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 台積電把握一切要點,大陸晶元業缺乏先進的機遇!

2023-08-09 20:53:00 字數 3450 閱讀 9949

美國《紐約時報》最近採訪了台積電公司的創辦人張忠謀,長達三個多小時。

在接受採訪時,張忠謀坦白說,他已經成為了乙個美國人(他於2023年取得了美國國籍)。

即便是現在,他所建立的台積電,也處在“科技冷戰”的核心地帶,他仍然不相信,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有什麼可以超越他們的技術。

張忠謀說:"全部的鑰匙都在我們手裡。只要我們抓住了他們的把柄,他們就再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這句話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人都不清楚,張忠出生於2023年,如今已經九十二歲了。

那麼,你是不是因為不常上網而變成了乙個老頭子?

張忠謀台積電。

說起台積電,就不能不提「台灣晶元之父」張忠謀先生。

2023年生於浙江寧波的張忠謀,成長於那個年代,十數年來為逃避戰爭而不斷漂泊;

他於2023年去美,在1000名學生中,他是惟一乙個中國學生,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

畢業後,他調任至麻省理工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並在斯坦福的電氣專業取得了博士、本科及碩士的文憑。

張忠謀在一九五八年加入美國德州儀器,在那裡幹了二十五年,當上了公司的副總,成為公司裡除了老總之外的三把手。

那時,在公司裡,半導體產業佔據了公司百分之五十的份額,全球六十萬雇員,有一大半在張忠謀手下。

但即便如此,在54歲那年,他依然拒絕了豐厚的薪水,返回台灣,並成為了那一年的 ict主任。

到了一九八七年,他又成立了台灣積體電路生產商,簡稱台積電。

那個時候,半導體行業的慣例,就是一條縱向一體化的生產線,它們不僅要負責晶元的設計、製作,還要負責之後的測試和包裝。

而張忠謀,則為台積電,創造了一種新的晶元加工方式。

說白了,就是把晶元公司的精力放在研發上,把生產上的事情丟給台積電去做。這可不是一般的工廠,台積電需要自己研發新的技術,才能讓自己的產品,繼續走在世界前列。

這將會顛覆整個世界的格局。

有趣的是,儘管台積電是一家台灣公司,張忠謀卻把“美國魂”灌輸到了它的身上:舊東家德州裝置的經營經驗,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授權技術,還有大批從美國回國的英才。

例如台積電的第一位首席技術官胡正明,他的得意**梁孟松,離開了 amd,加入了台積電,成為了加州伯克利大學的一員。蔣尚義,這位研究開發總監,曾經供職於德州儀器和美國的惠普…

即便沒有人認為這是一條可行的道路,但事實也證明了它是正確的。

據集邦公司的調查,台積電於二○○二年二季,以53.4%的占有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晶元製造廠商。

其次是三星,只有16.5%的市場占有率。

而且台積電在7奈米、5奈米,以及3奈米、2奈米等先進工藝上,也佔據著世界領先的位置,可以說是一家獨大。

打個比方,不管是高通,蘋果,聯發科,華為,在5 nm製程工藝上,全都要仰仗台積電。

台積電科技成果。

台積電在台灣省的地位究竟如何?

根據我們的統計,台灣省在2023年的時候,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市場規模,大概在七千億左右。

光是台積電一家,就賺了一萬五千五百七十七點五億,相當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半壁江山。

台積電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有許多原因,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在 euv光刻技術上的應用,並在產品合格率與粉塵治理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你們都聽說過摩爾法則嗎?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會在兩年內提公升一倍。

打個比方,你花了兩年的時間,花了這麼多的錢,你就可以再花這麼多的時間,換一款新的,而且功能還會提公升一倍。

而要做到這一點,阿斯麥的 euv光刻裝置,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它們效能不錯,但對裝置的清潔程度,也有很高的要求。

即使是一粒微粒,都會對製程效率造成極大的影響。

台積電則創造性地使用了一項名為“乾法 euv光膜清潔技術”的新技術。它不但能迅速清除降塵,還能精確地找出灰塵的源頭。從而徹底杜絕灰塵。

根據有關資料。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將10000塊**矽片上的粉塵。從原來的幾百塊降到幾塊。粉塵的發生率下降到百分之九十九。

所以台積電生產的晶元。都是以極高的成長性而著稱。打個比方。7 nm製程工藝的合格率能在百分之九十五到百分之九十八之間,三星的合格率才百分之六十。

而且阿斯麥跟台積電有很深的合作,能為台積電提供更多的 euv光刻機,所以他們在晶元製造領域,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

但現在,張忠謀說出了“台積電掌控了一切核心技術,華夏的晶元技術,根本不可能走在前面。”這句話,無疑是誇大其詞。

要知道,這些年來,華夏的半導體產業,可是蒸蒸日上。

就拿中芯國際來說,他們的技術進步很快,跟台積電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但因為他們沒有更先進的 euv光刻機,所以他們的技術進步,也不慢。

而國內的光刻機,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根據美國方面的統計,在2023年,美國佔據了全球的48%,南韓佔據了全球的19%,日本、歐洲則佔據了全球的7%,中國則佔據了全球的7%。

事實上,我們的產量已經超過了20%。

中國內地的中芯國際、華虹集團、晶合整合等三家晶元製造公司躋身前十強。

而中國的十家半導體製造公司,包括華為、海思、紫光和韋爾在內,也都躋身其中。

中國的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等三家公司躋身前十強。

我們的產品,從設計、生產、測試,都在逐步提公升。這是乙個很好的突破。

因為這是人工合成的,而不是上帝創造的。

而台積電,則在美國建立了工廠,投入了上千億的資金,還提供了大量的技術人員,幾乎形成了乙個“美積電”的形象。

所以,我們只要按部就班,台積電就沒辦法阻止我們。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 台積電已獨佔核心技術,大陸不可能翻身!

近日,台灣半導體巨頭台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在接受採訪時發表了一系列讓人震驚的言論。他聲稱台積電已獨佔核心技術,大陸不可能在半導體領域翻身。這番言辭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在此,筆者將以瑞克編輯的立場作為觀點,對張忠謀的發言進行分析和評論。瑞克編輯認為張忠謀表面上對美國示好,實際上擔憂中美對台灣問題發生...

張忠謀言辭堅決 大陸市場讓美國無法左右台積電

張忠謀言辭堅決 大陸市場讓美國無法左右台積電。這些年來,台積電一直是美晶元行業最大的競爭對手,因為美晶元行業的資金投入太多,生產成本太低,所以台積電掌握著美晶元行業百分之九十的訂單。但隨著美國加大對工業的投入,台積電的地位,也在不斷的下降,但張忠謀說,中國的市場,讓他們不得不拋棄台積電,這是不是真的...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中國大陸有辦法反擊美“卡脖子”的文章

近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接受 採訪時表示,中國大陸有辦法反擊美國對半導體產業的 卡脖子 行為。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製造企業,台積電的聲音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美國一直在加強對中國大陸的科技封鎖和制裁。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美國 不斷加大對中國大陸企業的限制,試圖削減中國大陸在晶元製造方面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