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造鋸 談聯想能力

2023-08-09 23:03:06 字數 1773 閱讀 6925

所謂"聯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這是人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常用的思維方式。聯想能力的提高,可以開闊思路,使思維活躍,對於學好功課和將來長大進行創造性的工作都很有好處。

我國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建築工匠、創造發明家,名叫魯班。他是春秋時候的魯國(今屬山東)人。他的原名叫"公輸般",因為他生在魯國,"般"與"班"字同音,所以人們又稱他為"魯班"。魯班非常聰明,曾經製造古代作戰用的雲梯和磨粉的石磨,相傳又發明了木作工具。過去,木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由於魯班木工技術高超,誰也超不過他,所以,後來人們就把在行家面前炫耀自己的本領稱作是"班門弄斧"。現在,人們有時候還把"班門弄斧"這個成語作為在行家裡手面前的自謙語,表示謙虛的意思。

據傳說,魯班生活的時代還沒有鋸木頭的鋸,木工們做木工活兒全憑一把斧子。有一次,魯班為了完成一項建築任務,需要木料比較多,魯班就帶他的徒弟上山砍木材。一連砍了好幾天,師徒二人都累得筋疲力盡,木料還是供不應求,魯班心裡十分著急。

這天,天還沒有亮,魯班就進山砍木材。砍著砍著,一不小心,他的手被一種又寬又長的野草葉子劃破了,還流了許多血。魯班想:這是什麼樣的草葉子這麼鋒利呢?

他摘下一片葉子一看,原來那草葉子兩邊都長著一排很鋒利的尖齒。他的手就是被那些尖齒給劃破的。這引起魯班很濃厚的興趣。

這時候,他又看到一棵野草上正爬著乙隻大蝗蟲。只見它那兩枚大板牙一張一合,很快地吃著草葉。眼看著,那野草葉子就被蝗蟲吃掉了一大塊。魯班覺得很奇怪:它怎麼會吃得那麼快呢?

魯班伸手捉住蝗蟲,仔細一看,發現蝗蟲的那兩枚大板牙上排列著許多鋒利的尖齒。原來,它就是用這種鋒利的小尖齒很快咬斷草葉的。

魯班把剛剛看到的兩件事連在一起,一下子豁然開朗。他是木匠,自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木作工具。他想:我何不仿造一件帶鋒利小尖齒的木作工具呢?

回到家裡,他立即動手,劈了一條毛竹片,又在邊上刻出一排尖齒,拿著在樹上去實驗。他來來去去地拉,幾下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了幾下,小樹幹竟然被劃出了一道深溝。他非常高興。

可是,好景不長,竹片太軟,拉了不一會兒,那小尖齒有的斷了,有的磨平了,無法再用了。

用什麼東西代替小竹片呢?魯班想啊,想啊,突然他發現身邊的斧頭,眼睛一亮:他有主意了!

他馬上朝一家鐵匠鋪跑去,請鐵匠幫忙給他打了一條有鋒利小尖齒的鐵片,又拿到山上去實驗。

魯班和他的徒弟一人把住一端,兩人配合好,在一棵樹幹上一來一去地拉起來。只見木屑像雪片一樣,隨著來來去去的鐵片,從樹幹兩側飛出來。不一會兒,就把一棵大樹的樹幹給割斷了。

木工用的鋸木頭的"鋸",就是這樣發明的。

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相信這樣一句流行的廣告詞同學們一定不會陌生。的確,今天的人類社會能夠有這樣的繁榮和進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類有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聯想和創新精神。

擁有豐富的聯想力和獲取知識一樣重要,插上聯想的翅膀會讓我們更好地在知識的園地中汲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