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青年成長,隨思

2023-08-09 05:42:23 字數 1480 閱讀 8598

在人生大部分的按部就班與不知不覺中,時間從每個人身上流過,有人收穫了理智與成熟,有人陷入了迷茫與困惑,有人困於懊惱與悔恨,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每個人都走在自己的人生時區里,在人生的前半段,彼此間的分野或許只是稍露端倪,往往在後半段,便會顯示出較大差異。大部分情況下,每個人都期待自己人生圓滿,富足悠然。然而現實裡,達到這種狀態的卻寥寥無幾。

可以說進入現代社會的每乙個成年人,都對金錢的重要性有所體悟,也明白圓滿的人生卻不只有金錢,而在於達成一種平衡,獲得平和。這種平衡關乎每個人內在與外在兩個世界。對大多數人而言,人生狀態包含工作與生活兩個維度,是對自己方方面面打理後外顯的狀態,是自身思維認知與行動實踐的結合,是內在世界的外化。而這一切的總的發端,都源於個人性格、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趨於固化之前。縱使我們可以通過之後的認知來反省與調整自身,但就像一篇文章一樣,其行文風格從開始的前一部分就已經開始確定了下來。

家庭,承載了我們每個人人生初期的階段,我們依託父母扎根於此,漸漸成長,直到自我意識開始劃出明確的、經濟的和情感的界限,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也侷限於此。有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也有對他們的一些不滿。曾經的溫暖舒適化為了某一時刻的埋怨甚至憤恨。

可以說,這種親子關係中內在情感上的變化,深刻影響了每個人之後的發展,作為乙個人的重要精神動力源頭之一,其重要性或許被我們所低估。因為從人的生理發展與成熟度的角度看,這一時期大約出現在17~35歲之間,或早或遲,對我們每個人而言總會出現。而這個時期,正是作為個體的我們,開始認識社會、接觸社會獲得反饋,形成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並穩固的重要時段。我們的性格、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就此基本定型,之後的人生不過是這套人生模式在社會中的展開,我們據此成為了我們自己。

成年之後的成長,無論我們如何認知公升級、破局破圈,無非是在這一大的框架模式下的修補與調整,不是說便絕不能推倒重來,而是這意味著非常的代價。從概率上來說,也同絕大多數人無緣。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渾渾噩噩下去也無可厚非,但當體悟到這股如同命運之手般的力量後,我們又會深感無可奈何。

世界是普遍聯絡的,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這一深徹的哲思提醒著我們,尤其在我們與家庭的緊密關係中,它深刻影響著我們每乙個人。在面對同樣性質的重要問題時,如何思考以及思考之後我們認同的結果,會在一瞬間將我們分化,由此在時間與行為的加持下,展開為我們不同的人生狀態。

我們在不斷的進化中,獲得了現如今的理性,要用理性來引導和駕馭情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在面對由理性、非理性因素及情感構築的複雜關係問題時,處理得穩妥且有益於我們今後人生的發展。

如何讓青年成為網路文明的中堅力量 他們有份秘笈

近年來,國家對於網路文明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通過正向引導,以及包括 清朗 專項行動在內的諸多舉措,對網際網路進行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平台自律程度不斷提高,同時,也有平台早已在多年發展中,趟出了一套自己卓有成效的生態治理模式,被當作範例供行業參考。7月18日,由 網信辦 文明辦 中共...

第二屆深港澳青少年成長峰會全面啟動

8月14日,隨著一聲清脆的哨響,深港澳青少年 男子 籃球邀請賽在深圳市龍華區未來小學開賽,第二屆深港澳青少年成長峰會全面啟動,來自深港澳三地的兩百多名青少年參加啟動儀式。深圳市龍華區人民 黨組成員 副區長趙妍妍出席活動並致辭表示,希望同學們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早日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棟梁...

株董路小學 師徒結對 助推青年教師成長

華聲 9月16日訊 通訊員 丁寧 為促進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充分發揮骨幹教師 傳 幫 帶 的指導作用,提高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株洲市蘆淞區株董路小學於9月15日舉行了師徒結對活動。活動中,學校工會主席肖妍宣讀了名師結對名單,明確了師徒結對職責。青年教師夏慧蓮代表徒弟們做了表態,表示將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