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滅大明王朝的李自成是否死於兵敗?究竟葬身何處呢?

2023-08-10 01:53:10 字數 1987 閱讀 1915

看古今故事,品百味人生。小李在這裡給各位看官請好了,您吃了嗎?小弟我今日多有詰難,囊中羞澀,如果我講的故事讓各位看官還算滿意,還請各位看官點讚關注多多支援~~小李在這裡祝大家順風順水,萬事大吉。

今天咱們要聊的是: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本名鴻基,崇禎二年(公元2023年)參加張存孟的起義軍。後義軍逐漸壯大,李自成被義軍稱為闖將,崇禎九年,被推為闖王。2023年,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的統治。而後不久,山海關一戰,農民軍遭吳三桂部和清兵的夾擊,大敗而歸,李自成匆匆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隨即放火焚燒明宮並撤出北京。

#真知計畫#李自成數戰數敗,轉戰南北,於2023年行軍至湖北九宮山時,遭地方鄉兵襲擊,李自成不知所終。直到現在,關於李自成的行蹤仍無確切說法。大致有兩種:“九宮山說”和“夾山說”。對於李自成在九宮山上死亡的記錄見於阿齊格向清廷的奏報和南明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奏報。阿齊格在奏報中寫道:“反兵逃竄至九宮山中,我軍隨後搜遍全山,不見李自成,李自成身邊的隨從共20人,被困,自縊而死。派遣一見過李自成者,前往辨認,但屍體已腐爛,不能夠看清,是生是死,繼續追查。”何騰蛟所寫的奏報說:“在九宮山已將李自成斬首,首級不慎丟失。”以後這兩封奏報成了多數研究史學人士的根據。

據《明史》、《小腆紀年》、《南疆逸史》等史籍記載,李自成到九宮山後,隊伍散去,李自成本人被程九百等鄉民所殺,同治《通山懸志》、嘉慶《湖北通志》都贊成此說。但是,20世紀80年代在湖北通山縣新發現的《朱氏宗譜》、《程氏宗譜》為“九宮山說”提供了新的證據。在新中國剛剛建立之時,曾掀起一場關於李自成葬身何地的爭論,最終李文治撰文考證李自成葬身之地為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郭沫若贊成此說法,學術界對這一結論也基本認可。因此闖王陵從通城縣遷移至通山縣九宮山牛跡嶺下。但是,九宮山說亦有兩點可疑之處,首先是“屍朽莫辨”,其次是上呈奏報的阿齊格和何騰蛟兩人當時並未在九宮山,是從手下將士嘴裡聽到訊息的。

首先對“九宮山說”提出疑問的是申悅廬,他認為李自成兵敗後並未死於湖北,而是在康熙十三年(公元2023年)老死於湖南省石門縣夾山靈泉寺。這個推斷主要依據是清朝時期湖南澧州知州何璘所作的《書李自成傳後》一文,何璘經過實地考察,詢問當地老人,認為李自成在九宮山並未死去,而是製造的假象,以迷惑追兵從而擺脫清軍。在從湖北公安逃到湖南澧州的過程中,大多數的部下見闖王大勢已去,便紛紛另謀生路。到安福縣境內,闖王甩開隨從十餘人,單獨來到夾山靈泉寺削髮為僧,也就是夾山靈泉寺的祖師“奉天大和尚”,法號“奉天玉”。李自成曾經稱自己為“奉天倡議大元帥”,其中“奉天玉”隱含“奉天王”之義。奉天玉和尚於康熙十三年(公元2023年)死於靈泉寺中。何璘親自見到了曾伺候過奉天玉和尚的老僧,據老僧講,奉天玉和尚在順治初年來到靈泉寺,說話帶有陝西口音。寺內還收藏有奉天玉和尚的畫像,與《明史》記載相符。留在澧州的起義軍餘部一直沒有推舉新的首領,也是由於李自成還健在的緣故。

清末民初著名學者章太炎贊同“夾山說”。他也到澧州進行過實地考察,還考察出李自成夾山隱居時,曾作詩百首來讚賞梅花,即《梅花百韻》,並蒐集到其中的五首作為駁斥“九宮山說”的依據。一些出土的文物成為“夾山說”最具權威性的證據。在澧州發現建有奉天玉和尚的墓地並有骨灰罈出土,20世紀50年代在奉天玉斷碑上發現有“子門徒已數千指中興”等句,完全是一派將領的豪言壯語。重修夾山寺時,又發現刻有《梅花百韻》詩的殘版,上面殘留九首詩歌;同時還發掘到“永昌通寶”銅幣(永昌是李自成大順政權的年號),刻有“永昌元年”字樣的竹製扇骨、銅製燻爐等。據史學家稱,奉天玉和尚墓出土的符碑上面,刻有四句四言偈語,十分接近於李自成的家鄉公尺脂的傳統隨葬符碑,其中有三句和在公尺脂地區出土的一塊符碑上的三句完全相同,這與石門的傳統發葬的習俗有明顯區別。

李自成到底是死於他人之手,還是兵敗潛逃,隱居老死,至今沒有確鑿的證據考研證明,還需要學者們進一步研究發掘。

《大明王朝》電視劇集中,為什麼朱元璋不殺常遇春?

朱元璋,這位明朝的開國皇帝,以其殘忍的手段和極端的統治方式而著稱於史冊。他在登基後,便對曾經並肩作戰的功臣們展開了血腥的清洗。南韓公李善長 丞相胡惟庸 宋國公馮勝 涼國公藍玉等眾多功臣,不是被毒殺就是被賜死,甚至像廖永忠 宋濂這樣低調的人也未能逃脫他的猜忌。甚至在這場血腥的清洗中,曾經為明朝的建立立...

大明王朝 開局就扔王炸!「御前財務會」才是真正的「神仙打架」

中國歷史上,嚴嵩是一位名聲極差的奸臣。然而,在嘉靖朝廷中,他曾一度權傾朝野。嘉靖四十年的正月十五這天,嚴嵩再次展現了驚人的辯才和智慧,在御前財政會上成功地反駁了來自各方的質疑,可謂是大明王朝政治鬥爭中的一次 開局就扔王炸 的典範。那天天氣晴朗,然而,玉熙宮門前瀰漫著白雪後的寒意。嚴嵩緊緊地裹著狐皮大...

大明王朝1566 首富沈一石說芸娘「賤」,可「賤」也得做

窮寇莫追。大明王朝1566 中的沈一石,身為江南織造局官商,曾為朝廷獻出鉅額財富,但他內心深處的艱辛與無奈,只有他自己明白。在面對織造局 浙江 以及朝廷大佬時,他與芸娘都處於同樣的困境,同樣感到無奈。芸娘作為沈一石的心上人,卻被他為了保證自身安全送給了楊金水,這份無奈與痛苦讓人心生憐憫。在這個故事中...