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美國,就像是滅亡前的明朝”?基辛格這話,到底啥意思?

2023-08-25 21:33:37 字數 2644 閱讀 7597

美國現在的狀況,竟然被重量級人物基辛格用滅亡前的明朝來形容,這到底意味著什麼呢?雖然大多數人可能覺得美國和明朝之間沒有任何聯絡,但基辛格卻將其**在了一起。在2023年2月的一次訪談中,基辛格表示:“現在的美國像極了滅亡前的明朝,如果再不做出任何改變,如果再一意孤行,將要面臨很悲慘的結局,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也是不想要看到的。”那麼,滅亡前的明朝和現在的美國到底有多大相似度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從明朝的萬曆年間開始說起。當然,在較早的階段,明朝和美國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明朝是由一位和尚加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建立的,而美國則是由一群被排斥和流放的清教徒建立的,他們乘坐五月花號船漂洋過海,而喬治·華盛頓則成為了代表人物。此外,明朝還發生了靖難之役,而美國則經歷了南北戰爭——這兩場內戰都使大明和美利堅重新塑造了自己的面貌。

而明末和現在的美國則有著三大相似之處。首先是政黨之間的瘋狂爭鬥。萬曆年間,為什麼朱翊鈞(萬曆)三十年不上朝?答案是政黨之爭。最初的爭鬥是東林黨與齊、楚、浙三黨之間的競爭,結果東林黨獲勝。然而,他們的勝利卻迎來了更為可怕的對手——內閣大學士魏忠賢及其閹黨。明朝末年的政黨鬥爭既離奇又瘋狂。現在的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爭鬥也是如此。川普在敗選後發動了衝擊白宮的事件,這顯示出兩黨鬥爭的極度激化,甚至連民眾都被撕裂和對立。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第二個相似之處是三大征消耗了大量資源。在萬曆年間,最著名的就是萬曆三大征。分別是對寧夏、朝鮮和播州的軍事行動,導致明朝耗盡了財力。類似地,美國也進行了三大征,即對伊拉克、阿富汗和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這三場戰爭之後,美國也陷入了財政困境,國債飆公升至32萬億美元。這表明“窮兵黷武”是乙個無法持久的策略。

第三個相似之處是明朝發生了梃擊案,現在的美國則有川普的出庭案。明朝梃擊案是指張五兒持木棍襲擊太子朱常洛的事件,而美國的出庭案則是指川普受審。川普雖然不再是美國**,但作為下一任**的競選者,他遭到了針對。這表明無論是明朝還是現在的美國,內部的鬥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那麼,為什麼基辛格使用明朝滅亡前的例子來形容現在的美國呢?這可能有三個原因。首先,基辛格對現在的美國表達了失望或期望。他對現在美國的不祥之兆感到焦慮和無奈,他希望美國能夠及時警醒並進行必要的改變,以避免面臨悲慘的結局。

其次,他仍然將美國與中國進行對比。為什麼在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明朝滅亡前的一些警示和教訓,以及美國可能面臨的類似問題。他可能認為,通過引用明朝的例子,可以更清楚地向美國人民傳達他的觀點和擔憂。

最後,基辛格可能希望通過這個比喻激起美國人民對國家前途的關注和重視。他可能認為,美國與明朝一樣,可能正在走向自己的滅亡邊緣,而這一點需要引起人們的警覺和行動。

總之,基辛格將現在的美國與滅亡前的明朝進行了比較,並提出了警示和憂慮。這個比喻雖然可能有一定的誇張和簡化,但它也提醒了我們需要關注和思考美國當前面臨的種種問題和挑戰,以及我們是否要採取行動來改變現狀。

“現在的美國,宛如滅亡前的明朝”?基辛格這話,到底啥意思?

明朝和當今的美國之間看似毫無聯絡,但是基辛格卻在一次訪談中將這兩者 在了一起。他說 現在的美國像極了滅亡前的明朝,如果再不做出任何改變,如果再一意孤行,將要面臨很悲慘的結局,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也是不想要看到的。這樣的說法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到底現在的美國與滅亡前的明朝有何相似之處呢?首先,要尋找兩者...

孫皓革新虎頭蛇尾,東吳滅亡前最後的迴光返照

由於東吳末代君主孫皓在史書上留下了荒淫暴戾的形象,導致後人在重讀這段歷史時往往對他的一些閃光點忽視不見。事實上孫皓雖然是個暴君,但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從某些角度來看,他可以說是三嗣主中的佼佼者。在孫權之後的三個皇帝中,孫亮前期是全公主和孫峻的傀儡,後期則是孫綝的傀儡,以至於遭到廢黜 而孫休雖然一度剷...

明的不行來暗的!美國“晶元禁令”不會公開,傷害他人報復中企?

近年來,華為在5g領域的迅猛發展引起了美國的警惕。自2018年華為5g誕生以來,美國便開始對華為及其他中國企業展開禁售與限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措施就是美國的晶元禁令,將超過1100家企業和實體列入了 限制清單 這一舉措直接導致了這些企業無法獲得美國技術體系的合作,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