的**都不一樣。康熙晚期,買乙個丫鬟大概需要5兩銀子。

清朝的1兩**折合成現在人民幣是750元,5兩就是3750元人民幣。這個**就能買到乙個能幹漂亮的小姑娘,還是有許多家庭為等5兩銀子救命或是吃飽飯就賣了自己的女兒。

到了雍正時期,買賣丫鬟的**翻了2倍。乙個丫鬟的身價大概是16兩銀子,折合成現在人民幣就是12000元。身價抬高只證明主人家財富增長了,並不能改變丫鬟的卑微命運。

乾隆晚期清朝開始走向衰落,買賣丫鬟的**回落到正常**,差不多均價在5至6兩銀子左右,相當於現在人民幣4000元。

所以說買乙個丫鬟的**,跟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關係,國富民強了許多的達官貴人需要丫鬟伺候,供大於求自然單價會有所**。

這裡講的丫鬟一般都是普通的粗使丫鬟,就是家裡上上下下的活兒都得幹,據資料記載,明清兩代買乙個普通丫鬟折合人民幣大致在2000元至5000元不等。

不包括特別漂亮,或有特長技藝的丫鬟,更不包括買回家做妾做小老婆的,總之水漲船高,許多因素會影響到古代買丫鬟的**,條件好的可以賣到幾十兩銀子大約人民幣四五萬元。

►清朝買乙個丫鬟的**與年紀和長相有密切關係

按理說買個婢女回來侍候人,只要是個正常人就可以,可是財主們十分在意丫鬟的年紀和長相,還要計算投資成本也就是價效比,他們要的不只是會幹活兒,還要長得漂亮。

清朝的丫鬟以13歲為分界年齡,因為13歲以下的女孩未成年,勞動力和各方面的技能都不如成年人,買回去還要養幾年才長大**,所以年紀小於13歲的丫鬟**比較低

到了14-17歲,按照現代的觀念這也只能算是少年,可是在古代這是人生當中的花季年齡,買回來就可以幹活兒這也是節約成本,要是姑娘人長得漂亮,自然可以賣個好價錢。

主人家買回來的丫鬟,一般都是終身制的,賣身契上的買賣**就是贖身**,如果遇到主人心善,或是賣到了好點的大家族,一般都會有工資,存夠錢可以給自己贖身。

如果遇到不給工資只管一日三餐溫飽的,只有自求多福,遇到好心的貴人搭救自己,可以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否則就是一輩子為奴為碑。

►丫鬟的工作枯燥而繁重,基本工作是全天候服務主人家的飲食起居

就普通家庭的丫鬟而言,一般是早上寅時就要起床,辰時之前為主人家準備好早餐,然後伺候主人洗漱,白天的時間要幹一些日常家務活兒,直到晚上夜深主人家休息後才能收工。

總之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丫鬟負責,洗衣做飯,打掃衛生之類的髒活累活都得幹。這對於貧苦出生的女孩子,不怕辛苦只要能夠解決溫飽,不受到非人的待遇,也算是安穩生活。

如果只是辛苦,換到現代這種苦差事也不少,畢竟為了生存在所難免。不同的是,我們現代人有更多職業選擇,而古代丫鬟沒有人身自由。

►丫鬟的工資,是看主人家的家境情況

紅樓夢》裡的丫鬟們都是有月例銀子,襲人作為寶玉的大丫鬟想來月例銀子不會少,所以最後賈家破落後,她可以回家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就是因為她有一定的積蓄。

晴雯在離開賈府時,已經存有三四百兩銀子,假設《紅樓夢》的年代場景是明朝,晴雯的存款折合**民幣是近30萬元。

可是到了清朝晚期,在曾國藩家裡做丫鬟每月的例銀就只有1兩,清朝晚期的1兩銀子折合人民幣就只有200元。

雖然曾國藩是重臣,但家裡並不富裕,他家的丫鬟一輩子也存不了幾百兩銀子,這與《紅樓夢》裡的大家族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森嚴,丫鬟也分等級,不同等級不同職能。各個的等級所幹的工作不同,其收入也就不同。

►丫鬟的等級不同,最終的命運也不同

最低等是粗使丫鬟,她們主要是身強力壯可以幹一些粗活兒,也可能是因為樣貌遜色,只能被派去乾重活,她們就靠自己的力氣生存下去。

第二級是全灶丫鬟,就是廚娘。在主人家專門負責燒火做飯,烹飪美食給主人享用。民以食為天,通常這種丫鬟還是比較討主人家的歡喜,誰會讓看不順眼的人天天給自己做飯呢?

第**是貼身丫鬟,這就相當於是主人的親信。除了樣貌不能失禮於人,還要機警聰明。每天跟著主人進出,裡裡外外的都得八面玲瓏為主人分憂解難。

能做到貼身丫鬟,還是有出頭之日。因為長期在主人身邊近身服侍,自然與主人的感情好一些,如果沒有明顯過錯被罰,一般會有兩種出路。

一是到了婚配年齡,主人會張羅給她許配乙個好人家,或是賞賜一些財物,與自己心愛的人遠走高飛,從此獲得人身自由開始新的生活。

二是被主人繼續留在身邊,隨著年齡增長被公升職為“嬤嬤”,“嬤嬤”作為家裡的老丫鬟,

不但要加工資,還會受到主人家的尊重,長期的主僕關係總有幾分薄面。

總之貼身丫鬟相當於我們現代的精英白領,當能力和資源積累到一定程度,無論是繼續打工享受公升職加薪,還是出來追求自由去創業,都是乙個好的歸宿。

所以我們在古裝電視劇集裡會經常看到一些貼身丫鬟的命運都是與主人**在一起的,比如《甄嬛傳》的流朱和浣碧石是甄嬛的貼身丫鬟,就可以隨著主人一起入宮。

準確地說,年輕的貼身丫鬟多數也是陪嫁丫鬟,陪著女主人一起嫁到夫家。陪嫁丫鬟不能與通房丫鬟混為一談,兩者的區別是陪嫁丫鬟來自女主人家,通房丫鬟是男主人家安排的。

紅樓夢》裡平兒就是賈璉的通房丫鬟,她的工作就是身兼數職,首先是幫王熙鳳料理家務,其次是伺候賈璉的飲食起居,最後還要代替王熙鳳與賈璉行閨房之樂。

看起來通房丫鬟比陪嫁丫鬟的身份地位要高,其實不然。陪嫁丫鬟作為女主人的附屬品,只需要照顧好女主人,相對比較自由,也享有丫鬟中的最高待遇。

而通房丫鬟看似風光,與男主人有夫妻之實卻無夫妻之名。在封建社會,除了等級還有名分也很重要,沒有名分在男主人家沒有任何地位,這種日子比現代的小三還要艱難。

有人說丫鬟做得好,也能飛上枝頭做鳳凰。這完全是看自身能力和個人造化了,要跨越階級觀念與主人家平起平坐,必須得有超強的能力和情商,得到主人家的尊重和接受才可以。

如果說做通房丫鬟或是小妾得到的報酬可以幫助家人,那這也算是飛上枝頭做鳳凰,畢竟在古代作為丫鬟想要得到平等待遇很難,能改變生活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丫鬟雖是與主人家簽了賣身契被買來的,但主人家並沒有生殺大權

主人家可以壓榨丫鬟的勞動力,心情不好也可以打罵甚至折磨她,但無論如何,都不可以隨意草菅人命,作為奴才還是享有一定的法律保障。

唐代女詩人魚玄機因為失手打死了自己的丫鬟,最後被官府判了斬首。還有就是如果非丫鬟自願,主人家強行將其納入通房丫鬟或偏房妾室,可以把主人家狀告到衙門。

如果丫鬟被主人許配給家裡的家丁或男僕,他們生下的孩子叫“家生子”,這個孩子從一出生就是家裡的奴僕,長大了繼續無條件伺候主人家。

紅樓夢》中賈母身邊的鴛鴦就是“家生子”,她的父母從前是賈家的丫鬟和男僕,所以鴛鴦在賈家長大後,也在賈家做丫鬟伺候人。

古代法律雖然在一客程度上保護丫鬟們的人身安全,但壓迫與被壓迫的本質沒有改變,在這種嚴重的封建等級制度下,能改變命運的丫鬟很少,大多都成了封建社會的犧牲品。

總而言之,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讓女性沒有社會地位,出生貧苦家族的丫鬟們更是命運坎坷,在封建社會的枷鎖下,能解決溫飽活下去就是她們最大的希望。

新時代的女性可以享受男女平等,可以有更多的職業選擇,時代的進步必將拚其糟粕,只有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係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中國最神奇的村莊 乙個在懸崖乙個在邊境

中國最神奇的村莊 乙個在懸崖乙個在邊境。中國擁有眾多風景秀麗 獨具特色的村莊,其中有三個村莊以其獨特之處而被譽為中國最神奇的村莊 乙個建在懸崖上 乙個位於邊境線上 還有乙個被稱為 首先是位於山西省的 懸崖村莊 這個村莊名為 五台山西柏坡村 位於五台山的西南麓,建在一座巍峨的懸崖上,僅有一條懸崖道路通...

在乙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小熊遇到了乙個特別的人

在乙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小熊遇到了乙個特別的人,他們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小熊和這個人的第一次相遇彷彿是命運的安排,讓兩顆原本飄盪的心,在那一刻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個人,我們暫且稱之為小兔。小兔和小熊的初見,就像是一場美麗的偶遇。陽光下的那一抹笑容,一瞬間穿透了小熊的心靈,讓他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動心。小...

壓力依然在,只是換了乙個模樣而已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上學那會雖然老師有解讀過,但也覺得沒什麼,就是為了知道答案,做好考題,並未想太多。隨著大學畢業,面臨著就業 生活等壓力,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為生活奔波,無暇顧及其他。回想上學那會的豪言壯語,結合現實的降維打擊,越發覺得自己只是溫飽線上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